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科學家也信偽科學?我懷疑自己遇到假科學家了

[複製鏈接]

89

主題

100

帖子

86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阿里呀 發表於 2017-6-13 15: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6月10日,中科院院士、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主講的《用身體觀察真氣和氣脈》在北京中醫藥大學開講。此前,這場講座的海報在網路上曝光后,引起一片嘩然,在某網路問答平台上引發了「真偽科學之爭」。



                                  中科院院士朱清時(資料圖片)

「真氣」是真的嗎?

看到朱清時院士在講「用身體觀察真氣和氣脈」,不禁讓我想起了秦始皇求不死葯的故事來。
始皇帝統一六國尚不滿足,想永遠活著,於是一群方士來騙他,說海外仙島有「真人」,長生不死,於是始皇帝就連他自己壟斷的「朕」這個稱呼都不要了,自稱「真人」。可惜,貴為始皇帝,花了大量金錢,除了收穫一堆騙子之外,啥也沒有撈到,死後還被趙高給玩弄了,弄得大秦帝國二世而亡。平心而論,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真人」這個稱呼,它代表古人對生命的終極思考,認為我們塵世的生活夠不上高大上,從而否定「普通人生」,追求像神仙一樣的「呼吸精氣,壽比天地,無有終時」的生活。這簡直就是古代版的「詩和遠方」。
同樣,「真氣」,也是通過否定普通之氣(古人把人的活動認為由氣主導,比如邪氣入侵導致疾病),修鍊真氣,以期成為真人。正如朱清時院士認為,某位法師已經可以辟穀,僅僅依靠少量藥石活著。所以朱清時院士也致力於修鍊真氣,用自己的身體觀察真氣的運行,並且「發現」真氣是「大量神經元的湧現現象,是神經元運行時的隊列」,而且「真氣使人體保持有序,抗拒腐爛,必須擺脫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限制。」聽起來朱清時院士已經找到了始皇帝夢想的成為「真人」之路。
然而,有心理學研究者指出,所謂「氣功」修鍊「真氣」,來自兩種感覺,一是人體的內感,即來自肌肉組織、內臟和半規管(耳內平衡器官),這些感覺平時我們不會注意到,只有靜坐時才能感覺到;二是心理上的幻覺,類似入睡前的狀態之下產生的自由聯想。練習氣功,就是在屏蔽外部刺激的條件下,集中想象「真氣遊走經脈」之類的,從而放縱這類幻覺。
也就是說,實際上「真氣」云云,只是大腦的一種自我欺騙,就像平時我們記下來的那些夢境一樣,感覺上真實無比,可以上天入地東奔西走,實際上只是發生在大腦里的幻覺。
然而朱清時院士作為卓有成就的科學家,為什麼會被小小的伎倆所欺騙呢?

科學要求質疑

朱清時院士畢竟是一位單純的科學家,他在實驗室工作的時候,所面臨的是由實驗條件限定的「客觀世界」,去發現他所致力研究的客觀規律就好了。也就是在科學研究里,他面臨的是一個「真實」世界,所處理問題的基本前提是經過檢驗的。(當然也少不了像小保方晴子這樣的偽造數據的騙子存在。)他可能沒有想到,在我們的文化中,存在大量尚未經過檢驗的概念甚至迷信,有許多並不屬於科學研究的範疇,它們的真實性是非常值得懷疑的。
朱清時院士希望親身實驗,用身體進行「測量」,這是他作為科學家的工作思路——對不對,親自做個實驗不就好了嗎?可是,這是對科學思想的極大誤解。
在很多人看來,科學思想是「還原論」的,也就是分成許多學科,分成各個部件去研究,最後研究到原子分子。即使很多科學家也這麼認為,所以他們覺得只要關心自己學科的進展就好了。但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史蒂文·溫伯格在《仰望蒼穹:科學反擊文化敵手》一書中指出,「還原論」並不是科學的全部,科學從一開始就是致力於理解整個世界的,科學思想要求對整個世界做出自洽的解釋,每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都讓我們對整個世界,包括我們自身的存在做出思考和重新定位。
所以在科學發展過程當中,被科學新發現所該做的不僅僅是科學體系本身,更是我們對於整個宇宙和我們自己的理解。比如現代天文學、宇宙學的研究發現,在宇宙存在之初只有物質粒子,然後形成了恆星,燃燒出各種重元素,才產生了地球和形成我們身體的各種物質。天文學和進化生物學的發現,已經否定了各種超自然「真人」存在的可能性,物質基礎的要求不允許存在「超越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辟穀」(不吃飯就能活著)。
科學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在質疑古老的超自然神話解釋,從而要求用自然因素和規律來解釋這個世界。古希臘哲學家們更指出,我們個人的感覺是靠不住,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中可能存在各種各樣的錯誤,所以我們要求我們的思想內容和思想方法進行全方位的重新審視,用邏輯來尋找感覺背後的真實。
朱清時院士輕信了所謂「禪定」「真氣」,大概是因為他作為科學家,以前遇到的科學同行都是「講規矩」的,不會把毫無根據的理論和實驗結果發表出來。他可能沒有想過,在科學研究範圍之外,還有很多毫無根據的源自古代的思想甚至是迷信。

普及科學精神任重道遠

科學體系是一個糾錯體系,要糾錯就要從質疑開始。然而我們看到,就連朱清時院士這樣的大科學家,在面臨新問題的時候,也因為放棄了質疑精神而跌倒在迷信的大坑裡了。看來,用科學思想去檢驗一切「不科學」的事物,不斷拓展科學研究的邊界,解開未知之謎,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普及科學,不僅僅是普及已經取得的具體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普及科學思想、科學精神,讓我們都學會問一句「這是真的嗎?」而不是因為對方的身份地位、高人面目就貿然輕信。









來源:新京報

0

主題

292

帖子

1485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5
沙發
cantaoli 發表於 2017-6-26 21:53 | 只看該作者
你有什麼資格徹限?科學有限制嗎?白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