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紐約時報: 競選對手的黑材料是從哪裡來的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7-7-20 00: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JONATHAN MARTIN 2017年7月13日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6年7月,印第安納州韋斯特菲爾德,唐納德·J·特朗普(Donald J. Trump)的支持者在他的總統競選集會上。

  小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Jr)曾於2016年會見一名與克里姆林宮有關聯的律師,後者承諾提供通過俄羅斯政府得來的黑材料,這讓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再次遭受如潮的質疑:他的團隊是否曾與莫斯科串謀?

  小唐納德及其盟友稱,尋求可能被證明有助於對付政治對手的材料,是競選活動中的標準動作。不過,對手研究這種做法即便是現代總統競選活動的組成部分,相關材料一般也不會來自境外敵對勢力的代表。

  以下是對手研究——政治專業人士和記者稱之為「oppo」——相關材料通常而言的散播過程。

  它是如何出現在這兒的?

  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總統很喜歡的阿肯色州政治格言說,「如果你看到柵欄柱上有一隻烏龜,那它肯定不是偶然到了那裡。」

  候選人或民選官員在競選期間遭遇的指控,或是關於這些人的揭露性新聞報道,很多都以競選團隊和黨派內部美其名曰研究部的部門為源頭,那裡的低調助手們整日忙著搜尋醜聞。

  「狂想者走上研究之路,」民主黨陣營中的oppo黑魔法資深踐行者特蕾西·塞夫(Tracy Sefl)說。

  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藉助鬼鬼祟祟的電話、牛皮紙信封和無法被追蹤到的電子郵件賬號,拋出那些完美到完全不真實(或者乾脆無法核實)的指控。在2004年總統選舉期間任職於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研究部門的塞夫,回憶了自己與一個女人見面的情形,後者想要講述關於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的故事。

  「她說她是一名舞者,並指控布希總統對她做了非常特別的與毒品有關的事,」塞夫說。

  指控者沒有提供任何證據,民主黨人能做的不多,於是把這個故事散播了出去。

  它來自何處?

  正如任何學期論文作者都知道的,材料有兩個來源:一手的和二手的。一手來源包括政府文件,比如法律文件和財務資料。還記得關於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在其加利福尼亞海濱寓所內修建的那部汽車升降機的描述嗎?那些信息就來自被提交給聖迭戈市的改建計劃,貝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的競選團隊將其挖了出來。

  又或者你記得約翰·愛德華茲(John Edwards)剪頭髮花掉的400美元?那也是奧巴馬的競選團隊從一份競選活動財務報表中挖出來的。

  還有2000年大選日五天前曝出的喬治·W·布希於1976年在緬因州醉駕的故事?曾給阿爾·戈爾(Al Gore)當過助手的緬因州當地人克里斯·勒漢(Chris Lehane),沒有承認自己和這一消息的傳出有密切關係,但也沒否認。

  「當被問及此事時,我只是告訴人們我負責普選,把選舉團(Electoral College)留給別人去管,」2010年,他在布希的策略師卡爾·羅夫(Karl Rove)出版回憶錄指責他是這條消息的幕後黑手之後老著臉皮說道。

  最近這次總統選舉期間關於柯林頓基金會(Clinton Foundation)的負面報道?沒錯,其中一些消息源自共和黨研究員。

  在某些案例中,信息外泄的源頭朦朦朧朧。舉個例子,奧巴馬或許絕無可能在2004年當選參議員,如果不是關於其競爭對手以及那些人的離婚事件的黑材料被披露出來的話。

  二手來源對手研究材料的主要內容是表決記錄和隻言片語——一個政治人物的政治立場及其被媒體發表的過往言論。此類材料也許不像一手材料那樣有衝擊力,但可能同樣令人難忘。

  這讓我們想起了羅姆尼——以及他的愛爾蘭塞特犬謝默斯(Seamus)。《紐約時報》一位專欄作家的很多讀者應該還記得,羅姆尼一家一次外出度假期間,把謝默斯放在車頂上。這一插曲只不過是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2007年關於羅姆尼的傳記性系列報道中的內容,當時他第一次加入總統選舉。但到了2012年,羅姆尼成為共和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的時候,它獲得了新生。

  按照政壇早年間的標準,這算是一種關於詭異行為的故事。

  以前發生過任何類似的事情嗎?

  就目前所知,歷史上只有一件事能和特朗普競選團隊與俄羅斯人的接觸相提並論,牽涉其中的是理查德·M·尼克松(Richard M. Nixon)。尼克松在1968年競選總統期間,讓最終成為他的白宮幕僚長的H·R·霍爾德曼(H. R. Haldeman)去給越南的和平會談「搗亂」,以防止有任何協議出爐,在大選日即將到來之際為民主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休伯特·漢弗萊(Hubert Humphrey)奉上一場政治勝利。

  身為前參議員和副總統的尼克松和南越政府有往來。那一年早些時候,他會見過南越大使,還把知名華裔美籍共和黨人陳香梅(Anna Chennault)帶在身邊。正如約翰·A·法雷爾(John A. Farrell)在其披露「搗亂」指令的新書《理查德·尼克松:人生》(Richard Nixon: The Life)中所寫,尼克松和霍爾德曼之間的通話發生在1968年10月22日,霍爾德曼忠實記錄下了這一指令。

  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的一群助手的確在1980年秋天會見了一個自稱是伊朗政府使者的人,但此人的真正身份從未得到確認。

  不過,莫斯科總是設法干預美國以往的選舉。歷史學家邁克爾·貝施洛斯(Michael Beschloss)在講述肯尼迪任內美蘇關係的著作《危機歲月:肯尼迪和赫魯曉夫, 1960-1963》(The Crisis Years: Kennedy and Khrushchev, 1960-1963)中回憶,1960年總統選舉期間,蘇聯駐華盛頓大使曾秘密聯絡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以及另一位有望當選總統的民主黨候選人。兩位候選人都拒絕了蘇聯大使。

  翻譯:李瓊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1: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