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湘西鳳凰古城***

[複製鏈接]

353

主題

2498

帖子

95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膽小鬼 發表於 2005-3-6 03: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ENTER]鳳凰古城




      相傳天方國(古印度)神鳥「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后,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復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此鳥即中國百鳥之王鳳凰也。鳳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故以此而得名。鳳凰古城古稱鎮竿,位於湖南湘西州的西南邊。總面積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37萬,是一個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縣。鳳凰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地,秦屬黔中郡,唐設渭陽縣,元、明設五寨長官司,清設廳、鎮、道、府、成為湘西軍事政治中心。
      鳳凰古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裡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209國道和湘黔省道從縣境穿叉過,銅仁大興機場距縣城僅27公里, 交通實為便利。
      鳳凰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迹甚多。城內,古代城樓、明清古院風采依然,古老樸實的沱江靜靜地流淌,城外有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城下藝術宮殿奇梁洞,建於唐代的黃絲橋古城,舉世矚目的南方長城……
      這裡不僅風景優美,且人傑地靈,名賢輩出。為了維護民族尊嚴怒斬外國不法傳教士,一品欽差大臣貴州提督田興恕;定海浴血抗英,萬古流芳的民族英雄鄭國鴻;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湖南神童」熊希齡;文學巨匠沈從文;國畫大師黃永玉。
      鳳凰古城---遠去的家園,夢裡的故鄉,古老而神秘的地方。






(一)
踏著石板街,望著眼前一座座奇特的吊腳樓,我才意識到自己已真的到了鳳凰。鳳凰――一個古老的小鎮,沈從文先生的故鄉,他筆下純樸、善良的人們和那個叫翠翠的姑娘不知讓多少人牽掛,我們也沿著這一灣沱江水去追朔沈先生筆下發生的故事。

安頓在網上口碑甚好的「沱江人家客棧」之後,我們三人就馬不停蹄地乘船游沱江啦。沱江的水很淺,水底的水草都忍不住冒出頭來,遠遠看去象有髒東西浮在水面上,讓人的感覺很不舒服。離得近了,才發現江水不似我們所想的那麼臟,就是流得慢些。兩岸的吊腳樓慢慢地已在我們的身後,只聽得船家撐竹竿的划水聲。正是淡季十二月,遊人甚少,只有我們二三隻船隻在江面上,感覺很清靜。向船家詢問鳳凰城名的由來,竟是因不遠處的一座「鳳凰」山的而得名,不是自己猜想的因房子翹起的飛檐似鳳凰而得名,不禁對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汩汩的沱江水冒著寒氣,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流逝的歲月;江風吹得人很冷,卻也讓人感到格外的清醒,只有不遠處的那群大白鴨嘎嘎地叫得正歡,絲毫不理會沱江兩岸更替了多少代的人們。

回程的時候,小雨紛紛揚揚地撒落下來,這樣的天氣,正適合去祭拜沈先生。沈先生的墓地,沒有墓碑,鵝卵石鋪就的地上立著一塊天然的五彩石,據說這塊石頭也是沈從文生前所選的,沈先生骨灰的一半正埋在此,一半已撒入不知流淌了多少年的沱江。而今石上早堆滿了當地的小野菊花,清新得很,都是看望沈先生的人們帶來的,可知沈先生得到了多少人的愛戴和敬仰。石上刻的「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幾個大字,簡單卻意韻深長,亦如讀沈先生的書,他用平和、淡泊的手筆描寫故鄉那些辛勤勞作的小人物,卻讓人備感親切,記憶深遠。

下山時,不由又到黃永玉畫家題的碑石前站了半天,「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黃永玉的這句話很精闢地總結了沈先生生前的願望。沈先生泉下有知,一定會很欣慰吧,他終於又回到了那個生他養他,讓他魂牽夢縈、牽掛一輩子的故鄉,又可以與他深愛的那山那水緊緊相依相靠啦。

(二)

看望沈先生已了卻了一樁我們的心愿,接下來的日子就按我們預先設想的,沿著江邊悠閑地晃晃,體會一下沈先生家鄉人民的生活。

每天早上我們並不急於起床,直到窗外「梆梆梆」的一陣響聲擾了睡意,才依依不捨地離開溫暖的被窩,。我們所住的房間有個陽台,推門出去, 正好可以一覽沱江對岸的景緻。早晨的霧氣還沒散盡,整個天空仍有些灰濛濛的,「梆梆」的響聲就從對岸傳來。定睛一看,那是當地的婦人在用木棒捶打衣裳。她們旁邊都有一個竹簍,那是用來裝衣裳的,只見她們三三兩兩,或蹲或站,或搓或漂,不停的撥動著江水,沉靜了一夜的沱江水頓時熱鬧起來。這樣的陰冷的天氣,我在陽台上是不停地一邊哈氣一邊搓著手掌,江邊的婦人卻似乎絲毫未曾注意到江水的冰冷。

水邊的人忙得不亦樂乎,岸上觀看的人也不閑著,紛紛架起畫架或相機,不停的捕捉眼前的一幕。寫生的很多是美術學院的學生,他們有的在素描,有的在塗油彩,專註地看著眼前婦人的勞作,筆下卻不停地揮舞著。洗衣的婦人並不因有人觀看而有所顧忌,許是已經習慣的緣故吧,她們只管埋頭忙著自己手裡的衣裳,洗好了背上竹簍就走,岸上卻又不斷的有背竹簍的下來重複前人的動作。
觀看得正呆,忽聽到好友大聲喊道:「有人向我們這邊拍照,可能把我給拍下來啦」 。

我們不禁哈哈大笑:「你在橋上看風景,卻不知自己也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與客棧的老闆娘歡快的打了聲招呼,我們三人就在古鎮逛開啦。

小鎮不大,我們也沒想過要買張地圖,就由著自己的腳,隨它走到哪算哪。街上遊人不太多,卻也正合我們的心意,我們得以好好地看看這座小鎮的全貌。幾個城門的道路不寬,兩旁的鋪子也很小,但門面卻是木製的,檐下還掛著些燈籠,讓人感覺很古樸和祥和。還有那些鋪子的招牌,什麼尋古行、綉藝行、XX客棧,都仿古代招牌用布或木板掛起,搭配在這樣的街甚是合諧。店內很多都是賣蠟染、少數民族服飾和手工藝品的,我們都很感興趣的東摸摸西瞅瞅,比較來比較去卻樂呵呵的什麼都不買。路上不時地有包藍頭巾的苗族婦女兜售銀飾,還有背竹簍的當地人走過,依稀有沈先生筆下所描述的痕迹,也構成了古鎮特有的一道風景線。

東門賣薑糖的那條街上,我們走完一遍就知道薑糖製作的大概過程。有的鋪面正支起大鍋頭在熬糖,滾滾的薑糖汁在鍋里「咕咕」作,香氣把整條街都傳遍了;還有的在鐵桌上鏟著熬好的糖汁的。最吸引我們的是拉糖這一道工序,把那些還有溫度,凝結在一起的薑糖掛在一個小鐵鉤上,一人或兩人來來回回地拉動著,我們常常是一看就站個半天。

逛得久了,肚子已是咕咕叫,找一臨江的飯店,一個靠窗的座位,再叫上當地的名菜――血粑鴨火鍋,邊品嘗美食邊觀賞沱江的景緻,實在是備感愜意,不由不讓我們感嘆:生活確實太美好啦。

(三)

古鎮里,最愛的仍是沿沱江散步。對岸,幾根孤獨的木樁撐起小樓伸出水面房間的重量,形成了古鎮獨特的景觀。吊腳樓一座接一座的緊緊挨著,烏黑的木板告訴你年代的久遠,樓下的江水象位害羞的姑娘,安靜地從它身邊流淌,這樣的一幅水墨畫面,叫人看了真是說不出的歡喜。

到了晚上,江邊就更靜謐了,四周很黑,從酒吧、客棧人家透露出的燈光讓人覺得很溫馨,偶爾有夜泛沱江的船隻經過,劃破了夜的平靜。

上得跨接沱江兩岸的虹橋來,卻又是另一番情形,光亮得多。橋兩端都擺了很多小吃攤,油炸、火鍋、燒烤一路排開。我們吃了當地人烤的牛肉串,五元一把,叫老闆給散上些蔥花,放著在炭上烤,看著牛肉串在鐵板上「吱吱」作響,那個香呀,真叫人饞。細細數了數,一把居然有五十串。可別被這數量給嚇怕了,每串的份量都很少的,三人吃上一二百串是絕對沒問題的。腳旁圍著爐火,嘴上吃著麻辣的燒烤,感覺全身都是熱烘烘的。吃到後面是越來越辣,實在受不了,再買來幾根外表刨得光溜溜的甘蔗澹強燒媸橇寡劍《悄誒漵餚冉惶孀牛跏峭純臁

這兒的寒冷讓人不是很適應,我們又慢慢踱回到了客棧。老闆娘一家人都很熱情,騰出地方讓我們烤火。這兒的烤火方式也很特別,方桌上鋪一床棉被,上面再蓋一塊木板,桌下放一裝木炭的火盆,大家可以在桌上吃飯做事,手冷了就把手伸進棉被裡,真是既乾淨又很保暖。三人圍坐在桌旁,和老闆娘拉著家常。從中,我們也就知道隔壁緊挨著的吊腳樓是黃永玉畫家的房屋,而黃又是沈從文先生的侄子,還有鳳凰的特產和附近的名勝風景等等。那種感覺很奇特,就象一家人一樣。

因為喜歡這種氣氛,我們常常是在古鎮兜得兩屯駝慌堋H艘槐嚦咀嘔穡槐呦刑福底鷗髯緣墓ぷ鰨髯緣姆襯眨褂械焦牡胤健D侵指芯跽婧茫揮蟹漬揮懈艉遙磺卸寄敲此嬉狻⒆勻弧T謖庋屢姆考淅錚訟笫翹妹患諾吶笥眩趕蓋闥摺L乇鶚橇礁齷鋨榱鈉鶿拇ê臀韃氐拿讕埃歉敲擠繕瑁┵┒矗夢也揮傻酶刑駒搗菡媸歉鏨衿嫻畝鰲A礁齠雷猿鯰蔚哪吧耍駝餉瓷狹送惶順擔緩笤諭桓瞿康牡厝鮮讀耍笥擲銜遙陀辛宋頤塹惱饊朔鍩酥小

客棧的老闆娘一定很詫異三個這樣的客人吧,也不見我們去附近的風景點遊玩,每天又不早起,只在古鎮里看看別人寫生,買回幾包薑糖又回來烤火閑談,一點也不象其它遊玩的客人。可我們想要的就是這樣的休閑方式,放下一切包袱,放下一切的不開心,感覺怎樣好就怎麼辦,把節奏放慢下來,好好體會生活的真諦。

臨行前的兩個小時,我們也是圍坐在桌前閑談度過的。三人在桌前的那種隨意把個山東的驢友給矇騙了,他竟以為我們準備在這長住,卻不知再過幾分鐘我們就各奔東西啦。

偷得浮生半日閑,在鳳凰短短的悠閑日子我已很知足。沱江,吊腳樓,桌下的炭火,那一切的一切,都讓自己疲憊的心得到了釋放。生活就是這樣,需要適當的放鬆,別讓自己太累著了。[/COLOR]
[/CENTER]
我總是在行走和停留,我走很長的路了,還有很長的路要繼續走下去。 我停留的時候,不僅僅是因為這裡的風景適合我的呼吸。 是因為我累了,我需要一次小小的歇息,重溫我的夢想。 夢想並不遠,我總是在努力抵達。 我安靜,安靜的喜歡著,安靜的讀一讀那些美好的心情,讓愛留在靜靜的夜,愛在旅遊........

139

主題

2678

帖子

68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7
沙發
ぜ射手の天秤い 發表於 2005-3-6 14:10 | 只看該作者
古樸的湘西民間風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3
小魔女 發表於 2005-3-6 14:59 | 只看該作者
DD,換頭像了呀!

可愛哦!

^_^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183

帖子

44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9
4
寧磊 發表於 2005-3-6 16:17 | 只看該作者
湘西民間風情一直深深烙入我心中,沈從文先生的作品《邊城》迄今難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3

主題

2498

帖子

95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57
5
 樓主| 膽小鬼 發表於 2005-3-7 20:51 | 只看該作者
巴蜀山水藏詩韻,
山水連綿繞山村。
夜來風雨西窗前,
雨打芭蕉點點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183

帖子

44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9
6
寧磊 發表於 2005-3-8 08:38 | 只看該作者
我曾到過貴州遵義鎮遠縣,那裡也有湘西那樣的風情,真是如詩入畫,難以忘返……
修德、礪志、精藝、博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3

主題

2498

帖子

95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57
7
 樓主| 膽小鬼 發表於 2005-3-8 18:48 | 只看該作者
磊兄,有時間把你的親身體驗發來讓大家瞧瞧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0: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