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3000名烏克蘭航空專家將移民中國?這是真的嗎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7-6-28 0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06-27 08:01:27 來源: 俠客島

  

  【環球時報記者 范凌志】一則「3000名烏克蘭航發技術人員攜帶家屬移民重慶」的消息近日在網上流傳。26日,《環球時報》記者就此事致電烏克蘭駐華大使館求證。使館新聞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則消息並不屬實。

  該傳言稱,重慶市出資30億元人民幣,與烏克蘭馬達西奇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天驕航空集團,將有近3000名烏克蘭技術人員攜帶家屬移民重慶,整個搬遷安家費用預計17億元人民幣。「我們沒有聽說這則消息」,上述烏克蘭駐華大使館工作人員說,該消息並非來自大使館,具體來源並不清楚。

  《環球時報》查詢發現,傳言的最初「藍本」應該源於5月15日的一則消息。當天,來華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在臉書上發文說,中國天驕航空和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計劃在重慶建設一個生產基地。此外,烏克蘭駐華使館曾發布消息說,烏克蘭駐華大使焦明先生於6月2日訪問重慶,與重慶市領導會談並訪問天驕航空重慶產業基地(簡稱重慶基地)。

  《環球時報》記者看到,在這兩則與網路傳言有關的消息中,都並未提到「3000名技術人員移民」的內容。

  文/獨孤九段、格格

  果然,事兒越大,新聞越短。

  26日,一則《近3000名烏克蘭航發技術人員攜帶家屬移民重慶》的消息引起了島上的注意。如果屬實,那將是超級激動人心的大新聞。對中國的航空事業發展,尤其是航空發動機的關鍵技術突破有著重要的意義。

  所以,島叔抱著激動的心,仔細查詢了重慶官方信息渠道,不過都只得到兩條一句話新聞:

  「6月2日,副市長劉桂平會見了烏克蘭駐華大使焦明一行。」

  「6月21日,副市長劉桂平會見了烏克蘭外交部領事司司長波戈列爾采夫一行。」

  一個月里,烏克蘭重要客人兩次到訪重慶,肯定不只為聯絡感情。

  事實

  重慶政府網的新聞簡短,但烏克蘭大使館的新聞可不簡短。

  島叔翻閱了烏克蘭駐華大使館的新聞頁。6月2日的那次會見,烏克蘭大使館的新聞是這樣寫的:

  6月2日,烏克蘭駐華大使焦明先生訪問重慶,與重慶市領導會談並訪問了天驕航空重慶產業基地。焦明大使介紹了兩國間合作往來的基本情況,特別說明了兩國高層領導對中烏合作航空發動機項目的高度重視,希望重慶市繼續大力支持,使天驕項目成為中烏合作的典範。

  

  這裡提到了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天驕航空重慶產業基地。這個基地得到了中烏兩國高層領導的高度重視,是兩國合作的典範,這個基地重要的生產項目就是「航空發動機」!

  如果記得上次島上寫的有關C919的新聞的話,應該還記得當時不少人為中國的大飛機沒有裝上「中國芯」而遺憾,但實際上,中烏合作生產航空發動機的項目早就已經開始了。也就是一年多前,重慶的天驕航空產業基地舉行奠基儀式,烏克蘭駐華大使焦明大使到重慶參加儀式。時隔一年,進展神速。

  用焦明大使的話來說,「進展速度遠遠超出了想象。」

  如果我們把時間再提前到5月15日,在烏克蘭大使館的官網上還有一條新聞,跟「天驕航空」有關。當時是來華參加「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的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兼經濟發展和貿易部部長庫比夫先生,率團參觀了天驕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這次到訪的一個重要目的,還是中烏聯合生產航空發動機。而這個龐大的兩國間項目,將由中國的天驕航空與烏克蘭的馬達西奇公司合作執行,就落地在重慶的航空產業基地。

  公司

  如果了解國際航空產業,馬達西奇公司赫赫有名,主要為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供給動力系統,被稱為「蘇聯航空工業的心臟」,有人說,它是前蘇聯航空發動機的「沙皇」。

  

  馬達西奇公司成立於1907年。早在蘇聯時代,馬達西奇公司研製的發動機產品就遠銷90多個國家和地區。蘇聯解體后,烏克蘭繼承了很多蘇聯重工業技術。烏克蘭是世界上最早開展飛機研製的國家之一,也是當今世界為數不多的具備自主設計製造飛機和發動機的國家之一,國內從事航空裝備設計、研製和生產的企業就達70餘家。而這其中,馬達西奇公司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航空發動機生產製造商之一。

  在歐美等國限制對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出口的背景下,中烏兩國的這個項目,無疑將為中國的航空發動機生產帶來趕超歐美的機會。

  除了加速建設的重慶航空產業基地,中烏兩家公司的合作也在加速進行。

  2015年10月22日,北京天驕航空產業投資公司就在重慶低調成立了一家獨資子公司——重慶天驕航空動力公司。註冊資本為1億元,營業範圍為「研發、設計、維修保障、展示銷售航空發動機,對航空發動機進行檢測。」

  2016年珠海航展上,馬達西奇公司授權在中國生產公司旗下多款航空發動機,其中包括D-136、MS-500V和TV3-117VMA-SBM1V直升機用渦軸發動機,AI-450S通用航空飛機發動機,D436-148FM和D-18T高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D-27對轉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以及AI-222系列軍用噴氣發動機。

  通航產業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萬億級市場。根據重慶航空產業基地的規劃,到2020年,重慶將基本建成國內集通用航空器研發與製造、飛行作業、教育培訓、運行保障等於一體的航空產業集群高地。目前,各方資本都已開始密集布局。這其中,中烏兩國聯合生產航空發動機項目是最具戰略意義的,以後重慶也將成為中國大飛機的心臟製造中心。

  人才

  廠子辦起來了,人才怎麼辦?

  這得回到開頭提到的另一個新聞:「6月21日,副市長劉桂平會見了烏克蘭外交部領事司司長波戈列爾采夫一行。」

  

  在烏克蘭駐華使館的臉書上,透露了這次會見的目的:中烏外交部門正在協商移民簽證問題,討論簡化簽證程序問題。

  

  另據烏克蘭外交部領事服務司官方臉書透露:到2020年,中烏雙方航空合作將引入大量烏克蘭方面的專業人才。烏克蘭已經與中國外交部討論了移民簽證、延長簽證和領事保護等問題,進一步放寬兩國之間公民簽證的發放程序,尤其是在重慶。我們也可以大膽設想,如果雙方航空產業合作進一步深入,在重慶設立烏克蘭領事館也不是不可能。

  這可能就是網上盛傳的近3000名烏克蘭航空技術人員移民重慶的消息來源。

  

  細心的島妹還是去找了俄文網站,據「國際文傳電訊社」轉引烏克蘭《基輔晚報》的消息,近日,烏克蘭外交部領事司司長波戈列爾采夫會見了重慶政府官員,討論了領事合作等問題。波戈列爾采夫還會見了重慶兩江新區開發投資集團的領導和北京天驕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杜濤。會談中,天驕公司提出要與馬達西奇公司合作組建航空發動機組裝廠。根據雙方磋商的內容,到2020年,工廠計劃從烏克蘭雇傭約2000名專家。

  據資料顯示,馬達西奇公司目前有22000名員工,假如天驕航空引進2000名烏克蘭專家,這將意味著中烏的這個項目將會把馬達西奇公司的核心技術骨幹一網打盡。但是不是像有些外媒說的「中國掏空馬達西奇公司家底」呢?事實上,烏克蘭在過去兩三年間已經有1萬多名IT專家移民到歐美,而且在目前烏克蘭經濟困頓的壓力下,企業生產困難,中國引入人才和合作辦廠就是對烏克蘭的有力支持。如果烏克蘭能正確運用中國的合作資金,再啟自己的工業現代化並不是不可能。

  所以,無論這2000多名航空專家是技術交流還是移民落戶,中國無疑正在密集發力航空發動機製造業。2016年8月,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成立,當時習近平還特意做了重要指示,期許為建設航空強國的重大舉措。合作辦廠加上自主研發,中國的大飛機用上中國製造的發動機,應該指日可待了。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8: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