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漢朝特務機構,簡直逆天了!

[複製鏈接]

751

主題

765

帖子

240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姚遙 發表於 2017-7-12 18: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漢武帝時期,中國出現了一支秘密警察,這些人身穿繡衣,手持節杖和虎符,四處巡視督察,發現不法問題可代天子行事。
對於這類特殊力量,漢武帝給他們冠名曰「繡衣使者」,也稱作「繡衣御史」、「繡衣直指」、「繡衣執法」、「直指繡衣」、「直指繡衣使者」等,有時也簡稱「直指」。
作為御史的一種,「繡衣使者」官位很低,且不是常設官員,但這些人是漢武帝專門挑選、為辦理專案特設的,他們直接聽命於皇帝,直接對皇帝負責,冷若冰霜,不講情面,很能震懾大小官員。
西漢繡衣使者作為中央的重要「使臣」,奉詔督察各地,一度非常活躍,甚至「威振州郡」,地位顯赫。
許多史實表明,武帝至王莽時期,繡衣使者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從史料記載看,「繡衣使者」前期的職責主要是奉命「討奸」、「治獄」,督察官員、親貴奢侈、逾制、不法的事。
他們神出鬼沒,無處不在,一度非常活躍,甚至「威振州郡」,令很多不法官員聞風喪膽。
後來,隨著形勢變化,「繡衣使者」又有了「捕盜」的職責,也就是鎮壓農民起義。
軍隊當中有專門進行偵查活動的「候騎」和「斥候」,並且出現了專門管理偵查活動人員的官吏「候吏。」
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使光祿大夫范昆及曾任九卿的張德等,衣繡衣,持節及虎符,用軍興之法(依照戰時制度),發兵鎮壓農民起義,因有此號。非正式官名。繡衣,表示受君主尊寵。
史書當中並沒有將繡衣御史直接劃分到特務的等級,只是說這些人深受皇帝的信任與寵愛,執行皇帝的命令,尤其是鎮壓農民起義。
後來此官職一直存在,在王莽時被稱為「繡衣執法」。亦省稱「繡衣」、「繡衣吏」。此時的繡衣御史並不是完全的間諜,只是負責鎮壓農民起義,還沒有履行監視人民這項職責。
漢武帝末年,盜賊群起作案,大的團伙有上千人,小的團伙幾百人左右。
朝廷派使者穿著精緻有繡花的衣服,拿著兵符,帶兵追擊這些匪徒,斬落的匪徒人頭達到一萬多顆。
於是立了「沈命法」,法令內容說如果有多起盜竊案件發生,追捕卻不能一網打盡的,兩千石的官吏到下面的小官都要處以死刑。
之後小吏們都害怕,就算有盜賊,也不敢去抓,怕捉不到反而因此要連累地方官,地方官也不準其上報。於是盜賊越來越多,當官的互相包庇,以躲避法律。
到了光武帝當政期間,到處都發生盜賊作案,於是朝廷派使者到下面縣,讓盜賊自己互相檢舉揭發,只要是五個人殺了一個賊就可以免罪,小官有迴避故意放跑盜賊的,也不管,只管最後的結果。
那些管理的區域內有盜賊但不去抓捕的,都不認為抓賊是負累,只管最後抓到了多少,只有那些藏匿盜賊的才判罪,於是大家都來抓捕盜賊,盜賊們都慢慢解散了。
這兩件事都是治理盜賊的措施,但是漢武帝管得很嚴格所取得的效果,還不如光武帝寬鬆的治賊政策,其效果大家有目共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0: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