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感受一下核武器毀滅地球的恐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泡司令

  二戰後期,曠日持久的戰爭和無可估量的損失使得參戰國家盡皆疲憊不堪。為了儘快擊敗對方,戰爭雙方都在大力開發終極炮彈——核武器。

  儘管核武器提前終結了戰爭,但是在目睹了原子彈的威力之後,就連愛因斯坦都表示後悔發明了質能方程(著名的E=MC²)。

  

  的確,原子武器加速了二戰的結束,也為人類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冷戰期間,作為大國爭霸和小國自保的利器,核彈不斷被開發,而一次次撼天動地的核試驗也不斷向全人類展示了核武器毀滅地球的恐怖潛力。

  Ivy Mike

  

  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7年之後,1952年11月1日,美國成功試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熱核武器——氫彈。

  

  實驗代號Ivy Mike,於太平洋海域進行,其能量釋放當量為1040萬噸TNT,威力比當時常規核武器強大一千倍。

  

  氫彈狂熱支持者,物理學家Edwerd Teller 在8000公裡外的加州伯克利,都能檢測到爆炸所產生的地表震蕩波。

  Castle Barvo

  

  美國首次固態燃料氫彈實驗,代號Castle Barvo,於1954年3月1日在比基尼環礁馬歇爾群島引爆。

  

  Castle Barvo是美國史上威力最大的核彈。能量釋放為1500萬噸級TNT,遠超預計的480萬噸級。始料不及的風向轉換更是造成了該地區大規模的放射性污染,給當地居民造成了嚴重危害。

  

  受此事件影響,1957年小說on the beach描繪了核戰之後,地球在核污染中一片荒蕪的場景。

  Castle Romeo

  

  然而僅僅一個月之後, 1954年3月27號,美國在比基尼環礁試爆第一枚TX-17熱核武器Castle Romeo.

  

  這一軍用固態燃料核聚變彈,威力再一次大超預計。1100萬噸的能量釋放當量,使它成為美國史上威力第三大的核彈。

  

  Castle Romeo還是第一枚在駁船上引爆的核彈,如果在陸地引爆,Romeo恐怕會摧毀周圍幾個島嶼。

  Castle Yankee

  

  同年5月5日,Castle Yankee也在比基尼環礁引爆,濃縮鋰燃料和天然鈾的使用,使爆炸當量高達1350萬噸TNT,大超預計。

  123號試驗

  

  1961,前蘇聯進行了其最大規模的核試驗。

  

  1961年10月23號,前蘇聯在西北極新地島地區進行123號核試驗,引爆能量當量1250萬噸的核彈。

  

  新地島位於巴倫支海與喀拉海間,面積約83000平方公里,前蘇聯在此進行了許多熱核試驗。

  沙皇炸彈

  

  1961年10月13日試爆的Tsar Bomba,是人類炸彈史上,體積、重量、威力之最。爆炸當量5000萬噸,是廣島長崎兩次核爆總和的1350多倍。

  

  核彈體型之大不得不用特製的TU-95 V型轟炸機運載,並且使用降落傘減速投放,避免泄漏及防止觀測機被爆炸催毀。

  

  爆炸威力之大,連800多公里之外的玻璃窗都被衝擊波震毀,1000公里之外都能看到爆炸產生的火球。

  147號試驗

  

  1962年8月15日,另一枚前蘇聯大力核彈於新地島試爆,釋放了2110萬噸的爆炸當量。

  

  核彈於海拔3600米處引爆,此高度約為芝加哥希爾斯大廈的7倍。

  173號、174號試驗

  

  1962年11月25、27號,兩枚氫彈於新地島海拔4000米處分別引爆,釋放出1910萬噸、2000萬噸爆炸當量。

  

  

  數周之後,美國發現前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離佛羅里達海岸僅146公里,引發了美蘇雙方武裝對持13日的古巴導彈危機。最後赫魯曉夫以美國不再入侵古巴為條件,撤除導彈,避免了這場一觸即發的核彈危機。

  219號試驗

  

  史上第二大核彈也是出自前蘇聯之手。1962年平安夜,代號219,由洲際彈道導彈運載。

  

  這場熱核聚變釋放出2420萬噸能量當量,方圓20千米里內寸草不生。

  

  這是前蘇聯最後一批大氣層核試驗之一。

  

  一年之後,1963年8月5號,蘇美英簽署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試驗。該條約旨在叫停各國軍備競賽,防止放射性沉降物在大氣中的急劇增加,但該條約沒有禁止地下核試驗。

  

  太空核試驗

  

  水下核試驗

  

  地面核試驗

  

  地下核試驗

  直到1986年9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全面禁核試條約》,至此,全人類已在2000多場試驗中引爆了2475枚核彈,其中1054場出自美國人之手。

  印度、巴基斯坦、朝鮮三國至今仍拒絕加入該條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9: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