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校介紹: (二)上海中學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7-8-2 04: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7-8-2 04:19 編輯

  上海市上海中學(ShanghaiHighSchool),簡稱「上海中學」或「上中」,始創於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原名龍門書院,1927年改名江蘇省立上海中學,1950年改為上海市上海中學。是上海的重點高中。學校佔地面積340餘畝。編輯摘要

  中文名:上海中學

  類型:公立中學

  知名校友:曾慶紅 劉達臨

  學生人數:3200餘人(2009)

  教師人數:294人(2009)

  主要院系:98個教學班

  

  學校簡介/上海中學

  

  上海中學體育館圖冊上海市上海中學是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直屬的實驗性示範性大型寄宿制高中,創始於1865年的龍門書院。學校佔地面積340餘畝,綠化覆蓋率達42%,堪稱綠色校園之典範。現有行政班98個,中外學3200餘名,其中累計有來自57個國家和地區的1980餘名國際部學生。學校素以管理嚴謹、名師薈萃、教育高質、英才輩出而飲譽海內外。

  歷屆校友中有以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為代表的現任或曾任黨和國家省部級以上領導100多位,兩院院士51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29人。學校被譽為「一流大學的搖籃」。本部學生全國重點大學錄取率穩定在95%以上。2006年,2007年本部學生考入北大、清華、復旦、交大四所名校的比率常年保持在60%以上。國際部報考北大、清華等中國重點大學留學生錄取率超過85%,港澳台學生報考中國大學錄取率為90%左右,報考歐美名牌大學錄取率超過75%;報考美國大學的學生中,有1/3左右進入全美排名前20名大學。

  

  學生宿舍樓圖冊2007年,IB文憑獲得率達96%以上,學生參加美國SAT(I和II)考試,多人獲得滿分,美國排名前50名的一流大學中有34個大學錄取了我校的25個畢業生。一批學生進入耶拿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密西根大學、華盛頓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波士頓大學、康奈爾大學、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南加州大學、多倫多大學、早稻田大學、法國巴黎音樂學院、香港大學等世界名校深造。

  歷史沿革/上海中學

  1.上海中學前身─龍門書院(1865—1905);上海縣城城南(今南市區尚文路)講堂學舍四十間

  2.蘇松太道立龍門師範學校(1905—1910);上海縣城城南(今南市區尚文路)講堂學舍四十間

  

  省立上海中學時期圖冊3.江蘇省立第二師範學校(1910—1927);上海縣縣城城南(今南市區尚文路)

  4.江蘇省立上海中學(1927.7—1927.10);初中部設在南市區尚文路,高中部設在南市區陸家浜路

  5.國立第四中山大學上海中學(1927.10—1928.2);初中部設在南市區尚文路,高中部設在南市區陸家浜路

  6.江蘇大學上海中學(1928.2—1928.4);初中部設在南市區尚文路,高中部設在南市區陸家浜路

  7.國立中央大學區立上海中學(1928.4—1929.9);初中部設在南市區尚文路,高中部設在南市區陸家浜路

  8.江蘇省立上海中學(1929.9—1942.1);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12月24日全部遷入上海漕河涇區吳家巷新址

  9.私立滬新中學(1942.1—1945.10);上海法租界菜市路(今盧灣區順昌路)

  10.江蘇省立上海中學(1945.10—1949.6);1946年3月遷回上海漕河涇區吳家巷原址

  11.上海解放並軍管后的江蘇省立上海中學(1949.6—1950.2);仍在上海吳家巷

  12.上海市(立)上海中學(1950.2—1970.7);上海市老滬閔路上中路

  13.上海市上海中學(1978.7復校—至今);上海市上中路400號

  教育目標/上海中學

  上海中學以基礎性學力、發展性學力和創造性學力為基礎,以高素質、強潛能為核心,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優秀學生,並為他們日後有望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打下早期基礎。」

  

  學生在做實驗圖冊這一培養目標可以分解為:

  以三大意識、四大品性和五自準則為核心的德育目標體系(一流意識、時間意識、國際意識;愛國心、責任心、適應性、創造性;人格自尊、行為自律、學習自覺、工作自強、生活自理)

  以三大能力、六大領域為中心的文化科學素養(分析能力、應用能力、創造能力;語言、數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藝術、技術六大領域)

  以大體育觀為指導思想的身體心理素養(發展個人體育特長興趣;體魄、心理、運動技能、保健知識、生活習慣協調發展)

  辦學特色/上海中學

  

  蘋果機電腦房圖冊上海中學堅持「樂育菁英」的辦學理念,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形成的主要特色有:全國最早提出「資優生德育」並進行創造性實踐。教育的國際化基本形成,是上海最早加入國際文憑組織的中學、也是上海唯一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繫項目學校;與美、英、法、德、加、日等國的十餘所世界頂級中學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數字化校園初顯成效,固定網、移動網和MP網「三網合一」,構建了四大類18個現代數字化基礎實驗室,其中工程類數字化基礎實驗室、心理諮詢實驗中心、數字化音樂美術中心等均屬全國首創。高績效管理促進了學校可持續和諧發展。

  上海中學本部學生獲世界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與世界中學生乒乓球錦標賽金牌24枚,銀牌9枚。2003至2007年獲世界、全國、上海市、區各類競賽獎項2300多個。其中有因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團體獎、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鄧小平獎、首屆「未來杯」全國中學生創意設計競賽團體第一等多項高層次獎。上海中學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已經實現了「全國一流、國際知名、教育高質、管理高效」的辦學目標,現正在努力創建「世界一流的中國名校」。

  師資力量/上海中學

  上海中學的師資和管理是學校的保障。年青和富有朝氣,老中青年齡梯度結構合理,特級和高級教師為主體以及樂於奉獻勇於開拓進取構成了上海中學教師隊伍的特點。上海中學管理的特點則可用「激勵、優化、高效」六個字來概括,內含一整套以理代管理理論為依託的的管理思想和基本原則。

  

  校長唐盛昌圖冊上海中學校部任教的教師為216名,加上外教57名,海外留學歸來教師21名。其中在職特級教師9名,他們是:唐盛昌(數學)、朱震一(英語)、陳虹(語文)、翁泰吉(數學)、呂寶興(數學)、馮志剛(數學)、傅剛(美術)、吳立人(生物)、王輝(體育)。唐盛昌、朱震一兩位教師是上海市教委職稱評審委員會學科組成員,唐盛昌為評審委員會委員兼數學學科組組長。1996年唐盛昌榮獲蘇步青數學教育獎(個人獎),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3年獲上海市首屆「教育功臣」殊榮。薛建平、朱震一、況亦軍等4位教師為2007年—2009年徐匯區拔尖人才、學科帶頭人。

  上海中學教師的職稱結構和年齡結構,在同類學校中佔有明顯的優勢。幾乎所有的學科,在上海市級教學觀摩大獎賽中我校教師都得過一等獎或優秀獎等最高獎項。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的比例超過51%。現今年輕教師成長迅速,脫穎而出,馮志剛老師年紀不過三十,但已寫出有關中學生數學競賽的專著數部,在上海市中學數學競賽界頗具影響。上海中學國際部的創辦,推動了上海中學教師不斷進取,業務上精益求精的勢頭,已形成了一支近百人的全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師資隊伍。上海中學在海外的影響和對外交流的不斷拓寬,校部約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一線教師分赴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國進行學習交流。

  教學成果/上海中學

  

  上海中學的優異成績圖冊上海中學歷年教育質量都達到了地區的頂級水平。2007年高考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綜合高考成績為全市第一;政治居第二。上海中學本部2007年重點大學錄取率達到99%,考入北大、清華、復旦、交大四所名校超過60%。在校生的高素質強潛能得到了充分發展,學生獲高層次獎項多個,如首屆「未來杯」全國中學生創意設計競賽團體第一,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等。學校國際部2007年外國學生報考中國大學錄取率100%,報考北京大學、清華錄取率超過90%;港澳台學生報考中國大學錄取率100%,重點大學錄取率達95%;2007年畢業生報考海外大學錄取率100%,一流名校錄取率94%;報考美國大學的學生中,被前20名頂級大學錄取比率達37.5%。學生的全科國際文憑獲得率達93.3%,單科滿分比率達14%;美國高中生水平測試SAT-I最高成績達2400分(滿分2400分);SAT-II數學、物理、化學最高分達800分(滿分800分);托福(TOFEL)測試最高分達673分(滿分677分)。

  上海中學主要榮譽有上海市首批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雙語教學實驗學校,上海市科技特色示範學校,全國綠化模範單位,上海市物價計量信得過單位,上海市教育系統德育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第六屆教育科研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教委安全保衛先進集體,上海市綠化先進單位,上海市行為規範示範校等。

  學校建築/上海中學

  上海中學的主建築物:龍門樓,先棉堂和原中興樓,呈「品」字形布局,主樓龍門樓坐北朝南,校門開在上中路400號,上中路為東西走向,附近南北縱向有龍臨路和龍川路,與龍門樓相呼應。

  

  龍門樓圖冊龍門樓

  上中的主教學樓命名為龍門樓,其含意十分明顯,要求上中學生「鯉魚跳龍門」,此典故在《三秦記》中敘述如下:「龍門山,……每歲春季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后燒其尾,乃化為龍。」奮勇向前,由魚升龍,即成為上中文化的形象標誌。於是上中的標識紋章用了鯉魚跳龍門的抽象圖案。龍門樓裝修時,門廳刻上了「龍」字的115種寫法,中央吊燈的支架是一條條力爭上遊的鯉魚,即使建築的基色,也以灰黃象徵輝煌。附近中興湖內有石質鯉魚一尊。由上海市學生聯合會於2006年10月上旬啟動的上海校園風尚評選活動中,上海中學龍門樓入選了校園美景。

  念慈樓

  圖書館,包括有期刊雜誌閱覽室,電子網路閱覽室,校史陳列室,一號二號圖書室。20世紀90年代中期建造,早期底樓還設有自修室,部分二樓房間曾做過美術教室。

  

  逸夫樓圖冊逸夫樓

  實驗樓,包括有網際網路自算機房,物理實驗室,電學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多媒體教室,會議室,每層樓面還設有較大的階梯教室。20世紀90年代中末期建造,柯林頓98年訪華期間,重新裝修了幾間盥洗室。

  中興樓

  原址位於前側的中興湖,淞滬抗戰期間原中興樓被日機炸毀,留有中興湖作證,新樓初為上海中學初中部所使用,20世紀90年代後期,因學校改制,擴招國際部,此樓也陸續改為上海中學國際部使用,樓的兩側曾作為國際部的部分宿舍。

  

  先棉堂(國際部)圖冊先棉堂

  因20世紀30年代遷校建址期間破壞了原先的黃道婆墓道,所以將該樓命名為先棉堂,以紀念這位宋朝的手工紡織業名師。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前作為生物,化學,物理等實驗室,國際部成立之後,改為國際部使用,設有中央空調和餐廳。

  學生生活/上海中學

  

  藝術樓藝術長廊圖冊藝術節

  藝術節是一年一度的學生活動,為期約兩周,一般在秋季學期結束之前舉行。以班級(除高三畢業班外)為單位參加各類文藝比賽,包括民族舞、現代舞、獨唱、小組唱、小品等。最終積分最高的班級將獲得藝術節團體獎。藝術節的各項比賽的決賽,尤其是小品比賽,和藝術節閉幕式,它是藝術節的最高潮。閉幕式上高三畢業班全體學生將會上演大合唱,這也唱是閉幕式最感人的節目。因為競爭激烈,團體大獎經常引起爭議。

  2005年的藝術節

  開幕式為12月16日

  閉幕式綵排為12月27日

  狂歡夜為12月28日

  閉幕式演出為12月29日

  2006年的藝術節

  開幕式為12月13日

  狂歡夜為12月26日

  閉幕式綵排為12月27日

  閉幕式演出為12月28日

  2007年的藝術節

  開幕式為12月15日

  閉幕式綵排為12月25日

  狂歡夜為12月26日

  閉幕式演出為12月27日

  

  校田徑運動會頒獎圖冊科技節

  為期一天,一般在春季其中一個星期二的下午舉行,2008年舉辦日期為4月1日2007年舉辦日期為4月3日,2006年舉辦日期為3月28日。

  運動會

  為期一天一般是在秋季其中一個星期五舉行

  2005年的舉辦日期為10月21日

  2006年的舉辦日期為10月20日

  2007年的舉辦日期為10月19日

  源生杯足球賽和籃球聯賽

  據傳是取名自前上海中學體育部教師馬源生,源生杯足球賽是單敗淘汰杯賽,以班級為單位參加。被視為上海中學「群眾」體育的最高榮譽。源生杯不是由學校主辦的,而是由學生會或者團委主辦的,一般會聘請體育部的老師做裁判。籃球聯賽是類似源生杯的籃球聯賽。

  知名校友/上海中學

  上海中學歷屆校友中有中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省部級以上幹部90多位,兩院院士49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29人。兩院院士和其他院士50多位,省和直轄市機關領導100多位,各行各業的專家、權威難以盡計。

  

  校友曾慶紅圖冊部分知名校友:

  曾慶紅

  劉達臨

  王安

  呂思勉

  吳魯芹

  周國平

  柳詒徵

  葉企蓀

  張江樹

  周堯

  胡傳

  唐登傑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04: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