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恐怖的邪教誘導術

[複製鏈接]

93

主題

491

帖子

980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8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日本東洋經濟網2017年4月12日發表了一篇關於精神控制的文章,文章從心理角度出發,剖析精神控制中誘導術的心理原理,並詳細解說了邪教精神控制的典型模式。

  

  認為自己不會被騙的人可能反倒容易受騙

  ※   為什麼會被精神控制?

  被精神控制的人,其人格往往會發生巨大轉變。

  在世界上,作為「狂熱的宗教團體」,邪教對人精神控制的事例屢見不鮮。例如,原本和父母、朋友關係不錯的人突然不與他們開口說話或者變得經常謾罵他們。如果我們沒有和這樣的人接觸過的話,會覺得這樣的行為難以理解,但這些事例在現實生活中確有發生。

  所謂精神控制,就是自己以外的人或者組織通過誘導術使個體的思考方式偏離常識,並使之無意識的狀態下強烈形成另外一種態度或者思想、信念,然後對其加以支配,最後對其身體、精神、金錢方面造成危害。

  美國社會心理學者西奧迪尼博士(Cialdini)對邪教迫害的救濟問題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是世界權威人士之一。

  銷售員、募捐籌集人、廣告人等職業的從業人員在勸誘方面都可以說是專家,西奧迪尼博士深入他們的行業中觀察,弄清了他們在勸誘方面的技巧,雖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這些表現形式可以歸納為六個心理原理。

  這六個心理原理是根據引導人類行動的基本心理學原理形成的。

  ※   6個心理原理

  (1)回報性

  原理:「接受別人的恩惠后,一般人心裡都會過意不去,想著必須回報給他點什麼。」例如,賣保險的銷售員送了一些花的種子給你,還幫你扔垃圾,甚至還給你揉揉肩膀。為了回報他,你會給他倒茶喝,但是你會覺得僅僅這樣還不足以還他的人情。於是,你就會買他推薦的保險,以此作為回報。

  (2)承諾和一貫性

  原理:「自己做了某件事,之後也會和之前做法保持一致,(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一貫性)。」例如,從保險銷售員小孫處買了保險,之後再買保險時,就會選擇同一家公司的同一位銷售員。如果換其他保險公司的話,就意味著自己上次的選擇有問題。

  「承諾」意味著責任約束,伴隨著一貫性,使人很難改變已經決定好的事情或者已經約定好的事情。精神控制通過他人的推動,迫使個體一次次地做決斷。伴隨著「承諾和一貫性」,漸漸地,改變就變得困難起來。

  (3)社會性證明

  原理:「人往往會根據他人的是非觀去判斷事物正確與否。」例如,賣保險的銷售員說:「附近的某某也買了。」雖然這位附近的某某不是專家,但是聽了他這樣說了后你也會跟著一起買。

  (4)好意

  原理:「人容易接受對自己懷有好意的人的請求。」例如,銷售員讚美了你養的花,你會覺得「這個人眼光不錯,和自己志趣相投。」有時,他還會幫你揉揉肩膀,這時就會更加感受到他對你的好意。所以,當這樣的人對自己提出請求時,便會欣然接受。

  (5)權威

  原理:「人在權威面前比較弱小,往往對權威者的命令或指示不加思考便聽從了。」銷售員的產品介紹中,登著著名演員的照片。這個公司又經常出現在電視廣告中,股價也很高。這些手段都是在提升公司的權威。權威人士、權威公司推薦的生命保險,理所當然會放心的購買。

  (6)稀少性

  原理:「越是難以得到的東西,越是覺得它珍貴。」例如,賣保險的銷售員說:「這次優惠活動還有最後5天就結束了。」於是你不想錯過這次機會,覺得不買的話就是自己的損失,然後匆忙地辦了購買手續。諸如此類,商場的打折活動、限時銷售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除此之外,實際上,有能力的銷售員會使用「被拒絕後就讓步」的技巧(在被拒絕前提出一個大的要求,被拒絕後就讓步提出一個小的要求,這樣,就容易接受得多。)其實這就是「知覺的對比」原理(給客戶看高價的東西之後立刻給他們看便宜的東西,這樣,客戶就會覺得便宜得多)。例如,進入洋裝店,買不起高價的洋裝,但是一些小東西卻經常會賣光。另外,在不動產和汽車的銷售中,給客戶看非常昂貴的商品,那麼一些小貴的商品就會看起來比較便宜。

  在電視廣告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廣告詞,「從現在起限時十分鐘接受電話訂購」、「限定300套」、網路銷售「清倉大甩賣」、「還剩最後五個」、「限時銷售截止至深夜零點」等等。這些都是利用了稀少性原理。有時,銷售員會說:「因為包裝箱破損所以便宜賣,質量是沒有問題的,現在還剩最後十個。」聽到他這麼說,雖然這些商品對自己來說可有可無,但是也會想買。不過說不定是商家故意把包裝箱弄破的呢。

  擅長精神控制的人和邪教團體會更加巧妙地利用心理誘導術。也許你根本無法察覺到接近你的那些看上去很親切的人其實是邪教團體的一員。

  他們在靈感商法中推銷某樣東西的時候,和普通銷售員一樣,利用稀少性原理。

  例如,他們想拉攏你去某個道場聽課,就會說:「這次正好是著名的某某老師來講課。如果錯過今天的話,下次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來。正好你的病情也可以趁這次機會聽聽他的意見。」這就是稀少性原理。

  ※   「6個心理原理」無論何時何地都有效嗎?

  邪教團體的精神控制手法並不一定100%對所有人都有效。不過在十個人中對7~8個人是有效的,對不同的人要使用不同的方法。

  作為基本原則,一開始應該對對方說好聽的話,但是,根據不同的人,有時說一些令對方討厭的話把他逼到絕境也會奏效。例如,一開始就不問情由地怒罵:「你的生活方式完全不行!你到底在幹些什麼!」這樣反而更有效。

  也就是說,根據對象的不同,做法也不同。擅長精神控制的人有能力看透應該對對方使用什麼方法。

  因此,精神控制的手法會根據對方的性格、思考方式、心情等變化。當對方的狀態和使用的手法相符的時候,那麼精神控制也就在逐步加深。

312

主題

1309

帖子

3786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786
沙發
布信易 發表於 2017-7-26 05:54 | 只看該作者
邪教影響人的原因很複雜,但結果都類似,都是為了騙取信徒的錢財美色甚至是為謀財謀色而害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0: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