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天氣太熱,讓我對別人冷若冰霜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7-7-21 02: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性感的小腳脖 發表於  2017-07-14 10:51

  夏天這麼熱,除了讓人心煩氣躁,還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影響。最近一項研究發現:過高的溫度會「悄無聲息」地影響我們的心理,讓我們變得不那麼友好。

  這項發表於《歐洲社會心理學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上的論文得出結論:過於炎熱的天氣,容易讓人在心理上產生疲憊感,同時削弱積極情緒,最終讓人變得不友好,更少給予他人幫助。總之,天氣越熱「脾氣」越大。這篇論文的作者是美國理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經管學院的柳芭•貝爾金(Liuba Belkin)教授。

  

  圖片來源: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

  天氣對行為有何影響,是心理學中老生常談的話題,相關領域也有不少沉澱。比如,在一個溫暖的環境中,人們會覺得自己與朋友們是一種良性、友好的關係[2];而在一個寒冷的環境中,人們卻會有種被隔離和排斥的感受[3]。天氣不僅會「干涉」友誼,還會影響企業中員工的表現,溫暖的環境(相比於涼爽)比較容易引發員工身心俱疲之感,降低工作效率[4]。

  我們確信,天氣會影響我們的心理與行為,那麼它又是怎樣和「助人行為」扯上關係的呢?

  高溫「燙傷」員工的服務熱情

  2010年的7月和8月,一場千年不遇的高溫席捲了莫斯科,多數區域的溫度達到了35℃以上,平均超出正常氣溫14℃(超出4個標準差)[5]。雖然高溫讓尚沒有普及空調的莫斯科猝不及防,但卻為貝爾金教授的研究提供了絕好的歷史資料。

  在當時,莫斯科的不少商店都採用了一種旨在提高員工服務水平的「第三方巡查」制度,也就是穿著便服的檢察人員佯裝成顧客,暗中觀察員工的助人表現,包括員工是否主動幫助顧客、是否向顧客打招呼、是否積極傾聽顧客的意見等等。

  在實驗的第一部分,貝爾金回溯了2010年高溫時期52家商店的歷史資料,並將其與2011年同時期58家商店的歷史資料進行對比。由於2011年的7月和8月,莫斯科的氣溫回歸到了正常水平的21~23℃,因此2011年可以作為對照組,以比較極端高溫對人們(尤其是員工)的助人行為有何影響。

  比較的結果是,在2010年高溫期間,員工平均只有27%的可能會對顧客表現出熱情,也即只有小部分人會超出自己職責範圍去幫助顧客。然而,在天氣正常的2011年,這一數字上升至59%。在控制了店面員工數量以及店面環境等干擾因素后,2010年員工的助人行為比率也要顯著低於2011年。

  

  天太熱時,店員對顧客的熱情減退了。圖片來源: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

  回溯歷史資料,貝爾金教授證明了最初的假設:高溫確實會「燙傷」員工的服務熱情,讓他們助人行為的概率減少了一半。天熱人暴躁,貌似通過日常觀察我們也能發現,可是天熱為什麼能抑制人們的助人行為呢?

  天氣太熱,我很疲憊

  在論文的第二部分,貝爾金教授著重解釋了高溫如何影響人們的助人意願。

  在生活與工作中,我們時時刻刻需要一種叫做認知資源(cognitive resource)的能量來維持機體運轉,這種資源包括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等[6]。一旦認知資源消耗殆盡,我們就會有一種精神上的倦怠之感。就像一場重要考試之後感覺身體被掏空,就是因為認知資源已經枯竭。

  貝爾金教授設計了一套問卷,可以詳細記錄人們因認知枯竭引起的疲憊感,以及積極/消極情緒。實驗徵募了160名被試,其中一部分人需要回憶一段非常炎熱的經歷,比如自己的酷熱沙漠之旅,並寫出這段經歷中的細節。通過聯想,他們可以在心理上被誘發出炎熱之感。而另一部分人作為對照組,只需要回憶昨天的一段經歷。

  

  不用非得到沙漠里走一趟,光是回憶相關經歷,就足以讓人產生炎熱帶來的疲憊感。圖片來源: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

  研究者還巧妙地設計了一個環節以觀察被試的助人意願。在完成問卷后,研究者會告訴被試,這兒還有一份其他研究的任務,問他們是否願意繼續無償完成這項任務。如果一個被試有較高的助人意願,那麼他便更可能繼續參與任務;而那些助人意願低的被試,則會果斷拒絕。

  結果,對照組中的大多數人(76.3%)都願意無償參與這項額外任務,而誘發了炎熱之感的被試中卻只有43.8%願意繼續參與。更重要的是,回憶過炎熱經歷之後,他們在心理上也感受到了更高的疲憊感,同時也變得不那麼開心了。對此,貝爾金教授在文中強調,疲憊感和積極情緒可能在「高溫抑制助人意願」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

  保護自己,冷眼旁觀

  通過系統的分析,貝爾金教授認為,高溫不僅會讓人有一種被掏空的疲憊感,它還可能預示著,環境中存在某種會損害個人利益的威脅。然而被掏空了的身體,又無力調動更多的認知資源去防範這種威脅,因此機體便會形成一種防禦機制。這些防衛都是一些「毫不為人,專門利己」的措施,會讓個體更多關注個人利益而忽視別人的存在,因此他們才在人際交往中成為一個「冷眼旁觀」的人。

  除了防禦機制,高溫引起的疲憊感還會削弱人們的積極情緒。現在,人們不僅要防禦威脅引起的壓力,甚至連一個好心情也沒有了。於是助人意願便遭受到第二重打擊,掉落到一個很低的水平上,也就出現了前面實驗中的結果。

  

  圖片來源: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

  在論文的第三部分中,貝爾金教授還設計了一個可控制的隨機實驗,通過嚴密的現場實驗再次驗證了上述結論:炎熱天氣引起了疲憊感,進而降低積極情緒,最終讓人們變得不願意助人。

  這項研究,據信是第一個用實證方法探討高溫與助人行為之間關係的研究。它不僅有理論意義,還有更大的實踐價值。在企業中,炎熱天氣可能會抑制員工的助人表現,不利於工作效率和團結;雖然天氣條件沒有辦法人為改變,但企業可以未雨綢繆,提前準備一套能夠改善員工疲憊狀態的方案,或者向員工普及調節情緒的方式,以此來紓解炎熱天氣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編輯:odette)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1: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