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媽媽關在屋裡,再打開門時孩子沒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寶媽微課堂

  天天(假名)是一個再婚家庭的孩子,天天四歲的時候親媽因車禍不幸逝世。一年當前,也就是天天五歲時,父親經人介紹認識了現在的繼母劉女士。劉女士因為不能生育,對天天視如己出。現在天天已經六歲了,是一個聰明可愛而且開朗的孩子。

  但是就在前兩天一個中午,天天從外面哭著回家。緣由是劉小姐方才給他買的一盒巧克力被小朋友搶走了。對此事劉女士怒不可遏,她痛罵:連自己的東西都看不好,以後如何支撐門戶。罵完之後又將天天反鎖在自己的房間,任天天怎麼哭喊都不給他開門。

  

  而劉女士則到自己的房間午睡去了,她正睡午覺的時候牌友打電話說三缺一,讓她打會兒撲克牌去,放下電話她就打牌去了。一打就是半天,這半天工夫竟然將天天的事忘的一乾二淨。

  做晚餐時分,她回到家中才突然想起被她反鎖在家中的天天。她立馬打開房門,但是一切都晚了。天天沒了……

  后經證明:天天因為哭的工夫太長形成大腦嚴重缺氧,最後沒了。

  

  天天沒了之後,鄰居說甚麼的都有:

  李先生:劉女士平常對天天仍是不錯的,此次或許是個失誤。但這不能否認她確確實實是一個好后媽。

  關小姐:究竟不是親生的,親生的怎樣會將孩子鎖在屋裡漠不關心呢?想一想都心痛,硬別說讓孩子哭死了,這麼熱的天,大人還受不了呢!

  劉女士在天天受了委屈之後的教育方式實在是太極端了。原本或許是想讓孩子變得更強大,卻因而害了孩子。每一個爸爸媽媽最擔憂的就是孩子在外面受冤枉,正因為如此,在孩子受冤枉時就更該明智的面對,教會孩子怎樣面對這樣的事情。

  參考倡議

  

  問清事實真相

  孩子受了委屈,父母要及時了解孩子受委屈的真實情況,針對不同的狀況,運用不同的辦法引導,告知孩子準確的處理辦法。假如孩子所受的委屈是因為誤解,父母就可以告知孩子人與人來往的過程當中發生誤解很正常,不用放在心上,假如孩子真的被其他同學欺侮了,就要告知孩子:能忍則忍,不能忍則就要學會說不或制止對方的舉動。

  諦聽孩子訴說

  有時孩子受了委屈,最需求一個地方釋放委屈情緒,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傾吐工具。父母聽孩子說一說,在表現出信賴撐持的立場,而且依據孩子的訴說實時的加以指點,孩子很快就將委屈給忘了,而假如父母一聽孩子受了委屈就責備他,反而讓孩子愈加委屈。

  

  培育孩子成熟的心思

  假如孩子有一點小委屈就受不了,那末很難變得成熟。孩子受冤枉實在也恰是父母的好時機,母應該告訴孩子受委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不要總是耿耿於懷。孩子在父母的教導下能夠把這些看淡了,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應對得更從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7: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