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大米將進入中國市場,「供大於求」為何還要進口美國大米?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中國農村科技

  隨著美國進口牛肉搬上中國人的餐桌,美國的大米也將進入中國市場。聽到這個消息小編是不相信的,水稻不應該是美國的小作物嗎?我們國家的稻米還需要進口?

  

  中國稻米市場爭奪戰打響!

  經過中美雙方多輪磋商,2017年7月19日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在華盛頓舉行期間,中國質檢總局與美國農業部代表簽署了《關於美國輸華大米植物衛生要求議定書》,這標誌著中美雙方就美國大米輸華的檢驗檢疫要求達成了一致。美國農業部7月20日稱,已和中國達成共識,美國將在歷史上第一次得以向中國出口大米。

  經過長達十多年的談判,美國首次獲准可對華出口大米,這無疑是國際大米市場的一個重磅消息,未來大米貿易格局或被重構。水稻是美國的小作物,2017年種植面積位於玉米、大豆、牧草、小麥、棉花、高粱之後,為103.76萬公頃,僅佔全國作物面積的0.28%,僅相當於最大面積作物玉米的2.8%。儘管美國水稻面積很小,但卻是全球第五大稻米出口國。FAO(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我國水稻單產排第13位,美國排第4位。水稻單產位於全球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埃及,希望,美國,烏拉圭。

  

  美國農業部秘書帕度更在公告中表示:「今天對美國農業,尤其是大米種植者和加工商而言,是個大日子。中國市場在當下已經有著很好的機會,未來的市場空間和潛力更是不可估量。」

  現階段,國際大米出口市場的競爭已經白熱化,而在對中國這個最大的稻米消費國的爭奪上,美國的參與,又將如何攪局?蛋糕就是那麼大,在分配上,或將有較大的變動,不過短期內原有格局不容易被打破。國內外商家針對中國高端大米市場的爭奪戰已經打響。

  「供大於求」為何還要進口美國大米?

  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7年1-5月,中國進口累計大米181.6萬噸,同比增加2.42%;同期,中國出口大米44.92萬噸,同比大幅增長287%。而且中國的稻穀現狀是階段性過剩,產量高,庫存高,那麼為何還要進口大米?

  

  「允許美國對話出口大米旨在打破貿易保護主義,這是通過談判協商作出的決定。在這過程中,中國放棄了一定的自身利益,同時也是希望美國能夠對中國進行同等開放,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首先,根據入世承諾,中國每年應按糧食消費量的5%從國際市場進口糧食,所以中國進口大米更多的是一種兌現承諾;其次不管是進口還是出口,不單單隻是需求和供給的問題,更深層次的是打破貿易保護主義,實行對外開放的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大米要真正對華出口,還要滿足倆條件:一是企業要經美國政府註冊並經中國質檢總局認可;二是美方需對獲得資格的企業生產的輸華大米進行熏蒸,熏蒸藥物、方法等技術條件需經中方專家評估、確認,以防有害生物傳入。

  美國大米賣點在哪裡?

  美國人要把大米賣給中國這個擁有幾千年稻米文化的國家,無異於要把「火鍋賣給四川人」,把「老火湯賣給廣東人」了。顯然,沒有兩把刷子是不行的。首先,美國稻米的單產高,品質良好。美國主產區氣候適宜,水土優越,生產技術現代化水準高,而且美國的稻農享有高額國家補貼和優惠政策,這些因素都有利於稻米生產。由於對稻米品質的高度重視,大部分美國稻米米質優異,碾磨品質好、外觀漂亮,非常適合食米地區人們的愛好,在國際稻米市場上很有競爭力。其次,美國各種農業協會相當給力 。實際上,美國大米在進軍中國市場之前,已成功進駐其鄰國韓國和日本,成為又一個「向愛斯基摩人推銷冰塊的範例」。

  

  不過,當前美國想複製其在日本和韓國的成功經驗,仍然較為困難。一方面,儘管美國大米相對中國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但同一品種的FOB價卻高於鄰近的泰國。考慮到運費和實際進入市場難度的影響,美國大米的價格優勢會稀釋很多。另一方面,如果要開拓中國的高端市場,出售包裝大米,填補高端、小眾的需求,也面臨著非常激烈的競爭。不僅是泰國香米、日本越光米等老牌進口高端大米已經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近年我國一些有特色、品質優良的大米產區以及有實力的糧油加工企業,也正紛紛推出高端大米,如五常大米、盤錦大米等。

  出口一定有利?

  國際需求就是農業的指揮棒,都說「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世界」。中國從美國進口農產品很多人都在表示擔憂,但當前,中國吃貨們的「胃」,時常控制著美國農產品的「位」———大豆對中國出口有增無減,玉米、高粱等品種也對中國形成價格優勢;加州等產區也因應中國需求種起了苜蓿。中國熟制禽肉輸入美國,中國雞肉也將首次進入美國市場。

  

  在中美全面經濟對話機制框架下的 「百日經濟計劃」中,農產品貿易被視為 「早期收穫」的重要領域。美國是世界上農產品最大的出口國,出口佔了產量的1/3、農業總收入的1/4。

  這意味著美國農業比工業更依賴國外市場,農產品貿易一直以來也被視為中美貿易的「平衡器」。

  (文章整理自網路)

127

主題

1268

帖子

158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9
沙發
chayuanchunse 發表於 2017-8-4 16:13 | 只看該作者
美國農業比工業更依賴國外市場,農產品貿易一直以來也被視為中美貿易的「平衡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0: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