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梵高油畫《收割者》拍出2.12億 網友:他真的應該再活五百年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油畫世界

  近日,梵高的《收割者(摹米勒)》在佳士得倫敦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中,以24,245,000英鎊(約合人民幣2.12億元)落槌,成為全場第三高價。這個系列作品共有10件,3件在私人藏家手中,7件則收藏於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術館。

  梵高的受歡迎程度,或許可以用一組數字說明。1987年,《鳶尾花》以5390萬美元賣出,同年《向日葵》以3950萬美元賣出;1990年,《加歇特醫生肖像》以825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日本收藏家;1998年末,《沒鬍子的自畫像》,7150萬美元賣出;2014年,《雛菊與罌粟花》以含傭金約6180萬美金拍出,當時約合人民幣3.77億元。

  但是這位大藝術家,生前曾深陷精神疾病的困擾當中,生活窮困潦倒,日常花銷都要靠弟弟接濟。更離奇的是,據說他在世的時候只賣出去過一幅畫,值400法郎。

  

  《收割者》梵高 43.3 x 24.3 cm

  梵高的作品之所以大受歡迎,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存於博物館之中,市場流通的十分稀少,另外也大概因為他的每一幅畫中都可以找得到故事。

  在這幅《收割者》畫面中,無論是清晰可見的筆觸、還是黃、藍對比色之間的鮮艷奪目,都反映了印象派畫家梵高內心的情感。作品中就連主人公在金黃稻田中的影子,也是用綠色來表現,看起來十分陽光、跳躍。印象派最初是藝術家們表現光線跳動的真實景象。對於梵高來說,印象派不僅僅停留在一筆筆的景象描摹,更多地表現了一個繪畫的狂熱愛好者,希望得到更多的愛戴和認可的心情。

  這件作品是梵高在聖雷米療養院接受治療時所作。梵高曾兩次進入聖雷米進行,第一次因為失去繪畫圈的摯友高更而割下自己的耳朵;《收割者》這幅作品就是創作於第二次進入聖雷米治療期間,這時的梵高已陷入對精神病的恐懼和對前途的迷茫中。他每隔幾個月發一次病,但事後卻非常清醒,並且經常到戶外作畫。令人驚嘆的是,梵高在這樣的情形下並沒有頹廢,開始以火一般的熱情繼續畫畫。

  相對於他在印象派繪畫早期的作品,《收割者》是平穩而安靜的,他在這幅畫面中只留給了我們一個背影、一個勤懇耕作的背影。創作於他離世的前一年,這也放佛是一種潛意識的告別。

  

  聖雷米療養院

  梵高的一生短暫、潦倒、而又驚心動魄。在聖雷米接受治療期間,梵高喜歡臨摹一些自己喜歡的藝術家,這幅作品就出自於米勒。對於米勒,梵高並不陌生,早在1880年他給弟弟提奧的信中就提及繪製了米勒的習作,而且梵高早期的作品也傾向於現實主義,從那幅著名的《吃土豆的人》似乎也可以看到他受到米勒的影響。

  最終於1890年7月27日,梵高在一處麥地里開槍自殺,結束了自己鬱郁不得志的一生。他留給世人的,是超過850幅油畫和約300件紙上作品。然而十分諷刺的是,生前賣畫艱難,離世后卻聲名大噪,他的畫作在拍賣會上屢創天價。作為以收藏梵高作品為主的的博物館,梵高博物館收藏有梵高黃金時期珍貴畫作200幅、素描作品幾百件,以及梵高几乎全部的書信。

  「如果我的畫賣不動,我也沒有任何辦法。但那一天終將到來。人們會認識到這些畫要比顏料和我們花在上面的,我困頓的生計,更有價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4: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