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既有因果, 那為何很多作惡之人不見有惡報 ?

[複製鏈接]

290

主題

548

帖子

220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PZ 發表於 2017-1-17 06: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既有因果, 那為何很多作惡之人不見有惡報 ?
 
既然惡有惡報,為何有不少壞人,甚至無惡不做的人,仍然陞官發財,輝煌騰達,事事如意,令人羨慕?   由於因果通於三世,因此不管什麼人,今世做大官丶賺大錢丶享大名,當然是由於往世做了大善行,如今正在享受福報所致。這時他不修善而為非作歹,可能的結果有四種:

一丶若善惡不能互相抵銷,他當然可以繼續享受他應享的福報,繼續陞官到他所應得的職位 為止,或繼續賺大錢,如他所應得的。直到福報享盡時,才會開始遭受為惡所應得的惡報。這個時間或許在幾年丶幾十年後,或許到死為止,或許未來世仍繼續享受他未享完的福報。

二丶若其福報因作惡而發生轉變,但因往世所做的善行非常大,應享的福報期間非常長久,目前雖然作惡應受惡報,但比起福報的力量仍差很多。既使作惡轉變了一部分福報,但還有很多剩餘的福報,讓他一直到死也享受不完。如此一來,這一生中,他永遠過著好日子,當然看不出為惡所應得的下場。

三丶不斷作惡的結果,使原本很大的福報,減為比較輕的福報,但因表面上看來仍在享受
福報,過著好日子,遂使人誤以為作壞事不會有惡報

四丶應享的福報即將享受完畢,做壞事到某個程度,累積得夠多了,於是惡報的機緣成熟,福報結束,開始嘗到為惡的苦果,過著凄慘的日子,甚至得到惡疾丶遭橫禍而死,
後悔莫及 。
  
由上可知: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為非作歹,卻仍舊能步步高升丶錢財滾滾丶得意非常,都
是屬於前面第一丶二丶三的情形,  這就好比你家附近搬來一位陌生的新鄰居,他並沒有從事任何正當或不正當的丶可以賺錢的行業,可是卻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錢財之多總是花不完,令人其名其妙。但是當您獲知他未搬來以前,在銀行有一筆鉅大無比的存款,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但如有一天,你這位鄰居參加民間儲蓄會,把會款標走後就賴帳不按期交會款,被告到
法院,法官當然判決他敗訴,必須還款。但絕不會判決沒收他的全部銀行存款,因為這樣
做不僅有失公正,而且荒唐可笑。同理,一個正在享受大福報的人,若是作惡,頂多只是
轉變掉一部分的福報,絕不會將其巨大的福報一筆勾消,剝奪他應享的權利,因為因果律
是極其公平的。 像這種由於正在享受福報,以致於他雖然作了大惡業也沒看到他受惡報
的事,在佛經里有一個最好的例子。

雜譬喻經說:佛在世時,有一位國王叫阿闍世王。某日,一位以殺生業的屠夫前往見國王,並請王答應他一個請求,王問他有何願望,他說:「國王您每遇節日需要屠殺畜生時,請全部賜給我包辨。」王說:「殺生的事,很少人樂意替別人做,為什麼你卻那麼喜歡?」 屠夫答以:「我往世曾做貧窮人,幸好靠殺羊得以度日,又因殺羊之故,死後生到四天王天,享受天福。天上壽盡,又出生為人,還是從事殺羊的職業,死後又生天上。就這樣六世出生為人,都從事屠羊的工作,使我每次死後都生到天上,享受天上無量的快樂,前後往返天上人間已有六回,屠羊既然有這麼大的好處,因此向國王提出請求。」
 
王問:「就算真如你所說的,但你怎麼知道的呢?」屠夫答:「因為我具有能知宿命的能力,可以知道往世的事。」王不相信,認為他說謊,因為像屠夫這麼下賤而毫無修行的人,怎麼有能力知道宿命?國王疑惑不解,便去向佛請教。

佛答:「屠夫所說全都真實,並非說謊。他往世曾遇到一位辟支佛,那時很歡喜丶很恭敬丶很專心的瞻仰辟支佛莊嚴的容貌,善心隨生,由於這一功德,使他得以六回生天享福,出生為人又能知宿命。因為敬佛的功德,造作於前,福報先成熟,才能六次往返天上人間;殺生的罪業應受惡報,但機緣尚未成熟,所以不見他受報。等此生命終,福報享盡,他將墮地獄接受屠羊的罪報。地獄的罪報受完,接著無數次出生為羊,一一償還命債。  

這位屠夫,知宿命的能力很淺,只知過去世六世殺羊生天的事,再早些的第七世的事,他便無法得知,於是誤認為屠羊是使他生天享福的原因。」阿闍世王至此恍然大悟。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沙發
拎不清 發表於 2017-1-21 01:00 | 只看該作者
因果之說是來自人們喜愛問「為什麼」,也就是尋找因。但人找的因常常是錯的。例如看到弦震動就找因,利用能量守恆而得出波動方程。得出外力作用的因。但是這樣的方程是錯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3
sumw 發表於 2017-6-29 03:28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7-1-21 01:00
因果之說是來自人們喜愛問「為什麼」,也就是尋找因。但人找的因常常是錯的。例如看到弦震動就找因,利用能 ...

都不是常常來露面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3

主題

989

帖子

203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37
4
飛龍之雲 發表於 2017-6-30 06:57 | 只看該作者
還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23: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