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巴拿馬斷交:下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台灣邦交國可能是誰?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7-6-17 1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年 6月 14日   BBC中文網

  

  圖片版權AFPImage caption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巴拿馬共和國副總統兼外長德聖馬洛在北京慶祝建交。

  周二(6月13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巴拿馬共和國副總統兼外長德聖馬洛在北京簽署建交公報,宣告巴拿馬與台灣長達超過一世紀的外交關係終結。下一個可能與台灣斷交的國家會是哪個?

  根據中央社報道,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發言人崔葛瑞斯(Grace Choi)周二表示,「美國持續反對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的行為」。而美方不評論是否在事前收到巴拿馬決定與台灣斷交的消息。

  BBC記者凱文‧波尼亞(Kevin Ponniah)表示,台灣長期以來提供發展援助來維繫為數不多的邦交國,但隔鄰的中國現在已成為經濟上的「超強力量」。台灣的盟友漸漸被中國以「金錢外交」挖走。

  去年12月,非洲國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與中國建交、與台灣斷交。與中華民國政權邦交長達107年的巴拿馬也走上同一條路。

  分析人士表示,台灣在中美洲的邦交國可能岌岌可危。

  

  圖片版權REUTERSImage caption大部分台灣邦交國的大使館都集中在一棟大樓中。

  巴拿馬與中國建交 台灣外交再現警訊?

  中國與巴拿馬建交峰迴路轉:幕後有哪些利益考量?

  蔡英文抵巴拿馬出席運河拓寬竣工儀式

  台灣在與巴拿馬斷交后剩下20個邦交國。大部分的大使館都坐落在台北市的一棟建築里。負責國際援助及發展基金的單位也在同一棟樓的高層樓層。

  激烈競爭

  1971年中華民國(台灣)在聯合國的席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大部分的國家也轉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在1990年代初期,台灣還有大約30個邦交國,現在只剩包含梵蒂岡在內的20國。

  中國和台灣的外交主戰場是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太平洋地區的小國土國家。

  這些地區的台灣邦交國常常因為自己國內政治情勢和經濟發展狀況而在中國與台灣之間反覆遊走。

  維基解密:中國拒絕與巴拿馬建交

  台灣來鴻:5·20之後,台灣是否會出現斷交潮?

  台灣稱將正面看待中梵改善關係發展前景

  

  圖片版權EPAImage caption巴拿馬與台灣的邦誼超過一世紀。

  以加勒比海島國聖露西亞為例,她在1984年保守派首相康普頓(John Compton)主政期間承認台灣,但當工黨在1997年取得政權后,轉而與中國建交。到了2007年,康普頓再獲政權,又與台灣復交,使得在當地投入大筆資金做基礎建設的中國十分憤怒。

  據報道,當時聖露西亞外交部長曾說「要支持能給你最多的那一方」,台灣隨後幫聖露西亞蓋了國家網球中心以及其他項目。

  雖然聖露西亞工黨在2011年贏得選舉,但並沒有如預期中與中國復交。總理安東尼(Kenny Anthony)表示他的國家不能繼續搖擺不定,「好像我們的主權是可以被競標的一樣」。

  聖露西亞不是唯一一個搖擺於北京和台北之間的國家:甘比亞、利比亞和尼加拉瓜也是如此。

  中國會多大程度的「挖台灣的牆角」,取決於台灣是誰主政。

  台灣目前還有哪些邦交國?

  中美洲地區10個:伯里茲(台灣稱貝里斯)、多米尼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宏都拉斯)、尼加拉瓜、聖露西亞(聖露西亞)、聖基斯和尼維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聖文森)

  南美洲地區1國:巴拉圭

  大洋洲地區6國:帛琉(帛琉共和國)、馬紹爾群島、吉里巴斯(吉里巴斯)、諾魯(諾魯共和國)、索羅門群島(索羅門群島)、吐瓦魯(吐瓦魯國)

  非洲地區2國:布吉納法索(布吉納法索)、史瓦濟蘭(史瓦濟蘭)

  歐洲地區1國:梵蒂岡(教廷)

  政治遊戲

  

  圖片版權AFPImage caption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現任總統卡瓦留(Evaristo Carvalho)在2016年競選活動時的照片。

  在2000年到2008年民進黨執政期間,台灣失去了哥斯大黎加、塞內加爾、查德(台譯查德)、格瑞那達(格瑞那達)、多米尼克、馬其頓、萬那杜(萬那杜)、利比亞、馬拉維(馬拉威)。

  中國在哥斯大黎加投資一座新體育場,據報價值超過1億美元。

  中國對台灣的外交侵略在2008年較親中的國民黨總統馬英九上任后暫緩。

  「在那段時間,台灣停止用錢買新的邦交國,但同時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也越來越接近。」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羅達菲(Dafydd Fell)說。而其中的關鍵是雙方都承認「九二共識」,即一個中國但雙方各有詮釋。

  

  圖片版權AFPImage caption蔡英文2017年1月出訪瓜地馬拉。

  情勢在民進黨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台後改變。蔡英文沒有正面承認「九二共識」,「所以北京要想辦法懲罰台灣」羅達菲說,這包括縮減來台旅客人數和在外交上的打擊。

  「看起來台灣在不久的未來會面臨更多的邦交國流失。」

  誰是下一個?

  《中美洲的中國與台灣》(China and Taiwan in Central America)一書的作者科林·亞歷山大(Colin Alexander)表示,薩爾瓦多和尼加拉瓜可能轉而與中國建交。

  科林·亞歷山大表示,其實薩爾瓦多在馬英久執政期間,台灣與中國關係較和緩的情況下,曾經試圖與中國建交但被駁回。現在情勢不同了。

  台灣總統蔡英文今年一月出訪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和尼加拉瓜,試圖在與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於去年11月通電話而觸怒北京之後,穩固台灣邦交國邦誼。

  在與特朗普通電話到出訪之間,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與台灣斷交。

  科林·亞歷山大說,對於那些成為民主國家不久的中美洲國家來說,認同中國並不只和錢有關,他們也希望能有「正常的外交」而不是成為國際社會上的外人。

  在此同時,科林·亞歷山大也說:「如果你是小型中美洲民主國家,身為台灣的盟友,台灣會對待你如同對待公主一樣,你會得到很多好處。」

  「如果你轉向中國,你只會是認同中國的國家之一。」

  「金錢外交」有用?

  一些台灣的邦交國抗拒中國的金援和「金錢外交」。

  布吉納法索和史瓦濟蘭(史瓦濟蘭)是台灣在非洲僅剩的兩個邦交國。中國近年來在非洲投注了數十億。

  布吉納法索外長巴瑞(Alpha Barry)在1月對彭博新聞社表示,他曾經收到令人憤慨的提議:「如果你們和北京建交,我們將提供500億美元或甚至更多。」但他說:「台灣是我們的朋友、是夥伴,我們很開心,而且也看不出任何重新考慮與台灣的關係的理由。」

  

  圖片版權EPAImage caption巴雷拉總統宣布與中國建交前兩天,親自為這位於大西洋岸長榮碼頭隔鄰的嵐橋集團港埠工程奠基,還宣布中方承諾將投入7.5億美元建設並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羅達菲表示,這些正式的外交關係對台灣來說依然重要,但對公眾來說,重要性已經大大不如以往。

  這些外交關係最主要的價值在於象徵性:國家領導人可以進行外訪,這些國家可以在聯合國及其它國際組織中為台灣發聲。

  但羅達菲認為,最終台灣還是得有個有力的支持者──例如美國──這才是重要的,「雖然不是正式關係,但運作如同正常的外交關係。」

  台灣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設立實際功能是大使館的經濟文化辦事處。

  近來北京從台灣的小邦交國下手的行為可以視為中國長遠目標來說可能適得其反,羅達菲說。

  「台灣人對在國際被孤立的情況感到沮喪,中國的施壓會讓台灣持續強化其國家認同感。」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4: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