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個讓希特勒最迷戀的女人,終身未嫁、孤獨終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創:娛有理
  她的臉,被稱為人類進化的極限;

  她的作品,見證了好萊塢的黃金年代;

  她的愛情,似乎從未發生過;

  人們叫她好萊塢的女王,然而回顧她的人生,或許正如她在電影《瑞典女王》的結局那樣:目光似乎空洞卻又好像擁有一切,只給世人一個驚艷卻無法可解的傳奇。

  ——她,是葛麗泰·嘉寶。

  

  

  童年,躲在角落裡幻想

  1905年9月18日,葛麗泰·嘉寶出生在瑞典一個貧困家庭,父親是一名清潔工人,家裡經濟拮据,一家五口擠在一個寒磣的大房間里。三個孩子中數葛麗泰最頑皮,隱隱中,她希望人們把自己看做男孩,當她和同齡兒童一起遊戲時,她總是扮演「孩子王」的角色。但她更喜歡孑然獨處,常常躲到角落裡,把自己放逐到幻想的王國,沉迷其中。

  葛麗泰從小迷戀舞台劇,六七歲開始就經常站在劇院的後門,聆聽劇中人物的台詞,因為沒錢買票看戲。當偶爾能去看戲時,她就會用水彩代替油彩在臉上化妝。有時還穿上哥哥的短褲和襯衫,跑到附近的街巷,試試哪個小商販會受騙上當而把她當成男孩子。

  

  

  這種對戲劇的瘋狂迷戀,似乎已經在暗示數年以後一顆巨星的誕生。

  14歲時,父親去世后,她先進入一家理髮店當學徒,後來在一家百貨公司做售貨員。在試銷女帽的季節,嘉寶得到了一次當模特兒的機會。接著,公司投拍一部電影,她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個小角色——嘉寶的銀幕生涯從此開始了。

  

  ▲1925年的《悲情花街》]是嘉寶參演的最後一部歐洲電影

  好萊塢的不朽

  1923年,葛麗泰在導演斯蒂勒的影片《古斯塔柏林傳奇》中擔任了女主角,就在這個時候,她將原來的名字改為「嘉寶」。影片上映后,受到了廣泛好評。好萊塢米高梅公司的著名製片人梅耶,看過這部影片后十分興奮,欣然邀請導演斯蒂勒前往好萊塢發展,斯蒂勒思考片刻開口問道:「那嘉寶呢?」

  於是,嘉寶乘坐「瑞典女皇的大船」,乘風破浪,勢不可擋地駛進好萊塢!

  

  ▲電影《激流》

  嘉寶在好萊塢的第一部影片是《激流》,影片初映,就打破票房記錄。之後,嘉寶拍攝了一系列傳世經典影片,如《安娜·卡列尼娜》《大飯店》《瑞典女王》《茶花女》等,從無聲片到有聲片、從悲劇到喜劇片,都獲得了巨大成功。米高梅專門製作了「嘉寶說話了」、「嘉寶笑了」等巨幅廣告,其影響力可見一斑。嘉寶的演藝生涯達到了巔峰,她統治了好萊塢,俘虜了全世界。

  嘉寶在短短十幾年的職業生涯中共出演了28部長片——14部默片,14部有聲電影,有四部電影(《安娜·克里斯蒂》《羅曼史》《茶花女》《妮諾奇卡》)獲得奧斯卡提名,但最終都失之交臂。儘管如此,這絲毫無損嘉寶在全世界影迷中瑞典女皇般的地位。正如著名導演克拉倫斯·布朗所說:「她一次都沒得獎,可她永遠是銀幕上最不朽的女人。」

  

  

  ▲電影《安娜·卡列尼娜》

  1954年,奧斯卡評委會似乎想彌補他們的「過失」,為嘉寶設立了一個特別獎,以表彰她傑出的表演成就,但清高的嘉寶根本就沒有去領獎。

  時至今日我們只要看到她,就能立刻感覺到她那所謂「不朽的臉」——和好萊塢任何一張媚俗而甜美的臉都不一樣,有人說,嘉寶的美,會讓人產生一種宗教般的情懷,會讓人泯滅所有鄙俗的慾望。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說:「嘉寶的臉帶有優雅情愛的規則,她臉上的血肉給人一種毀滅性的感覺。」

  因為她那種美太驚心動魄,一個英國記者說:「她的臉是人類可以演進的終極。」

  

  

  然而,這麼誇張的讚美依然不夠,有人說:「在嘉寶面前,'美』這個詞第一次顯示了語義的寒傖。如果'真理』這個詞沒有被歷史糟蹋的話,嘉寶的美可以說是一種真理:免疫於時間和人間,隱喻了一種終結的秩序。」

  她是那個時代所有文藝青年的文藝女神——包括希特勒。當年希特勒非常迷戀她,喜歡看她主演的《茶花女》。但嘉寶說:「我要勸他休戰,不然我就把他殺了。」

  

  

  ▲電影《茶花女》

  請讓我一個人呆著

  嘉寶在1941年主演完《雙面女人》之後突然宣布息影,時年36歲。雖然她曾經表示還想扮演居里夫人、喬治·桑等形象,但終於沒有重返影壇。

  她在事業鼎盛且正當盛年之時就退出銀幕似乎永遠是一個令人難解的迷。

  嘉寶離開了好萊塢。

  她在紐約市區買了一套有七間房的公寓,大部分時間她都待在房子最裡面的一間小屋裡。上午十點,她穿著男式衣服,戴著墨鏡上街散步、購物;午休一小時后,再上街轉一圈,晚上的時光,則在電視機前度過。她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朋友,如果他們中間有誰向新聞界透露她的行蹤,她就立即終止同他的交往。隱居后的嘉寶向身邊的朋友鄭重聲明:「不要問我電影的事,尤其是我為什麼息影。」她從不提及自己的演藝生涯,彷彿她從沒有過這段經歷。

  

  ▲嘉寶的紐約公寓,嘉寶去世後由她的侄孫女 Gray Reisfield 繼承了這處房產。

  這個「哈姆雷特之後最憂鬱的斯堪的那維亞人」,似乎從出生起,就是迷戀孤獨的。

  她從小就害羞,即使在少女時代,她都說自己「從來不曾像其他女孩那樣真正年輕過」,在她和皇家戲劇學院的同學合影上,她常常站在最邊上,神情孤寂而滄桑。即使後來在好萊塢成名了,她也依然憂鬱,依然孤獨。

  她天生迷戀這種狀態,為了保持這種狀態,她在好萊塢的16年中,先後搬過11次家——以逃避女明星應該有的社交生活。

  她的後輩同胞英格麗·褒曼初到好萊塢的時候,想求見嘉寶,嘉寶從窗后看著她從車上下來,拉上窗帘,說:「告訴她我不在。」

  ——「請讓我一個人呆著。」是嘉寶在電影中的經典的台詞,也是她的終身寫照。

  

  

  ▲電影《瑞典女王》

  我將一個人終了此生

  嘉寶對於外界的拒絕,甚至包括了愛情。

  她一生都沒有結婚,緋聞也不多,當感情問題被提及時,嘉寶說:「愛情,當然,我曾想愛過,誰沒有戀愛過?結婚,我說過好幾次了,我不知道,我喜歡孤獨,我不喜歡總和人呆在一塊兒。」

  她15歲時就受到了第一次求婚,對方是一位建築商人。而在拒絕瑞典出版商拉斯薩克遜求婚的信上,她寫到:「我可能一輩子都是單身漢,我討厭老婆這個稱呼。」

  

  

  ▲電影《靈與肉》

  在拍《靈與肉》時,嘉寶遇上了好萊塢的「偉大情人」約翰·吉爾伯特,他們墜入愛河,但吉爾伯特的每次求婚皆以失敗告終。吉爾伯特後來和英娜·克萊爾結了婚,當這一新聞被帶給正在拍攝外景的嘉寶時,她冷冷地回答說:「但願他無比幸福。」

  她說:「假如說我愛過什麼人的話,那就是斯蒂勒。」——那個幫她實現夢想、給了她名字的、帶著她從瑞典來到好萊塢的導演。

  

  1928年,年僅45歲的斯蒂勒病逝,臨終時手裡握的是自己和嘉寶初抵紐約時拍的一張相片。——他也是嘉寶一生中最感念不忘的人。在嘉定息影后,當有人問她誰是她電影生涯中遇到的最好的導演時,嘉寶非常認真地想了想說:「斯蒂勒。」

  她在《瑞典女皇》中的那句著名台詞一語成讖——「我將一個人終了此生。」

  

  Lesbos島之旅

  然而,很多人認為,嘉寶終身不嫁的原因是因為她的同性戀傾向。

  為她寫自傳的作家曾經說過:「從理論上說嘉寶是雙性戀,但她基本上應該算是同性戀。」

  

  

  ▲《妮諾奇卡》是嘉寶在好萊塢奉獻的唯一喜劇,並讓全世界認識到了她的中性美

  據傳,瑪琳黛德麗、瓊克勞馥和露易絲布魯克斯都曾是她的同性情人,其中,她和聲名狼藉的女同性戀者梅塞德斯的關係一度為人津津樂道。

  

  梅塞德斯·德·阿考斯塔,她的情人還包括著名舞蹈家、現代舞創始人鄧肯,瑪琳黛德麗等

  梅塞德斯,女,身材瘦小,相貌普通,卻極富感染力和侵略性。憑藉洪水般的果敢和烈焰般的熱情,俘虜了一大眾美國上流社會的美女,讓全世界的男人既妒又恨。她煞費苦心安排安排了一次同嘉寶的會面,並利用自己非同常人的詼諧幽默和善解人意征服了嘉寶。後來梅塞德斯不無惆悵地回憶道:「我們握手的時候,她朝我微笑,我感覺認識她已經整整一生,不,我的所有前生里都有她。」

  善解人意的中間人很快告退,沉默片刻后,嘉寶說:「你的手鐲真漂亮!」梅塞德斯馬上把它從手腕上褪下來,遞給嘉寶:「我在柏林為你買的。」如此浪漫高明的調情,難怪連嘉寶都招架不住。

  

  梅塞德斯和嘉寶的故事就這樣揭開序幕。有一天,嘉寶非常莊重地通知梅塞德斯,她要去內華達山區的一個湖中島,「絕對單獨」地呆上六個星期,在那裡,她將與世隔絕。但是,兩個晚上后,梅塞德斯卧室的電話鈴響,克里斯蒂娜女皇撤退了:「我在回來路上,為你回來的。」

  梅塞德斯後來在書中瘋狂追憶一九三一年的那個夏天,「嘉寶為了我回來的那個夏天!」「整整六個星期,我們攀登內華達山,嘉寶在前,她的臉迎著和風麗日,秀髮飄揚,光著腳在岩石間跳躍,我默默仰視著她,覺得男神和女神在她身上已然合而為一。」每天,太陽初升,她們一起遠足,有時就躺在沙灘上,整整一天。最後,梅塞德斯非常曖昧地加了一句:「我們很早上床。」

  

  想在嘉寶的視線內存在兩年以上的時間是一種奢望。兩年之後,梅塞德斯被打入冷宮。 接下來三十年,梅塞德斯想盡一切辦法渴望能夠重回嘉寶身邊,重新點燃女王的熱情。但她所作的一切都無濟於事,嘉寶已經死死把門拴住。

  死後的梅塞德斯,沒有什麼遺產,但有一本聖經,聖經里有一張書籤,是嘉寶照片的鑲拼,是各個角度的嘉寶。她至死都為葛麗泰·嘉寶著魔。

  孤獨謝幕

  

  嘉寶最後的影像,四天後離世

  晚年的嘉寶對自己作了總結:「我荒廢了一生,現在要改變它已經晚了。我散步的目的是逃避現實。當獨自一人時,我常想到自己過去的一切,有好多值得深思的問題。總之,我對這輩子是不滿意的。」

  1990年4月15日,85歲的嘉寶因肺病死於紐約,死時孤獨一人。

  「或許我活在你的心中,是最好的地方,在那裡別人看不到我,沒有人能鄙視我們的愛情」這是《茶花女》的台詞,或許也是葛麗泰·嘉寶一生的輓歌。

  

  她的頭像被印在瑞典克朗上,成為瑞典人的驕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7: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