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天才們"的不為人知:愛因斯坦"日常癖好"大揭秘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7-6-19 04: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06-18 00:02:30 來源: 網易科學人

  著名發明家、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總是堅持足趾練習;保羅·厄爾多斯偏愛一種與眾不同的興奮劑"苯基丙胺"。牛頓吹噓獨身的好處,據說他至死都保持著處男之身.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譯者|小小

  傳記作家馬克·塞弗爾(Marc J Seifer)宣稱,著名發明家、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總是堅持足趾練習。每天晚上,他會反覆揉捏他的腳趾,每隻腳揉捏100次。雖然還不完全清楚這項運動有什麼作用,但特斯拉聲稱這有助於刺激他的腦細胞。作為20世紀最多產的數學家,保羅·厄爾多斯(Paul Erdos)偏愛一種與眾不同的興奮劑——苯基丙胺。曾有朋友與他打賭500美元,賭他無法堅持停用苯基丙胺1個月。雖然厄爾多斯最終獲勝,但他抱怨稱:「你讓數學研究倒退了一個月。」

  

  與此同時,牛頓(Newton)則吹噓獨身的好處。當他在1727年去世時,他永遠地改變了我們對自然世界的理解,留下多達1000萬字的筆記。據說他至死都保持著處男之身。特斯拉也崇尚獨身主義,儘管他後來宣稱自己愛上了鴿子。世界上許多最傑出的科學頭腦看起來都非常奇怪。從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的徹底禁止豆子到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喜歡赤裸的「空氣浴」,這些人通往成功的路徑確實是由許多非常獨特的習慣鋪就的。

  但是,如果這些不僅僅是表面的事實呢?科學家們越來越認識到,與其說智力是遺傳運氣,還不如說是我們是傾向于思考所得。最新的證據顯示,在成長過程中區分天才與笨蛋時,環境會佔大約40%因素。不管你喜歡與否,我們的日常習慣對大腦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幫助塑造了我們的大腦結構,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

  

  圖2: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特斯拉為何喜歡揉捏腳趾

  在歷史上所有偉大的思想家中,可以說,將天才與不同尋常的習慣完美結合的大師非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莫屬。那麼,研究這些思維增強行為的線索有什麼意義呢?他教我們如何從原子中擠出能量,也許他還能教給我們一兩件關於如何從我們渺小的凡人大腦中榨取最多東西的方式。研究愛因斯坦的睡眠、飲食甚至時尚選擇都有好處嗎?

  睡眠10小時+打盹

  眾所周知,睡眠對你的大腦有很大好處。與大多數人相比,愛因斯坦顯然更認真地對待這個建議。據報道,愛因斯坦每天至少睡10個小時,幾乎是今天普通美國人睡眠時間(6.8個小時)的一倍半。但你真的能睡出思維更敏捷的頭腦嗎?

  作家約翰·斯坦貝克(John Steinbeck)曾經說過:「很多人都有這樣常見的體驗:在經過充足的睡眠后,晚上難以解決的問題在早上卻被輕鬆解決掉。」許多人類歷史上最重大的突破,包括元素周期表、DNA結構以及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等,都是在無意識中被發現的。據說夢見母牛遭到電擊促使愛因斯坦推出相對論,但這是真的嗎?

  早在2004年,德國呂貝克大學的科學家就通過簡單的實驗來檢驗這個觀點。首先,他們訓練志願者玩數字遊戲。大多數人逐漸習慣了這種做法,但到目前為止,改進的最快方法是發現一條隱藏的規則。當學生們在八小時后再次接受測試時,與那些保持清醒的人相比,被允許睡覺的人了解規則的幾率要高出兩倍多。

  當我們睡著的時候,大腦會進入一系列的循環狀態。每隔90到120分鐘,大腦會完成淺層睡眠、深度睡眠以及伴隨著做夢的快速眼動(REM)睡眠循環。直到最近,科學家們認為快速眼動睡眠在學習和記憶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但這不是全部的故事。渥太華大學的神經學家斯圖亞特·福格爾(Stuart Fogel)說「非快速眼動睡眠有點兒神秘,但我們每晚60%的睡眠屬於這種類型。」非快速動眼睡眠的特徵是大腦活動的快速爆發,這被稱為「紡錘波事件」(spindle events),因為腦電圖上有紡錘形的鋸齒狀波痕迹。正常的夜晚睡眠將涉及到數千個「紡錘波事件」,每次持續不超過幾秒鐘。福格爾說:「它真的是通往其他睡眠階段的通道,你睡得越多,這類活動就越多。」

  

  圖3:與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保持冷靜

  「紡錘波事件」始於腦內迅速形成的結構所產生的電能激增所致。「罪魁禍首」是丘腦,它是一個橢圓形區域,充當大腦中主要的「交換中心」,將傳入的感官信號發送到正確的方向。當我們睡覺時,它就像一個內部耳塞,不斷利用外部信息來幫助你入睡。在「紡錘波事件」中,這些信息流會到達大腦表面,然後再返回,以完成整個循環。

  有趣的是,那些擁有更多「紡錘波事件」的人,往往傾向於擁有更大的「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即解決新問題、在新情況下使用邏輯以及識別模式的能力,就像愛因斯坦那樣。福格爾說:「他們似乎沒有其他類型的智能,如記憶事實和數字的能力,所以這些推理技能真的很特別。」對於愛因斯坦來說,這種關係與他對正規教育和忠告的輕視不謀而合。

  儘管你睡得越多,你擁有的「紡錘波事件」越多,但這並不一定能證明更多睡眠有益。這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有些人有更多的「紡錘波事件」導致他們更聰明,還是因為他們聰明才會有更多的「紡錘波事件」?儘管目前還沒有結論,但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女性夜間睡眠和男性午睡都可以提高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對智力的提高與「紡錘波事件」的存在有關,儘管它只發生在女性晚上睡眠和男性白天午睡期間。

  沒人知道為什麼「紡錘波事件」會有幫助,但福格爾認為這可能跟這些被激活的大腦區域有關。他說:「我們發現產生紡錘波的區域——丘腦和皮層(大腦表面),它們也都支持解決問題和在新情況下應用邏輯的能力。」

  幸運的是,愛因斯坦也經常小睡。有傳聞說,為了確保他不會睡過頭,愛因斯坦會手裡拿個勺子躺在椅子上,下面正對著金屬板上。他會放飛自己的思維,然後勺子會從他的手上掉下來,敲擊盤子的聲音會把他弄醒。

  每天散步

  對於愛因斯坦來說,每天散步是雷打不動的。當他在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大學工作時,他會在那裡來回走上2400多米。他跟隨其他勤奮步行者的腳步,包括達爾文(Darwin),後者每天要散步3次,每次持續45分鐘。

  這些保健運動不只有益於健身,而且有大量確鑿證據顯示,散步可以提高記憶力、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至少對於創造力來說,在外面散步更有好處。

  

  圖4:愛因斯坦推薦每天散步

  但這是為什麼呢?你想想看,這可能沒什麼意義。散步會使大腦從腦力勞動中解脫出來,並迫使它專註於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的前面,以免自己摔倒。進入「順時腦前額葉功能低下」(transient hypofrontality)的狀態,意即大腦的某些功能暫停活動。特別是額葉部分,它涉及到更高級的過程,如記憶、判斷和語言。

  通過把它變為一個缺口,大腦會採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這可能導致你突然想到在辦公室沒法產生的靈感。雖然還沒有任何證據說明散步的好處,但這種解釋顯然是個誘人的想法。

  吃義大利面

  那麼天才們吃什麼呢?現在還不清楚是什麼促使愛因斯坦產生非凡的頭腦,雖然網際網路上有人懷疑聲稱這是義大利面的功勞。他曾經開玩笑說,愛因斯坦的確曾經戲言,有關義大利他最喜歡的東西就是「義大利面和數學家列維·齊維塔(Levi Civita)」,所以我們對此研究下。

  雖然碳水化合物有很多缺點,但愛因斯坦對它們鍾愛有加。眾所周知,大腦堪稱饞鬼,對各種各樣的食物都有著貪婪的渴望。雖然它只佔身體重量的2%,但卻消耗身體中20%的能量。愛因斯坦的大腦僅重1230克,而平均腦重約1400克。

  就像身體的其他部分那樣,大腦更喜歡吃簡單的糖類,比如葡萄糖,它們是從碳水化合物中分解出來的。神經元幾乎需要不停地連續供應,只有當其處於真正絕望的狀態,才會接受其他能源。而這其中存在一個問題:大腦無法儲存任何能量。所以當血糖水平下降時,大腦很快就會耗盡能量。羅漢普頓大學的心理學和生理學講師利·吉布森(Leigh Gibson)說:「身體可以釋放自己儲存的糖原,比如釋放皮質醇等應激激素,但這會引發副作用。」

  

  圖5:愛因斯坦並未意識到所有的健康風險,比如吸煙

  當我們不吃晚餐的時候,我們會覺得頭暈和混亂。一項研究發現,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人反應時間較慢,空間記憶能力減退,儘管這些只是短期現象。幾周后大腦才會適應其他來源的能量,如蛋白質。

  糖可以對大腦能力進行大幅提升,但不幸的是,這並不意味著狂吃義大利面是個好主意。吉布森說:「通常情況下,有證據表明,約25克的碳水化合物是有益的,加倍的話實際上可能會降低你的思考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大約是37根義大利麵條正合適,這比聽起來少得多。

  抽煙斗

  如今,吸煙對健康的危害已經是眾所周知,所以這不是聰明人應該擁有的習慣。但愛因斯坦是個鐵桿煙民,他的理論甚至都跟煙霧有關。愛因斯坦非常喜歡抽煙,因為「這有助於他在所有人事關係中做出冷靜而客觀的判斷」。他甚至會從街上撿煙頭,把剩下的煙絲塞到煙斗里。

  這並不是天才應有的行為,但他對此依然樂此不疲。而且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沒有太多證據表明煙草與肺癌和其他疾病存在直接聯繫聯繫。直到1962年,它們之間的關係才被確認,而這時愛因斯坦已經去世7年。如今吸煙的危險已經不再是秘密,吸煙會阻止腦細胞的形成,降低腦皮層厚度(負責意識的皺紋外層),導致大腦缺氧等。可以說,儘管愛因斯坦有這個習慣,但他很聰明,然而他的聰明並非源於吸煙。

  最後還有一個謎。對20000名美國青少年進行分析,包括對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狀況進行連續15年追蹤,發現無論年齡、種族或教育程度如何,更聰明的孩子長大后吸煙的幾率比其他人都多。科學家們仍然沒有找到原因,但有趣的是,這個發現不能稱之為真理。在英國,吸煙者往往有較低的智商。

  

  圖6:誰需要襪子?

  不穿襪子

  在列舉愛因斯坦的怪癖名單時,如果沒有提及他對襪子的厭惡,顯然是不完整的。她在寫給後來的妻子埃爾莎(Elsa)的信中稱:「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發現大腳趾總是在襪子上打個洞。所以我就不再穿襪子了!」後來,當他找不到自己的涼鞋時,他會穿上埃爾莎的弔帶背裝。

  然而事實證明,打扮成嬉皮士看起來可能沒有對愛因斯坦產生任何影響。令人遺憾的是,沒有任何研究直接針對不穿襪子的影響,但換上休閑服裝,而不是更正式的服裝,顯示在抽象思維測試中表現更差。

  愛因斯坦還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嗎?他在1955年接受《生活》雜誌採訪時稱:「重要的是不要停止質疑,好奇心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如果不行,你可以試試做點腳趾運動。誰知道它們是否有用,難道你不想找出原因嗎?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0: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