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白卡 Medi-Cal 申請步驟:可以上網,郵寄,或是預約 county 社福機構。這步驟只是填資料提交申請,由官方審核資格。如果審核通過的話,county 會進一步書面通知或電話聯繫索取更多證明資料等等。之後就會收到審核結果,通過的話便會拿到白卡(BIC, Benefits Identification Card),整個過程耗時約一個月左右。
白卡長這樣
選擇計劃:審核通過收到 BIC 的這段時間,暫時是以 FFS(先付錢再申請 claim)的形式來看病,不久之後會收到一份簡章資料要你選擇保險計劃(比如說 San Bernardino County 就有 IEHP 和 Molina Healthcare 兩個選擇,有些 County 可能沒得讓你選),還要選 PCP(Primary Care Physician,家庭醫生)。可以上網查一下這些保險計劃的評價,通常都是 HMO。需在30天內回複選擇結果,否則 County 就隨便幫你選一個。
紅藍卡其實和一般外頭的醫療保險內容差不多,也需要負擔自付額 (deductible) 和共同負擔額(coinsurance)。計劃又分為四部分,較常被使用與討論的是政府負責承保的 Part A 和 Part B:
Part A 醫院保險:如果在美國擁有40個工作季點(working credits,一個季節一點)這部分的月費就免付,否則可能必須負擔最高可達$411的月費。
Part B 醫療保險:無論 Part A 是否免付或是否有任何工作季點,每個紅藍卡受益人都要繳這部分的月費,大約$105塊/月。值得一提的是,Part B不一定要公民或綠卡才能申請購買,65歲以上合法入境並至少已經在美國居住五年的非公民 (
lawfully admitted noncitizen, who has li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at least five years) 就可以申請購買,也不強迫購買Part A。
Part C 醫療進階計劃:因為前兩部分光負擔80%的費用,剩下的20%需要再買一個補充保險(Medigap),又要額外加購 Part D,月付額實在太高,Part C 就提供了另一個費用低廉的選擇。Part C 內合格的醫療計劃一定包含 Part A 和 Part B 的醫療福利,有些可能還包含Part D。
很複雜吧,圖解一下比較好懂:
圖片來自網路:Part A+Part B+Part D 與 Part C的比較
Part D 處方葯計劃:這部分由政府外包給外頭的私人保險公司,選擇的時候注意一下是否有給付自己的常用藥。除了月費,不管是學名葯(generic)還是原廠葯(brand name)都需要另外負擔一筆幾塊錢的copayment。
以上看出紅藍卡的兩種基本方案為 Part A + Part B + Part D 與 Part C,雖然從上圖中看出後者計劃較便宜,但其實 Part C 限制很多,而且給付範圍可能比前者要小,還是要看個人需求來決定最適合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