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3天時間穿越時空 感受拉脫維亞首都里加 | 全球GO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鳳凰旅遊
  波羅的海三國中,拉脫維亞夾在中間,因為森林覆蓋率高達44%,拉脫維亞又被稱為「歐洲之肺」,其首都里加則被稱為波羅的海的心臟。鳳凰旅遊帶你3天玩轉拉脫維亞首都里加。

  想了解拉脫維亞的故事,關注鳳凰旅遊微信(travel_ifeng),回復「拉脫維亞」即可收取。

  第一天

  DAY1 線路規劃

  DAY1:里加中央市場——拉脫維亞科學院——拉脫維亞國家歷史博物館——拉脫維亞被佔領時期博物館

  

  DAY1 線路規劃

  里加中央市場

  Riga Central Market

  里加中央市場(Riga Central Market),不僅僅是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最大的市場,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市場。

  

  里加中央市場

  1997年,里加中央市場和里加老城一同被列為世界遺產,市場由5座德國齊柏林飛艇的機棚改造而來,形成五個巨大展館,每個展館各具特色。

  修建於1924年至1930年期間的里加中央市場其原始功能是用來停放德國齊柏林飛艇的,齊柏林飛艇在當時算是最厲害的空中神器,曾擔當大西洋兩岸重要的商業飛行,也參與轟炸過英國本土。停放齊柏林飛艇的機棚雖然後來變身為里加中央市場,但是它依然是拉脫維亞20世紀最著名的建築。

  

  里加中央市場

  每個展館販賣著各種不同的產品,所有和農業牧業漁業相關的產品在這裡都能找得到。

  拉脫維亞科學院

  Latvian Academy of Sciences

  拉脫維亞科學院大廈興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1953年到1956年,作為其他蘇維埃共和國的工人和農民送給拉脫維亞人的禮物。拉脫維亞科學院大廈高108米,是拉脫維亞的第一座摩天大樓。

  這座建築由列夫·魯德涅夫設計,屬於斯大林式建築,類似莫斯科七姐妹,尤其是莫斯科大學主樓。當地人為這座大樓所起的綽號包括「斯大林生日蛋糕」和「克里姆林宮」。

  

  拉脫維亞科學院

  人們可以從對公眾開放的17樓陽台(高65米),享受里加的壯麗景色。

  拉脫維亞國家歷史博物館

  Latvian National History Museum

  拉脫維亞國家歷史博物館位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建立於1869年。從1920年開始,此博物館就坐落在了里加城堡里。而從1924年,它就成為了正式的國家歷史博物館。此博物館的主要使命是「收集、保護、研究和推廣有關拉脫維亞和全球從古至今的精神和物質文化,主要涵蓋了考古學、人種學、錢幣、歷史或藝術意義、拉脫維亞國家和人民利益等相關領域。」

  

  拉脫維亞國家歷史博物館

  拉脫維亞國家歷史博物館是最大的拉脫維亞物質文化貯藏室,這裡收藏了大約一百萬件從公元前9000年至現今有關拉脫維亞歷史的藏品,其藏品主要分為五大部分,這些文物主要包括考古挖掘、古首飾和錢幣、民族服飾、傳統工具、實用美術、照片、資料、地圖、雕刻品、繪畫和其他拉脫維亞歷史文物等。

  拉脫維亞國家歷史博物館的永久展覽主要展出反映拉脫維亞歷史至1940年的歷史文物,一些單獨的展覽則更加具體的展示了有關拉脫維亞歷史上特定主題的展覽。

  拉脫維亞被佔領時期博物館

  Museum of the Occupation in Latvia

  拉脫維亞被佔領時期博物館(Museum of the Occupation of Latvia)是拉脫維亞最重要的歷史博物館,它成立於1993年,展出的拉脫維亞被占時期的文物和檔案文件,包括:1940年拉脫維亞被蘇聯佔領,然後在1941年被納粹德國佔領,1944年再次被蘇聯佔領。

  

  拉脫維亞被佔領時期博物館

  每有其他國家高層互訪來到拉脫維亞,通常都會正式安排參觀拉脫維亞被佔領時期博物館。

  第二天

  DAY2 線路規劃

  DAY2:里加古城漫步:里維廣場和貓宅——聖彼得教堂——三兄弟之屋——拉脫維亞戰爭博物館——里加城堡

  

  DAY2 線路規劃

  第二天,讓我們一起探訪里加古城。這是一座華美的古城,深入探訪,可以感受到它曾經的疼痛和憂傷。

  

  里加古城

  800多年的建城史,有700餘年被外族佔領。當愁雲慘霧散盡,展露在我面前的是大量精美絕倫、風格迥異的建築,從中世紀的哥特式風格到19世紀歐洲盛行的新藝術風格。

  里加老城是里加的地理和歷史文化中心,建築和街道設計跟西歐國家基本相同。在老城中,你可以發現很多漢薩同盟時期留下的歷史印記,比如黑頭兄弟會之屋等。這裡的琥珀首飾很漂亮,人口稀少,但拉脫維亞人都十分的友善,願意幫助旅行者。

  里維廣場和貓宅

  Livu Laukums & Kaķu nams

  里維廣場周邊有一排色彩繽紛的18世紀建築,它們大多數都被改造成了餐館和啤酒屋。附近有一座貓宅,以蹲在屋頂上的黑貓命名。

  

  里維廣場和貓宅

  在里加數以千計的新藝術建築中,最著名的要數貓宅(Kaķu nams),已經到了路人皆知的程度。原因是它的故事太勁爆,很能反映這座商業城市的特質。

  自古以來,成功的商人特別渴望得到別人的仰慕。要達到這個目的,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一是蓋漂亮的大樓,二是加入成功人士雲集的行業協會,若能在其中得個虛銜更好。貓宅主人就屬於兩者都想要的主兒,1909年,致富成功的他在聲望顯赫的「大基爾特之屋」 (一個由德國富商組成的行會會館)對面買了地,委託當地著名建築設計師設計,蓋起一座當年最時尚的新藝術風格的大樓,同時他也積極爭取加入「大基爾特」。不知是什麼原因,人家不搭理他。一怒之下,他在自家大樓兩旁的高塔頂端各放了一隻弓身翹尾、狀似發怒的黑貓塑像,更絕的是他還將黑貓的屁股對準「大基爾特之屋」,以這種侮辱性的姿勢來表示對「大基爾特」的不滿。

  自中世紀開始,歐洲人都視黑貓為女巫的化身,認為黑貓會給人帶來壞運氣。「大基爾特」對這位富商的行為極為憤慨,雙方鬧上法庭,弄得滿城風雨。經過法院艱難的調解,「大基爾特」終於讓步,接納貓之屋主人為會員,貓之屋主人把屋頂上的黑貓轉個方向,將貓頭面向「大基爾特之屋」,以示和解。

  因為這場著名的鬥氣訴訟,兩隻弓身翹尾的黑貓成了里加的明星,人們將它們做成各種飾品出售,有時在餅乾、蛋糕上也能找到它們生動的形象。

  聖彼得教堂

  Svētā Pētera baznīca

  位於里加老城中心區域的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築,數百年來高高矗立在里加市中心。

  

  聖彼得教堂

  教堂建於13世紀,而巴洛克式的鐘樓則建於1690年,曾經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木質教堂鐘樓。這個鐘樓命運坎坷,被燒毀過,被震倒過,甚至塔頂還掉下來過。後來在1973年重建時改為金屬結構,其高度為123.25米,是俯瞰里加全城的最好地點。

  三兄弟之屋

  Three Brothers

  三兄弟之屋位於教堂廣場的背後,是里加老城中風格各異的建築中的典範,這三幢建築分別代表裡加在中世紀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也是迄今里加保存最完整的石頭建築。

  

  三兄弟之屋

  這三幢建築展示了當年裡加人是如何利用狹小的土地空間,其建築風格類似於布拉格的黃金巷(the Golden Road of Prague),而三兄弟之屋的名稱則與愛沙尼亞首都塔林(Tallin)的「三姐妹屋」遙相呼應。現作為里加美術館對外開放。

  拉脫維亞戰爭博物館

  Latvian War Museum

  拉脫維亞戰爭博物館建成於1916年,位於拉首都里加老城,門口坐落著拉脫維亞著名的火藥塔,軍火庫呈圓筒形,建於14世紀。

  

  拉脫維亞戰爭博物館

  博物館內珍藏了拉脫維亞14世紀以來經歷的各種戰爭的圖片、沙盤、模型、槍炮、軍人服裝和勳章等上萬件珍貴歷史文物,戰爭博物館有數層之大,不收門票,可以從古代戰爭一直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博物館展現了拉脫維亞人民一直以來為追求國家獨立和民主自由的曲折歷史進程。

  里加城堡

  Rīga Castle

  里加城堡位於道加瓦河河畔,創建於1330年,最早是立沃尼亞騎士團(Livonian Order)的總部。從1497年到1515年徹底重建。瑞典人佔領城堡后,在1641年擴建附屬建築。從17世紀到19世紀這座城堡經過了持續的重建。1930年代,建築師Eižens Laube進行了修復工作。1938年拉脫維亞政府入駐城堡。目前是拉脫維亞總統官邸,還設有幾座博物館。

  

  里加城堡

  里加城堡最初是三層建築,包圍著一個長方形庭院,四角有四個塔樓。在1484年城堡被拆除后重建的兩個塔樓採用了圓形塔樓,反映了當時軍事技術的最新發展。從17世紀到19世紀這座建築一直處於擴建過程之中。1682年,這座城堡附設了一個兵工廠,大約一百年後,在1783年拆除。

  第三天

  DAY3 線路規劃

  DAY3:聖雅各伯主教座堂——拉脫維亞國家美術館——里加新藝術區建築群

  

  DAY3 線路規劃

  聖雅各伯主教座堂

  St. James's Cathedral

  里加最古老教堂之一,可追溯到1226年,當時,這是為郊區居民服務的教堂。近年來,教堂幾易其手,宗教改革后,教堂歸路德教會管理。1582年,它又歸屬於耶穌會士的天主教會管理,17世紀的時候,它被瑞典駐軍徵用為軍管財產,為軍隊服務,1922年教堂被還給了天主教社團。

  

  聖雅各伯主教座堂

  它是里加唯一的尖塔上帶有風鈴的教堂,是這個城市的典型特徵之一,也被認為是罪惡的不信仰上帝人的喪鐘。當地有這樣一個傳說,當不守婦道的妻子經過鐘的時候,它就會自己響起來。

  拉脫維亞國家美術館

  Latvian National Museum Of Art

  博物館建築修建於1905年,是波羅的海地區第一座博物館專用建築,目前也是拉脫維亞規模最大的美術館。

  

  拉脫維亞國家美術館

  美術館收藏有52,000多件藝術品,反映了波羅的海地區和拉脫維亞自18世紀中期至今的藝術發展。美術館還收藏了俄羅斯自16世紀至20世紀上半期的藝術品。

  里加新藝術區建築群

  Art Nouveau Riga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里加和歐洲許多老城市一樣,開始發展新城,大量的新興建築在老城外拔地而起,當時的建築設計師們開創出了新藝術建築風格(Art Nouveau),或稱為青年風格(Jugendstil)。這種新風格強調自由創作,通過各種流線以及面具、怪獸、花朵等圖案裝飾房子的外觀。

  

  里加新藝術區建築群

  里加新藝術區建築群位於里加老城的北部,這裡集中了約800棟新藝術風格的建築,大多數是建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也是世界上最多、最集中的新藝術建築群。

  想了解拉脫維亞的故事,關注鳳凰旅遊微信(travel_ifeng),回復「拉脫維亞」即可收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9: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