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豬都能飛起來的當下,你可能就是一隻秤砣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導語:剁手黨掌門人說只要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但他不會告訴你全中國能飛得起來的就是那數得清的幾頭豬。】
最近人民日報接連兩篇文章談中國的階層固化問題,文章指出,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國實現了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針對社會如此穩定,是否會導致階層固化的問題,文章作了進一步闡釋。社會和諧穩定與階層固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社會和諧穩定是指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秩序井然、各類事務處理公正有效的社會狀態。階層固化則是指人們的社會經濟地位很難發生變動,只有社會流動性低,才表明存在階層固化問題。可見,社會和諧穩定並不意味著階層固化,只要保持著健康有序的流動性,社會穩定就不會導致階層固化。
儘管文章確實是中文寫就,本來讀書不多的胡秋林更覺得自己無知得緊,通篇的看不懂。惶惶然想用新華字典的APP解惑,卻無奈人家只給每天查兩字,其他要收費。老胡對此表示不解,一個爛大街的APP為何任性得完全不知道現在還有個叫網際網路的小婊砸?
好容易大概搞清楚了文中社會穩定與階層固化的關係。那就是只要穩定,階層固化就是個偽命題般的不存在。
好吧,胡秋林認為,拋開是否穩定先不談,階層固化肯定是不存在的。中國在改革開放前二十年,階層流動性是非常高的,有人開玩笑說改革開放前十年,發財靠膽子;第二個十年開始,發財靠路子,階層流動性開始降低,再過十年,發財靠老子,那就是社會流動性降到最低了。
可在最近這些年裡,你看人們向上流動得可能不多,但向下流動得很普遍呀?再者同層之間的流動,不也是更頻繁嗎?同樣是流,下流也是流。
昨天在地里刨土,今天可以在工地搬磚;今天在自留地里挖山藥,明天在小煤窯挖煤;今天的電子廠的小保安,明天很可能就是城管局的臨時工。我們哪裡固化了?
你不能說農民變成農民工就不是流動吧?農民丟下鋤頭拿起灰桶正是國家產業升級的良好表現。每年春運大潮中以農民工為主力軍的一票難求就足以說明,咱這個社會流動性可強可強了。只是,窮人放個屁,氣都是蔫的。
除了要辦暫住證;除了醫、社保本地不同步;除了少數城市住房限購;除了你家孩子沒有本地學籍,其他都不是問題。建國也才68年,請多給點耐心,石頭不是一天就摸得上岸的。
一提到階層固化就會有人拿教育說話。在這裡胡秋林不得不義正言辭地說一句,高考那麼公平,每年海量的考生自己不努力怎麼填滿教育市場?考不上985你可以考211啊?考不上211可以考非全日制專科啊!考不上專科還有山東藍翔向您招手呢。
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就是搬個磚嗎?考到羅馬就不能搬了?別一看到美國常春藤名校里一堆堆的官/富二代的中國孩子,就抱怨精子比腦子厲害。老胡告訴你,基因懂嗎?投胎自古就是個技術活。別說精子,很多人在單細胞狀態的時候已經輸了。腦子再厲害,也沒有老子厲害。你們格局這麼低,怎麼能看到人家的頂層設計?
不能因為你們錄取分數線比北上廣高就去組團去給北上廣人民添堵,北上廣的孩子更要需要有愛的空間不是嗎?只要咱人人都能奉獻一點愛,北上廣就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再說,大家都拼的是能力,別人能「牛津大學全額獎學金」,別人能「除了能力之外的資本等於零」,你們為什麼不能?
一提到階層固化也會有人拿就業說話。可你們不知道嗎?我們自古以來的社會結構就是這樣,子承父業就是優良傳統。古時候習武還傳男不傳女來!西海龍王的太子給唐僧騎了一路你們不心寒?老鼠的兒子不去打洞難道去演米奇?儘管世風日下,有可能一窩不如一窩,但好歹是正根血脈。閣下想要改變這個現狀,請先準備幾千萬條人命來換。
況且,我們就業的大門一直是向全社會敞開的,社會分工本就不同,都當老爺了誰去開挖掘機?個個都是主人翁了誰來當僕人?只不明白為什麼每年都有那麼多人都來考公務員,烏泱烏泱的真討厭。
當然,我們有的是辦法阻擋這股惡流,比如公開承認世界史碩士並不是歷史學專業。
你不能說現實中因病返貧、因房返貧就是不流動吧?低保又不是去給你解決治療、購房的,並且這個問題,國家已經給出了解決方法。不是已經開放計劃二胎了嗎?生得出來要生,生不出來想方設法也要生。
雖然我們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但我們還有那麼多第三世界國家要援助;雖然穀倉里尚有陳年舊米,但東家的餘糧為啥一定是給你準備的啊?
明白了嗎?養老得靠自己,買房得靠自己,醫療得靠自己,教育你也得靠自己。
階層並不固化的例子太多了,比如唐駿先生告訴我們成功是可以複製的文憑一樣也能複製,比如王寶強先生告訴我們一個俗家弟子可以憑自己的努力,既使綠滿神州后也能重新崛起。再比如那些戴著頭套領取巨額彩票獎金的匿名者……儘管出於安全每期都帶套,行頭都差不多,但是你不能說都是一個人領走了吧?
有人說階層固化最受影響的是那些中產者。當下的情形使中產階級成為最具身份焦慮、不安全感最重的一群人,這些人往往需要通過消費主義的標籤來維持內心的自信和自尊。
在某些特定的時間段,中產與底層之間的流動一直都比較順暢。通過幾十年個人奮鬥,從底層成功翻牆成為中產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很容易得出「個人奮鬥能改變階層」的結論,並把這個結論灌輸給下一代。等到下一代想在中產的基礎上繼續往上爬時,才發現再上面的遊戲規則和父親當年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他們和他們的後代都會有經常性的焦慮,毛髮漸少如胡秋林。
可能真的多慮了,焦慮太多會發展成為器質性病變。在去除這群所謂中產的房產、脆弱的的社保與醫保、毫無抗風險能力的投資等綜合資產後,你就會發現,弱不禁風的你們,就別妄稱中產了。當下的中國哪有中產,只有難產。你們忘了咱們是由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對於那些叫囂中國社會由中產構成的人,老胡掐指一算,恩,他們五行缺心眼。
所以,沒有穩定社會的階層流動是不健康的階層流動。不穩定你瞎流動就是對現實的不滿,就是反社會行為的前兆,必須給予扼制。扼制到你幸福為止。
習慣了雞湯的中產和無產經常愛拿首富們說事兒,誰讓他們是國民爸爸呢?人家縱橫捭闔,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不時發出驚人的論調供大家膜拜。既然無糧可吃,何不食肉糜?王健林給你們訂的小目標從來都是一個億以上。儼然成功人士的標桿,吃土群眾的爸爸。可是,吃土的管誰叫爸爸都是吃土的命。
相比之下,另一個爸爸馬雲要低調些,但擅煮雞湯的他一樣掩蓋不住濃濃的大師氣息。也難怪各種直/傳銷已經把馬雲的講座奉為洗腦寶典。這位剁手黨掌門人說,只要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但他不會告訴你全中國能飛得起來的就是那數得清的幾頭豬。跟人家這種御膳房漏網、直接編入世界瀕危動物保護目錄的豬相比,你們站在風口都是搶喝西北風的。
不幸的是,胡秋林的圈子太小,身邊的豬,一頭都沒飛起來。不過老胡覺得,能飛起來的也不用站住風口上。人家出身望族;牛津大學全額獎學金;人家除了能力之外的資本為零。像你們這種庶出的豬就算了,那些你們真的比不了。你們在人家眼裡,就是秤砣。
別傷心,秤砣埋幾千年後也會成個文物。
哪,人生呢,最重要就是開心。你餓不餓。胡秋林下碗面給你吃。
最後再次向1958年8月13日的《人民日報》致敬。
襄陽快線 作者:胡秋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0: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