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出門問問李志飛:人工智慧將成為人類智商的延伸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7-7-16 04: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05-18 09:02:35 來源: 網易智能

  本期對話嘉賓為出門問問CEO李志飛,他如何理解技術創業這件事兒?又如何看待人工智慧大潮的發展?聽聽他怎麼說。

  本文系《AI英雄》欄目出品,每周圍繞人工智慧領域講述一個人物故事,洞察技術趨勢,捕捉行業機會,關注人的價值。欄目隸屬網易智能工作室(公眾號 smartman163),每周四更新。

  作者 | 廣勝

  

  「我們有著共同的基因」李志飛說道。

  起初,Google Brain的立項就是辦公室門口的一張紙,透明膠貼著,傑夫迪恩和幾個科學家各拿出20%的時間從事這個核心業務以外的工作,顯得漫不經心。

  如今,Google Brain迸發出了驚人的效益和成功。

  李志飛五年創業路,一直視谷歌為榜樣,價值觀、口號甚至LOGO。

  「我們和谷歌一樣,支持自主式的創新、無序創新,就像Google Brain誕生那樣,一群非常聰明的人,一起玩、一起攻克難題,最後非常興奮,其實,整個網際網路的發展也一樣,它之所以強大,因為它是一個非中心化的東西」。

  李志飛2012年從谷歌辭職回國創辦了出門問問,他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前Google總部科學家,自然語言處理及人工智慧專家,世界主流機器翻譯開源軟體Joshua的主要開發者。

  經過多年的積累,出門問問有了清晰的路線圖,李志飛說:「首先是對人工智慧核心演演算法進行優化,再進行人工智慧場景化方面的探索,三是要多場景的聯動,四是打造虛擬個人助理。

  據網易智能(公眾號smartman163)了解,出門問問在宣布獲得大眾汽車1.8億美元融資的十幾天之後,又舉辦了一場虛擬個人助理平台發布會,而這次對標的對象是亞馬遜。

  那麼,對標的籌碼是什麼?

  「這是我們的初心,也是我們新的起點」李志飛這樣表述對虛擬助理「問問」的定位,而對於它的籌碼,李志飛表示:一是基於出門問問AI核心技術的自然對話交互;二是基於可便捷直達第三方應用服務的內容;三是基於個人識別與習慣記憶積累的個性服務;四是隨時待命的多場景全覆蓋的及時聯動能力。

  不過,李志飛認為,目前的語音交互還沒有到達完美的地步「口音、噪音等方面還有優化的空間,最大的瓶頸還是太笨了,對於上下文的理解問題阻礙了整個語音交互的發展,這也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對於人工智慧行業形勢,李志飛坦言,人工智慧的泡沫遠沒有共享單車、O2O那麼大,沒有出現大量的補貼破壞市場,持續在技術方面投入總是好事兒,此外,人工智慧是可以真正產生價值的東西,不是所有人都喊著登陸火星,但沒有人造梯子的事情。

  

  以下根據李志飛問答實錄整理,網易智能(公眾號Smartman163)做了不改動原意的刪減:

  「為了長線發展的考慮我們和大眾不做朋友選擇了結婚」

  網易智能:出門問問與大眾汽車這次合作,為什麼選擇成立合資公司,而不是其他的合作模式?

  李志飛:我們這次之所以採用這樣的合作方式,是因為這種即是母公司的股東又一起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50%的模式,可以很好的滿足各方的訴求。

  首先,我們成立合資公司,可以讓這個公司更加專註的做一件事,從事汽車相關的人工智慧應用和研發,我們母公司還會有智能手錶、智能家居等業務線。

  第二點是合資公司肯定需要很多母公司的幫助,因為通用的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的處理這些技術肯定不需要重新研發,母公司的技術支持也變的很重要,大眾投資了母公司,從而也有一定的話語權,所以對於長線考慮,我們選擇了結婚而不是做朋友。

  通過這種方式雙方互補,達到互利共贏,我們母公司可以得到發展資金,合資公司又能實現應用落地。

  網易智能:出門問問一直以軟硬體結合為產品理念,未來的汽車如何成為軟硬體結合的產品呢?

  李志飛:其實我認為這都是相通的,我們在汽車方面是對汽車裡面進行智能化的升級,或者實現比較優秀的交互體驗。

  這都是基於硬體來應用的,比如說車機上面,它有各種各樣的感測器,有CPU、有內存等等。

  所以說我們在軟硬體結合上面的經驗都是能夠在汽車上面得到很好的發揮的。

  網易智能:根據行業預測,到2020年會有大概90%的新車具備智能語音識別功能,與大眾汽車結合以後,很多功能是否將整合進前裝?問問魔鏡等后裝市場的產品還會保留嗎?

  李志飛:首先到了2020年存量市場是非常大的,后裝市場的話我們認為至少在五年之內,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產品線會繼續做下去,但是我們沒法非常精確的分析一年以後會發生什麼。

  其實,不管是前裝車機還是后裝的後視鏡,他們只是載體發生了變化,裡面的應用、語音技術、感測器的演演算法都是統一的。

  問問魔鏡目前為止賣了幾千台,比我們預期要困難,渠道非常重要,首先大家不知道我們,知道了我們又需要下決心買回來自己安裝,這是有一定心理門檻的,畢竟和買一隻智能手錶回家不一樣,它沒有安裝的問題。

  網易智能:目前來看,合資公司主要是以車載語音、導航、娛樂功能為主,未來會不會涉足無人駕駛?

  李志飛:未來肯定都有可能,但剛開始我們還是會從最擅長的東西做起,先把汽車內的智能化做好。

  語音交互最大的天花板是「用戶習慣」

  網易智能:出門問問在「人機交互」上最大的不同是什麼?目前巨頭重兵壓境智能語音方面的應用,如果面對競爭?

  李志飛:出門問問的產品軟硬體的結合比較緊密,我們做的系統運用在自己的硬體上面,我們對硬體也有了很深的理解。

  比如智能手錶語音交互的體驗,其實非常複雜,熱詞喚醒、離線識別、後台數據等等,怎麼把這些東西跑通,然後優化反應速度與耗電量,這是一套非常複雜的工程,如果我們沒有硬體的話,只提供API,那這些事情就需要交給其他人來做,但很多人不一定搞的定,所以深度的整合是我們一個很大的優勢。

  另外,我們自然語言處理不一樣的地方還在於,我們把吃喝玩樂的垂直場景進行了比較緊密的結合,非常精細化的需求系統都可以很好的相應,我們綜合性的將語音、語義、搜索、推薦等結合起來,給用戶好的體驗。

  對於競爭,目前階段其實不存在什麼競爭,壓力不是來自巨頭,哪家用戶多點對我們來說也沒有多大的影響,現在的天花板是來自用戶,我們在和用戶的習慣做對抗,大家現在還習慣於通過APP來進行操作,現在還處於用戶教育的階段,我們不會糾結這些東西。

  對於巨頭而言,他們的團隊有KPI,比如一段時間用戶達不到10萬,那有可能項目就黃了,但我們不要緊,我們會選擇更長線的目標,這或多或少也是創業公司的一個優勢。

  網易智能: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藉助人工智慧都有了一些突破,您認為做NLP的研究和應用,技術的難點和突破點在哪裡?

  李志飛:語音交互過去幾年最大的瓶頸是語音識別,連識別都不準確肯定其他無從談起,但語音識別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目前至少到了一個可用的地步,但在口音、噪音等等方面還有很多優化的空間。

  目前,最大的瓶頸還是太笨了,對於上下文的理解問題阻礙了整個語音交互的發展,這也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網易智能:今年出門問問還有哪些規劃?

  李志飛:我們的規劃比較清晰,一是繼續對人工智慧核心演演算法進行優化,二是這些人工智慧演演算法場景化的探索,三是多場景的聯動,四是打造成虛擬個人助理的形態。

  這是出門問問最近比較大的規劃,這個事情已經足夠我們做五年八年的了。

  人工智慧的泡沫遠不及共享單車

  網易智能:最近馬斯克宣稱要打造人腦與電腦的結合物種,您也曾表示「未來人類可能是半人半機器的」,這樣的形態將會給我們帶來哪些改變?多久實現?

  李志飛: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但是通常想象都是不靠譜的,我非常認同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的說法,我們人類未來可以分成幾類,一類是超級人類,他們擺脫了物理的限制,大腦計算能力的限制,通過超級計算機的輔助,可以做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變得非常強大。

  另外一類在某種意義上可能失去了生命的意義,比如很多工作被人工智慧取代了,這些人一下子變得很虛無,不知道該追求什麼。

  這樣就造成了嚴重的兩級分化,會有這樣的風險存在,但是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突變,它一定是緩慢的過程。

  網易智能:您認為人工智慧熱還會持續多久,這裡面有沒有泡沫?

  李志飛:首先,我們早年解決的是computing(演演算法)問題,然後是internet(聯網),後來是Information(信息連通),這些都是解決了最基本的東西。

  如果沒有這些積累、沒有聯合計算、沒有人懂這些我們何談智能呢?這是一個發展的必經之路。

  我認為如果說泡沫的話,人工智慧的泡沫遠沒有共享單車、O2O那麼大,行業沒有出現大量的補貼來破壞市場,我們持續在技術方面進行投入總是好事兒,此外,人工智慧是可以真正產生價值的東西,不是所有人都喊著登陸火星,但沒有人造梯子的事情。

  

  網易智能:您是否支持為機器人進行立法制約?

  李志飛:提前規劃法律法規這個出發點是非常好的,但對於機器人這個情況而言,這無疑會加劇恐懼或者宣揚人工智慧危害,這點我認為非常不可取,今天的人工智慧還如此的愚笨,何談超越,何談威脅?

  網易智能:您曾在谷歌工作,公司也曾獲得谷歌投資,您如何理解出門問問和谷歌的關係?您如何評價谷歌目前的技術水平?

  李志飛:在人工智慧領域,谷歌如果說第一,肯定沒有爭議,但是第二肯定有一群人跑出來爭,我們和谷歌的文化非常的類似,不管是口號還是運作模式都比較類似,我們重視技術,有相同的價值觀、使命感,並且,基於這些共同點達成了很好的合作。

  我們都支持自主式的創新、無序創新,會招來一批非常聰明的人,然後給他們一些事情,大家配合把事情攻克,最後非常的興奮,其實,整個網際網路的發展也一樣,它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它是一個非中心化的東西。

  目前,谷歌的智能手錶使用了我們的中文搜索,通過幾次合作,我們加深了相互的了解,谷歌也知道我們不是一家短視的公司,不會做傷害合作的事情,比如,我們不會在中文語言搜索裡面插入廣告等等。

  技術創業維艱 但受了委屈就要說出來!

  網易智能: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有目共睹,如今被廣泛運用,您認為人工智慧領域相關技術之後會從哪個方向發展?

  李志飛:深度學習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東西,如果不涉及語義、推理等等東西,它是非常厲害的,但是機器學習如果想得到更大的進步,需要和我們物理世界的知識體系相結合才行。

  我經常開玩笑說深度學習是一個非常不環保的東西,它需要大量的有用無用的數據去訓練,然後進行大量的猜測各種可能,最後找出最符合的情況。

  但如果我們告訴它結果和規則,不用猜測,不需要做無用功然後得到結果,我認識這是未來的一個方向,就是說我們將它結合到現實的知識體系當中。

  網易智能:出門問問與小米的糾紛已經告一段落,您也發了公開信,對於那件事,您還有沒有補充?

  李志飛:其實這件事沒有贏家,剛開始輿論倒向我們,但後來他們站出來攻擊,當然,我們也不是完美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後肯定就是不了了之。

  作為一家注重技術的公司,中國的技術創業環境還是比較惡劣的,一家公司用了你的東西,很多時候不願意說,反倒包裝成自己的,因為他們也需要講故事,很多公司都遭遇過類似的事情。

  但我們還是站出來說了,如果每一個人受了委屈都不說的話,那就會變成一個行業潛規則,事實上現在已經是潛規則了,這是我們不願看到的。(End)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6: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