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特朗普終遇知音:法國總統拒當「聖母」,向難民「開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創:海外探客

  從年齡上看,39歲的法國「小鮮肉」總統馬克龍可以給71歲的特朗普當兒子。由於「限穆令」、凍結難民收容項目、縮緊移民政策和計劃在美墨邊境修建「隔離牆」,特朗普幾乎是走到哪裡都能聽到罵聲,英國民眾甚至拒絕其踏上本國土地。可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忽然不再孤單,他發現了知音:法蘭西總統邀請其參加2017年國慶閱兵儀式,「共慶美國支持法國參與一戰100周年」,並討論反恐問題。「海外探客」認為,如今用這首歌來形容特朗普的心情應該比較貼切:

  「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才隱居在這沙漠里。該隱瞞的事總清晰,千言萬語只能無語,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喔-原來你也在這裡……」

  

  對!不想當「聖母」的法國總統也在這裡,與特朗普殊途同歸。儘管法國與德國是鐵桿盟友,但不妨礙特朗普成為馬克龍的嚮導。探客在原創文章《姜還是老的辣!特朗普靠這個重大勝利,征服了法國總統》里指出:美國主流社會對中東難民越來越排斥,特朗普順應民意採取了一系列強硬的限制措施,雖然招致罵名,卻意外令民意支持率回升到40%以上。而馬克龍在大選中雖然擊敗了勒龐,卻不能忽視勒龐支持者的訴求,這令美法之間忽然成為同盟。縱然馬克龍的「鐵手功」令特朗普吃了苦頭,卻不妨礙兩國最求共同利益。

  有道是「富足安定出聖母,衣食無憂多東郭」。法國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恐襲和難民和非法移民問題,而這三者實際上密不可分。2016年法國當局清理了加萊的難民營后,難民大軍反而轉移到了巴黎,浪漫之都成為帳篷之都,暴力衝突、街頭群毆不斷。法國之所以成為歐洲難民危機的重災區,一方面是咎由自取,一方面是非法偷渡難以遏制。從法國牽頭推翻利比亞卡扎菲政權開始,再到美國掀起「顏-色&革-命」,敘利亞內戰爆發,ISIS組織猖獗,大批難民湧入歐洲,紛紛跑到英法德這樣的西歐發達國家安營紮寨。而英法德這些國家總是高舉人道主義旗幟,以「聖母」自居,使得西歐成為難民尋求庇護的理想目的地。

  

  由此帶來的一個惡果就是恐怖組織的滲透。2015年11月巴黎發生系列恐襲事件,造成129人死亡,連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一度都被困在法蘭西球場。整整1年之前,2016年7月14日的法國國慶之夜,一輛大卡車沖入尼斯市的慶祝人群,這次恐襲至少造成84人死亡,ISIS隨即宣布對這起慘案表示「慶祝」。而僅在2017年前6個月法國就已經粉碎了7起恐襲陰謀,並連續第6次延長國家緊急狀態.可以說,如今的法國已經是心驚膽戰。勒龐的主張雖然偏極端,卻反映了很多法國人的心聲。馬克龍也深知自己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保障國民的安全。

  就在7月12日,法國政府開始對難民「動真格」,宣布在2019年之前為申請避難者及難民設立12500個名額,其餘人等一律遞解出境。馬克龍還對奧朗德時期的措施表達不滿:2016年應遞解出境3.1萬非法移民,實際只達到2.5萬。而留下的難民也必須參加強制培訓,法語課程將從200小時提升到400小時,以增加認同感,有利於融入社會。

  而種種跡象表明,馬克龍還準備削減針對難民與非法移民的補貼。在漢堡峰會上,他聲稱「非洲面臨文明問題」,因為「一個非洲婦女往往生育七八個小孩」,「要消滅落後就要降低生育率」。當然,馬克龍的言論又遭到抨擊。而馬克龍沒有說出來的話恐怕就是「非洲人正利用肚皮政府歐洲」。探客在原創文章《非洲政客號召黑人利用生殖力白人男子受害》里指出:有些非洲政客確實在號召「用生育能力增加人口,贏得選舉」。而法國雖然是西歐生育率最高的國家,但至少20%法國新生兒的祖父母不是法國人。尤其是法國在新生兒方面的社會補貼比較可觀,不僅降低了新生兒對家庭的經濟負擔,相反還成為一些移民家庭的搖錢樹。在一些難民或移民扎堆的區域,由於高福利的社會政策,未婚媽媽逐年增多……

  

  馬克龍和特朗普恐怕都明白「斗米養恩,擔米養仇。」對他人做出慷慨之舉后雖然會獲得快感,形成「溫情效應」,但過猶不及,物極必反。「聖母一時爽,國家火葬場」。追求美好是人的天性,但更要抑制危險的道德衝動。如今西歐的問題在於把社會問題泛道德化,譬如那個被強暴的女孩,反而向施暴者道歉,擔心因為自己的遭遇導致難民被污名化,這就是自作自受了。馬基雅維利說過:盲目的慈悲是危險的,膚淺的愛足以亡國。馬克龍知道,如果自己不能有所作為,5年之後就是勒龐的天下,國家勢必更加危險,與其如此,不如自己率先採取強硬措施。

  政治家應該審時度勢,做正確的事情,不應被「政治正確」捆住手腳。從這個意義上說,馬克龍與特朗普的接近,法國與美國的再次結盟,是大勢所趨。東郭先生被咬的次數多了,也會變成「東邪」。恐怕過不了多久,西歐諸國都會追隨特立獨行的法國。(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6: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