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兒子在學校拿了全勤獎,媽媽卻不高興。在她眼中,這個獎項充滿了傷害有木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創:英國那些事兒

  照片里的這個女士叫Rachel Wright,來自英國紹森德,是三個孩子的媽媽。

  

  平日里Rachel就在家打掃衛生,照顧孩子,喝茶聊天,看書寫作,

  雖然有點新規蹈矩,但是Rachel很享受這種狀態。

  不過…

  最近因為Rachel的一篇文章,似乎有點打破了這種平靜的生活。

  

  之前,Rachel十歲大的兒子JJ在學校表現不錯,從來沒有遲到早退或請假,

  所以期末的時候,學校給所有沒缺過課的小朋友發了一個全勤獎,並獎勵他們去公園遊玩, JJ也是其中之一

  對小朋友和家長來說,能在學校拿個獎狀或獎勵,是一件很值得開心的事情,

  況且像全勤獎,也真的是得來不易…

  然而…

  面對這種獎勵,媽媽Rachel卻有點不太開心,直接拒絕JJ領這個獎。

  因為在Rachel的眼中,「全勤獎」簡直有點不可理喻,甚至是在宣揚不公。

  Rachel表示,首先這個全勤獎,其實是在獎勵幸運。

  「在一個家庭中,我們有無數的理由來讚美和獎勵孩子,

  但是,因為幸運沒生病而全勤,這不該是一個獎勵的理由呀,

  兒子因為幸運,沒發燒,沒出意外也沒得什麼慢性病,這有什麼好獎勵的呢「。

  

  其次,Rachel覺得全勤獎有點不太人道,傷害弱者。

  甚至是在強迫著大家不顧自己而工作學習。

  「在我們的家中,沒有人需要因為自己身體不好,脆弱或虛弱而感到恥辱(Rachel有個兒子不幸患有腦癱。

  在家中,我們照顧自己的同時也會更關照身體不舒服的人。

  怎麼能有一個地方在每周結束的時候,都在計較著哪些人生病了,哪些人缺席了,而且並不是出於心疼,只是為了考勤,

  這樣的事一直在學校發生著。

  長期以往,對那些因為喪失親人,心理疾病或者慢性疾病而請假的人,他們會作何感想?

  我們到底在傳輸給孩子怎樣的價值觀?

  全勤才是對的?才是好的?

  難道生病請假就是不對的?

  

  「再說了,全勤獎不是我兒子自己可控的呀,

  小朋友嘛,他肯定也會有不想上學的幾天,

  但每天都是老媽我送去的啊,他幹啥了…

  這個獎要發也該發給我才對嘛…「。

  

  最後Rachel還任性了一把。

  「期末這段期間,我們想給JJ請五天假,

  我們知道學業很重要,但是休息日以及家人共同創造的美好回憶同樣珍貴。

  所以學期的最後一周,希望兒子能跟我們一起去義大利度假,而不是參加班級聚會之類的(如果學校能同意的話)。

  其實…

  出勤率的考察固然重要,

  但是當我們開始獎勵全勤的時候,就開始向孩子傳達錯誤的訊息了,

  因為我的大兒子有嚴重殘疾,沒法跟我們一起,只能寄宿在學校…如果一旦放假了,家裡就必須得有人照顧他才行,

  所以我們想在學校放假之前,出去度假,回來之後再照顧兒子。

  大兒子因為身體原因,幾乎不可能拿到全勤,

  但孩子的內心肯定會因此而難過。

  所以…

  也許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更合適的方式,來照顧到那些因為難以啟齒的原因,或不可抗力而導致沒法全勤上學的孩子們」。

  

  Rachel的這一番話,也引起了網友的討論。

  「說的好!我在一所中學教書,每到年底學校都會發全勤獎,

  過去這九年我從來都沒領到過這個證書,不是因為病了就是得看孩子。

  其實我還沒什麼,主要是家裡的幾個孩子真的會因此而受傷,

  小兒子看到哥哥有全勤的獎勵,他感覺特別挫敗,只因為自己有幾天病了沒去學校。「。

  

  「我女兒患有慢性病和其他疾病,每天醫院的預約都忙的目不暇接,

  她根本無法得到這種獎勵。

  現在,他們給全勤孩子額外的殊榮和一起出去玩的獎勵,

  女兒因此覺得很羨慕,她不僅要承受身體的痛苦,還有心理上的難過,

  真的很感謝你這番話「。

  

  還有網友表示,兒時的這種全勤獎勵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甚至在他們步入工作之後會覺得請假可恥,會強忍著帶病上班。

  當然..

  也有不少人覺得Rachel小題大做,太過敏感,

  也正是因為全勤不易才更該獎勵。

  而且這是兒子的全勤獎,當媽的怎麼能因為自己不願意,就剝奪了兒子被獎勵的權利呢。

  Rachel表示,她其實不否定全勤的重要性,

  只是想讓大家能夠稍微體貼一點的關照到那些,身體不適的孩子和成年人。

  「在學校和職場中,對那些有慢性疾病的人來說,

  無論他們多麼努力,這種獎項對他們遙不可及,

  我只是覺得我們可以做的更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6: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