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要想孩子有出息,必須戒掉這3種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

  要想孩子成才,家長必須從小正視孩子的行為習慣,遇事遇錯不以「孩子還小,長大就會好」的話概之。否則會拖累孩子一生,特別是下面3點。

  1 倔脾氣

  朋友的兒子樂樂,是個典型的倔孩子。

  每次出門,樂樂看到玩具,特別是變形金剛類的,總會邁不開腿。儘管家裡已經有了,但還是要讓爸爸媽媽再買回家。

  對此,朋友很無奈:「罵也罵過,打也打過,但孩子就是鐵了心要買。你不依他就一直哭,鬧得人煩死了,也不知道這倔性子隨了哪個。」

  想必這也是很多家長經常面對的難題吧,但很多時候,家長都只是將這種現象歸納為「孩子小不懂事」,並沒有正視到問題的嚴重性。

  

  孩子脾氣倔,總愛和爸爸媽媽唱反調,代表他們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具備了思考能力。這時如果家長一味的縱容,不能耐心輔正他們的撒潑,會滋生他們性格思想的粗暴生長。

  比如說,他們認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認定的東西就一定要得到。固執己見,只認死理,不能學會融會變通,對今後的學習,乃至未來的工作,都沒有一點益處。

  2 嬌氣

  前幾天坐公交,車上發生的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

  當晚正值下班高峰,公交車內很擁擠,大家幾乎都是背貼著背站著。好不容易車到了下一站,但又上來了幾個人,這時突然有個約7~8歲的小女孩大叫道:「我不喜歡人太多,這個味好難聞」,說完嚶嚶地哭了出來。

  女孩的媽媽忙哄道:「這是汗味,天氣太熱了,等下車就好了。」女孩不依,照樣哭訴:「太臭了,我要下車。」對女兒無可奈何的媽媽,還是在下一站帶著女兒下了車。

  人們都說童言無忌,聽聽就罷了,可我卻不這樣認為。現在的經濟水平比較高,而家庭也就只有一兩個孩子,養育孩子長大成人完全沒挑戰,所以家長們在生活中給孩子的吃穿用度都挑好的貴的,生怕自己的孩子落人一等。

  

  這樣的愛護,換來的卻是孩子一個比一個嬌氣。出門走兩步路就喊累,幫媽媽掃個地就往外跑,遇到臟點的地方就喊臭……

  這樣不能受苦受累的孩子,長大后你還指望他有什麼出息呢?

  要知道,一個孩子在三歲前,嬌氣是沒問題的,但要是過了這個年齡段,嬌氣就會衍變為蠻橫、不講理、自私自利,讓孩子變得滿心滿眼只有自己的利益。而且在生活中面對挫折和難關時,只會想著逃避,讓父母幫自己解決困境,是一個懶惰,只懂享受不懂付出的人。

  3 小氣

  我們常說分享是一種美德,孩子懂得分享,是一種善良大氣的表現。可在一些家長的眼裡,孩子小氣才聰明,才不會吃虧。

  朋友講過她兒子的一件事:有天兒子帶2個同學回家玩,飯桌上朋友做了3隻雞腿,一人一個很公平。還沒等人到齊,朋友的兒子一上桌就將3隻雞腿迅速夾進了自己的飯碗。

  朋友讓兒子留給同學,卻沒想到兒子說:「本來就3根,我自己要吃的。反正他們還沒來,我吃了也不知道,就不給他們了。」

  朋友一聽就愣住了,可轉眼一想,兒子小氣可是好事啊,這麼精明以後出了社會就不用擔心被別人欺負了,也不會上當受騙。

  

  有時,孩子耍點小聰明不可厚非,但若是太過精明,一草一木算的分文不落,這就成了斤斤計較。對孩子而言,分享是一種快樂,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友誼黏合劑。有了它,生活會更溫情,思想會更開闊,友情會更牢固。

  一個只懂打小算盤的孩子,不會體會到與人為善的樂趣,不會懂得分享的充實,有的只是狹隘的性格和難以放寬的眼界。

  有一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有舍有得,不捨不得!」在這個世上沒有吃白食的好事,要想有所得,自己就要先學會舍。

  教育,不是個好偷工減料的活。教的多,學的遠;教的少,學的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3: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