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今天心情不好,想請兩天假"…面對她這樣的病假理由,老闆的回復也是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英國那些事兒

  話說,

  對於很多人而言,一定都是病到實在堅持不住了才會向老闆請假,

  但即便如此,人們還會忐忑不安,擔心老闆會以為自己是在偷懶…

  更不用說這病假請的還不是感冒發燒,

  而是「心情有點糟糕」-。-

  面對這樣「過分」的請求,一般老闆都不會批,不回一句「滾」就不錯了。

  然而,今天要說的這個妹子,她不僅直率的提出了這個要求,

  老闆的回應更是收穫了一片好評…

  

  妹子名叫Madalyn Parker,來自密歇根,是一家科技公司的網站開發人員。

  

  最近,妹子在推特上分享了一段和公司老闆的郵件對話,

  而這場有關「請假」的對話瞬時間爆紅網路,截至目前這條推已經被轉發近1萬5千次,得到了超過4萬次贊…

  

  她究竟是說了啥讓網友們如此感同身受呢?

  原來,Madalyn一直以來就有焦慮和抑鬱的心理健康問題,

  而那天她正好狀態非常糟糕,於是她發了一條內部郵件向團隊請假:

  「嘿,夥伴們,

  今天和明天我將請兩天假,處理一下我的心理健康問題。希望下周我回來工作時已經煥然一新,滿血滿藍。

  謝謝,

  Madalyn」

  

  哈?

  毫無鋪墊,也沒有具體病因,妹子就這麼直截了當的請假走了?

  老闆怕是一臉懵逼吧…

  然而,

  Madalyn的老闆Ben Congleton不僅沒有發火,給出的回應可以說是非常酷了…

  

  「你好,Madalyn,

  我想私人感謝你發來這封郵件。每當你這麼做,對我而言都是一種極好的提醒,提醒著我精神健康方面的病假有多麼重要。我簡直不敢相信這種標準慣例沒能在所有公司組織實踐。」

  「你是我們所有人的良好榜樣,幫助人們正視對心理問題的誤解,這樣我們才能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工作。」

  

  面對員工提出的心理健康病假,Ben的態度是大力支持,甚至還親自感謝她帶了個好頭,

  這樣的振奮人心的回應不僅讓Madalyn感動的發推向全世界炫耀,網友們的反應也是各種羨慕嫉妒恨…

  「我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去感嘆你的老闆和你的公司是多麼棒!我希望世界上能有至少一半的公司也能做到這麼貼心!」

  

  「我原本以為你要嘲諷些什麼。但後來我意識到你確實有充分的理由讚揚你老闆的回應。」

  

  「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你的老闆真是棒呆,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在有著這樣積極態度的公司里工作。」

  

  「天哪,好羨慕你有這樣的老闆。很遺憾的是現在這樣的老闆很少了。」

  

  「很棒的老闆,你真的很幸運能夠在這樣的領導團隊下工作。」

  

  也有不少人表示,他們從來都沒請過這樣的假,要麼是因為不敢請,要麼是試過但公司並不認為這是合理的請假理由:

  「我也經歷過,但我在請假理由上說謊了。因為心理健康問題在我們公司並不被視作一個合理的請假理由。」

  

  「我曾經也請過這樣的病假,可當我回到公司,我的老闆卻警告我不要再有下一次,不然會炒了我。」

  

  「真棒!我曾經也想請一天心理健康病假,不過我老闆告訴我焦慮並不是一種真正的疾病,要請假就拿醫生請假單來。」

  

  「我的老闆曾跟我們說他媽媽死了也才請了半天假,他認為這樣可以在我們面前樹立一個榜樣,恩,他確實做到了,只不過不是他想成為的那種榜樣。」

  

  可以放心的是,網友們對老闆Ben的一致好評他全部收到啦,

  在這條推特火了以後,Ben也有在自己的博客里進一步闡述自己為啥會大力支持員工緩解心理健康問題:

  「上周我的一封私人郵件火了,甚至有朋友找到我跟我說『他們的推特被我刷屏了』,我並沒料到對話會被公開,但我很高興能對這麼多人產生如此積極的影響。」

  

  「在工作場合開誠布公的談論心理健康是很艱難的。但在我們的工作氛圍里,告訴你的同事你『感覺不太好』並不是啥罕見的事兒。」

  「然而即使是在那些很和諧的工作氛圍中,和你的同事直接談論心理健康問題依然很少見。」

  「我想呼籲並且感謝Madalyn的勇氣,這能夠幫助我們消除心理健康問題的污名,把它看做正常的每個人都可能會有的健康問題。」

  

  「有那麼多人都希望他們能夠在一個老闆會關心員工健康的地方工作,有那麼多人都祝賀著我做了一件好事。但這應該成為一種常態。我們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這是2017年。我不敢相信在職場談論心理健康問題依然有爭議,特別是在每6個美國人就有1一個在尋找藥物治療心理健康的現實之下。「

  「這是2017年。我不敢相信帶薪休假仍然有爭議。你們知道嗎,全美國只有73%的全職員工有帶薪病假福利。「

  「這是2017年,我們處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的工作需要我們擁有最佳的心理狀態。就像運動員受傷了就理應去休息去康復一樣,讓我們擺脫老舊的觀點,我們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

  

  正如Ben所言,現在每個人的工作壓力都那麼大,

  但能夠直接和同事就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溝通的工作環境卻少之又少…

  即使我們現在已經有了更富有包容性的文化氛圍去關注抑鬱症,焦慮症等等其它心理疾病,

  但對此投以關注的僱主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正因如此,職場中各種心理問題依然高發,嚴重影響了員工的身心健康…

  

  一家醫療網站的記者曾在一篇報道中寫到,他已經看到了很多人因為忽視心理健康問題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劇,

  即使是在醫院,即使是醫生本人也會因為沒能尋求心理健康幫助而自殺。

  像Madalyn所處的科技行業,更是處在一種高壓環境之下:

  「我希望能夠通過我的例子來讓更多人敢於在職場討論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也希望能給更多人勇氣向老闆提出正當的訴求。「Madalyn說道。

  

  有這麼個老闆也是挺棒,

  無論什麼職業,

  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理應同等重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1: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