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時候被指沒天分,長大卻成天才少女,她的生命很短但驚艷了世界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創 :不勝唏噓的 東東和西西

  經常寫豪門恩怨覺得好暗黑,今天寫個自帶光環的。最近有位天才女數學家得乳腺癌去世了,引發整個國家的悼念,伊朗總統發唁電。

  斯坦福大學校長嘆息她走得太早,才40歲。

  

  她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獲得全球數學領域最高獎項「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的女性。

  據說這個獎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但東東和西西感覺比諾獎還難得,畢竟每四年才頒一次,而且要40歲以下,簡直難上加一百倍的難好嘛。

  對這樣一位數學女王,東東和西西滿滿敬意。看到她居然曾經被認為沒啥天分,必須得說說。

  

  菲爾茲頒獎大會

  瑪麗安·米爾扎哈尼Maryam Mirzakhani是個在伊朗長大的女孩,1977年出生在首都德黑蘭,童年大環境是如火如荼的兩伊戰爭,但她家日子過得很溫馨,主要是父母思想開明。

  兄妹3人全都一樣受教育,她長得好漂亮、無憂無慮,看得出條件不錯↓↓

  

  

  米爾扎哈尼說過「父母總是鼓勵和支持我們,並不在乎我們是否成功,只在乎我們做的事情是否有意義,能夠讓我們自己開心,這種氛圍簡直太棒了!」

  家裡沒人是科學家,她從沒想過要學數學,但一直被鼓勵自立和追求興趣,很小在電視上看女強人如居里夫人和海倫·凱勒的節目。

  

  跟所有女孩一樣喜歡看小說,一上學碰到了一輩子的好朋友Beheshti,兩人興趣一樣歡樂加倍,一起跑遍學校旁邊的書店找所有書來看,讀了很多人物傳記,有梵·高的《渴望生活》。

  這個做文學夢、想當作家的小文青,非但不是學霸,還對數學很頭痛。老師不看好她,說她沒有天分。在敏感的少女時期以為別人看法都是對的,米爾扎哈尼沒有自信心,對數學沒興趣。

  她接受衛報採訪說過,「有幾年數學成績很差,老師評語讓我抬不起頭。」

  

  Lust for life,光這本傳記名就被用到各種影視版本

  直到高中,喜歡科學的哥哥隨意講了一個故事,沒想到叫醒了她。那是德國數學家高斯在10歲的演演算法,這個算式大家都懂:求1至100的總和。

  我們凡人只會1+2+3+……+99+100

  天才用首尾相連法(1+100)+(2+99)+……+(50+51)=5050

  而米爾扎哈尼看到天才的演演算法,直接被啟蒙成了天才,發現數學很有趣,感覺像猜謎或破案時連接線索。

  

  10馬克鈔票上的這位就是高斯

  正好這時又遇到生命中的伯樂,高二新老師覺得她有潛質,她被一步步鼓勵著越來越喜歡數學。

  原來天才各不一樣,有人很早顯山露水,有人很晚,而米爾扎哈尼說自己很慢,是個「慢」數學家。到高二才發掘天分,解題也是耐心組合出辦法。

  還很堅定,知道自己要走最有興趣的路。伊朗女性地位並不高,不能拋頭露面,出門必須穿長袍戴頭巾,她讀的女子高中是由國家重點組織管理的中學(相當於科大少年班),也從來沒女生參加奧數比賽。

  

  

  與父母一起玩伊斯法罕

  她自己找校長要求跟男孩一起上奧數,校長也是女性,高興壞了:沒準你能成為第一個!

  還真是,這個戴著頭巾受教育的女孩,1994年、1995年第一次差一分滿分,第二次滿分拿到國際奧數金牌↓↓

  

  1995年伊朗奧數比賽學生與總統合影,右三小女生是米爾扎哈尼

  連好朋友Beheshti也和她一路成長,一起參加選拔賽,從曾經的文學少女成了奧數高手,現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當數學教授。

  人的潛質居然能這麼無窮,是不是因為原來就是一對天才少女。。。反正東東和西西當文青當到現在,表示對一切變化只能幹瞪眼。

  

  米爾扎哈尼在伊朗名校謝里夫理工大學讀數學,之後被美國招去,在哈佛拿博士學位,導師就是菲爾茲獎獲得者Curtis McMullen,數學界權威。

  不停地遇到好老師,讀得越來越深。東東和西西為了寫文,特地找出介紹她貢獻的文章來看,當然完全看不懂在說什麼。。。

  

  米爾扎哈尼研究幾何學及動力系統,尤其是黎曼曲面,在頂級數學雜誌上發表3篇重要論文,成為後來獲菲爾茲獎基礎。

  畢業后從克雷數學研究所研究員,當到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教授。37歲那年,因為「在黎曼空間以及模空間下的動力學及幾何學中的傑出貢獻」(懂的遇親來給解釋下這是神馬東東)榮獲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

  在這之前,所有獲獎人都是男性,連她自己收到獲獎通知都以為郵箱被黑了。斯坦福大學開心得立馬上官網頭條。

  

  那屆數學大會在韓國召開,朴槿惠為米爾扎哈尼頒獎,數學聯盟副主席也是女性,真是罕見同框

  連伊朗總統魯哈尼也發推祝賀,用了一張這位伊朗裔女性沒戴頭巾的照片,然而這事比大獎還震動↓↓

  

  伊朗媒體只好用一張手繪圖,還PS耳朵和頭髮,統統隱入背景↓↓

  

  她自己一臉淡定,氣質能擊中所有人,在領獎報告會上坐在一群男人當中,短髮幹練、深藍襯衫,眼神專註,是高知或高職女性那種超脫的美:無論別人說什麼,我對我的身份很自在,也很自信↓↓

  

  獲獎感言是:對男性來說,長時間集中精力工作,為科研犧牲掉一些個人生活,相對來說的確容易一些。但我從來沒因為女性身份遇到障礙。

  我深信,會有更多年輕女科學家獲獎。對我們來說,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但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保持積極和自信。

  這個自信的數學女王很奇妙,有一張精緻的臉,卻完全不在乎自己外型,簡直完美地詮釋了弗吉尼亞·伍爾芙的句子:「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的。」↓↓

  

  她的心思都在研究上,說自己是「慢人」,不靠靈光一閃解決難題,「有些問題已經研究了十幾年,但經過數月甚至數年,你才能發現問題不同的一面。」

  這種純理論研究賺不了大錢,做不出新東西,沒有光鮮閃亮的發明。哪怕拿到名震業界的菲爾茲獎金,也只有區區1.4萬美元,跟諾獎的140萬美元沒法比(對了諾獎也買不了京城的好房子了)。

  但她就是享受,「像迷失在叢林里,你需要用一切知識來找到一些新的路徑。」

  

  

  有斯坦福大學同事說,她最獨特的是研究方法,能創新地將不同事物連接在一起,對難題特別興奮,毫無懼色。

  這種「慢」和「穩」的性格不光在工作上,生活上也一樣,她也有家有孩子。丈夫也是科學家,從捷克到美國,現在加州阿爾馬登研究中心當計算機科學研究員。

  兩人讀研究生時就認識了,一起去跑步。老公高大健壯,一開始跑前面,她體格嬌小,一直沒有放慢腳步,半個小時以後,老公精疲力竭,她還保持著最初的速度。

  

  一家三口在菲爾茲頒獎大會,沒其他公開活動

  捲毛頭女兒今年6歲,她有時會抱著塗塗畫畫↓↓

  

  更多的時候是自己工作,思考時打很多草稿,上面會畫很多圖,每次工作的時候,女兒就說:媽媽又在畫畫了↓↓

  

  

  全年工作,一周7天。。。也許這麼聰明太耗費心力,也許老天也覺得她知道得太多了,才40歲就帶走了她。

  一盞明燈熄滅了。據斯坦福大學公告,米爾扎哈尼說過,「研究就是自我折磨的過程,但人生本就不易」。聰明人活得真通透啊,對這樣一個天才的人生,很難再向命運多要求什麼。

  

  唯一能欣慰的是,這個國寶級人物過世引發了整個國家的哀傷。最大的伊朗全國報紙打破幾十年禁忌,不但用她生活照片,還沒有面紗和頭巾遮蓋,極其罕見↓↓

  她在伊朗長大,戴著頭巾受教育,生命很短,最終卻打破了一切女性禁入領域的玻璃天花板。

  

  米爾扎哈尼是個慢而穩的人,給世界留下過一句話:「只要有耐心,孩子總會發現數學之美。我不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成為數學家,但我相信許多人不曾給數學一個真正的機會。」

  恩,看多了屏幕上洗衣做飯帶孩子斗小三充斥女性生活的今天,真喜歡看到,世界上有這樣的女性值得敬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4: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