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溫下 南京長江大橋上的「編筋工(組圖)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7-8-1 09: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7-26 14:17:00  來源:交匯點

  

  「還好你們現在來起風了,今天早起橋面上一點風都沒有,剛上工就是一身汗。」25日上午9點多鐘,當記者從駛上長江大橋引橋的車上下來,就感覺一股熱浪迅速把全身包圍,遠處的長江水面在烈日的照射下已刺眼的無法遠望。

  

  眼見記者扯了扯已被汗珠貼在胸前的衣服,便和正忙著拍攝的同事感慨天熱,剛剛換班從挖掘機上下來的工人靖從寶用掛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一把頭上的汗,開玩笑似的說:「這還叫熱啊,多晒晒就不熱了!」

  

  就在距離挖掘機不足50米通往長橋大橋正橋的引橋上,記者還在車裡時就發現有4、5個工人好像不怕曬似的,穿著長袖長衫、頭上帶著一個套著毛巾的安全帽,正在低頭忙碌著什麼。直到走進才發現,幾乎每個人都帶著手套,正在編鋼筋。

  

  「前段時間引橋的橋面剛完成洗刨,清除,接下來會重新鋪裝,鋪裝前首先要打一層鋼筋的基礎面,然後才能在上面鋪混凝土和瀝青。」從早上5點就已經上工的李師傅是四川人,來大橋工地已經有段時間了。他告訴記者,這種橫縱交錯的鋼筋網全靠人工來扎,而且還要分層,事先要在橋面鑽洞,用來固定紮好的鋼筋網。

  

  「前段時間天氣太熱,工地主動調整了大家的工作時間,現在每天早上5點上工,到10點半前後就基本結束了,要不人熱的實在受不了。」說話間,李師傅頭上的汗珠滾落到地面,幾乎沒有看到地面打濕的痕迹,汗水很快被鑽孔留下的浮會中和了。按照一天只能編一個跨段的速度,南北引橋共計還有55個跨段。即便兩段同時施工,最快也需要28天。所以,前幾天工友們聽天氣預報說是颱風要來,都開心的不得了。

  

  「工人們的確很辛苦,但橋下有航船,中間有鐵路,周邊還有其他的施工項目,現實也沒有辦法能採取其他的有效防晒措施。」據中鐵大橋局正橋現場施工負責人黃曙光介紹,為了減少工人們的勞苦,前段時間高溫,工地曾計劃使用移動遮陽棚,工人到哪裡遮陽移到哪裡,但後來發現橋面上風很大,遮陽棚固定好了移動不方便,不固定又會被吹走。最後,工人們只能選擇穿長衣長袖、戴帽子多喝水來解決。後來,乾脆調整施工時間,早上班,晚下班,錯過太陽最烈、溫度最高的時間段。

  

  「每天基本都要喝十多斤的水,你看看我褲子現在都是濕的。」同樣來自四川的賀宗強負責的是長江大橋正橋的橋面換裝前的切割,長度達到1200多米的正橋橋面需要按照每塊長2米寬1.5米的規格進行切割,光這道工序就要切出1千多塊。別看都是用機器切,但要想象以下正橋橋面的厚度達到40厘米,一旦開始作業,面對四處飛揚的細會,既要不斷澆水給刀片降溫,還要儘可能減少揚塵。

  

  「最怕碰上裡面的鋼筋,輪胎大小的大盤說斷就斷,幾十斤重換裝麻煩不說,關鍵是浪費時間。」賀宗強的小組一共5個人,但很少有換班休息的時間。

  

  「還好工作時間調整后大家能休息下,住的地方能沖澡,有空調,不然這活真干不下去。」賀宗強告訴記者為了讓工友們有充足的體力幹活,小組裡每天除了自己煮綠豆湯外,每頓的伙食也是請人外采后自己做,這樣大家想吃什麼至少能吃得好。

  

  「拆除正橋、引橋原橋面的過程是揚塵最多的階段,熱也就算了,但能不能想點辦法控制下揚塵,以前工作的工地上曾用過一種水炮,效果很好,既降塵有能降溫。」採訪中,有工友告訴記者,由於正橋橋面切割是直接進行的,切割完成後會由吊車把每塊重約5噸的混凝土塊直接運走,切割的浮灰經重載汽車碾壓駛過後揚塵很嚴重。「千萬不能洒水,不然下面沒辦法做防水,還影響鐵路的行駛安全。」工人們的話顯得很樸實,即便是根據日常所見提了自己的建議,但依然把不影響工程施工放在首位。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5: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