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利用槓桿撬動最大收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如何利用槓桿撬動最大收益?
作者: A先生 錢生錢

    經常有人疑惑一個問題:家庭負債多少是合理的,100萬、1000萬?還是50%、80%?如何在債務和資產間達到最優平衡,從而獲取最大收益?

  如果你懶得看以下文字,那我直接亮明觀點——應負債多少取決於你的現金流!即你的到期資金流入能否覆蓋住你的到期債務支出!1、現代人的負債生活:車貸、房貸、消費貸

  2000年前後,流行著一則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趕往西天途中的一番對話:

  中國老太太感慨到,臨終前終於買上了房子,買房款是自己整整一輩子省吃儉用的積蓄;

  美國老太太則一臉輕鬆,自己住了一輩子的房子,房屋貸款終於在臨終前還清了。

  由此,中國人開啟了美國消費模式的負債生活——房貸、車貸、裝修、教育、旅遊、甚至美容為目的的消費貸。

  相信每一個生活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裡的中國人都深有感觸,每月最難過的日子就是還房貸/車貸/信用卡賬單的那幾天,每月工資在還清當月債務后還能留存一些積蓄的絕對是少數。不知道多少個城市的白領/中產在每天清晨醒來后睜開眼睛的一剎那,要承擔「今天哪怕不吃不喝也要剛性支出幾百元」的壓力。

  從國家的宏觀角度看,信貸透支是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的重要手段,畢竟現在已處於產能全面過剩、物資無限豐富的年代,沒有人花錢怎麼會帶動生產、並增加就業呢?

  從個人微觀角度看,信貸是提前享用商品、服務的金融手段,沒幾個人能全款買得起房、這個月參加個MBA班、下個月買輛汽車、再下個月緊接著外出旅行一趟。並且很多消費都是現代都市生活的必需品——面試或職場中的高檔職業裝、工作生活必備的筆記本、智能手機、晉陞技能必須的培訓。

  這就是事物的陰陽面,看似不合情理,但每個人都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為了應對這種需求,各類金融服務機構紛至沓來:除了傳統的銀行,還有新出現的各類網際網路金融消費,我們不得不直面債務,因為它就是現代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2、債務的積極作用:撬動財富的終南捷徑

  談到債務,不少人會想到債務違約、債主逼債、跳樓自殺、家破人亡……可比起這些債務的副作用來說,債務的作用更多是積極的——大到人類社會的發展、國家社稷的強盛,小到個人財富的增長、生活體驗的舒適:因為人類社會發展出了信用並由此可以負債(表現為可以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憑空調動一筆資源),激發了人類的勞動和財富的創造;國家可以負債(即發國債)搞鐵公基建設,並帶動經濟的發展;個人可以透支消費或負債投資,從而提前體驗享樂生活或增加個人財富。

  債務到底是砒霜還是蜜糖?看誰在運用債務、看債務運用者的水平如何,筆者更傾向於後者,更看重它的積極作用——債務是撬動個人財富的絕密武器!

  債務的特點是負債金額固定、利息等費用固定,如同石頭一塊堅硬無比,但債務博取的收益理論上卻是無窮大的:負債參加了一個技能培訓,帶來職場的晉陞和薪資的提高;借貸做一次外出旅行,開拓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拓展了思維,運作得體會提高生活的滿意度、甚至對工作也有幫助;借錢進行一項投資,其物質財富回報甚至不可限量,2016年前負債在一二線城市買房的,都深刻體會到了債務槓桿的魅力。

  以可知固定的成本投入去撬動上不封頂的無限可能,是債務的秘密所在、魅力所在!不管你是通過媒介了解的那些財富大亨,還是你身邊活生生財富暴增的實例,無不是利用了債務槓桿之力:借貸負債—投資獲益—以此更多債務槓桿—撬動更多收益回報—再負債再獲益,如此往複循環,讓財富的雪球越滾越大。

  我們知道債務槓桿能撬動財富,我們也知道債務槓桿斷裂會引發無窮災難。那負債應遵循什麼原則呢?3、負債三原則:收益超成本、槓桿夠長、槓桿不斷

  負債的原則可基本概括為:債務收益要大於債務成本、債務槓桿足夠長撬動的收益才會足夠大、更關鍵的是債務槓桿不能斷裂否則玉石俱焚。

  債務收益大於債務成本。只有收益大於成本,才會盈利、才不虧本、才能持續,這是負債的根本。對於投資性負債很好衡量,借入多少錢,收入多少錢,扣除一切成本后即為凈利潤,這屬於定量分析。

  可對於消費性負債卻較難量化其收益,小長假期間負債5000塊做次短途旅行,開拓眼界、放鬆身心、激發靈感、心理極度滿足,可收益多少卻無法量化,只是一種定性的自我感覺,且不同的人感覺不一樣——也就是收益不一樣。

  也因此,為保證衡量的確定性,更建議負債去投資,而不是負債去消費。

  債務槓桿足夠長。當確定收益能超過成本費用時,接下來就是要儘可能多的負債、儘可能長時間的負債,把槓桿做的足夠長,越長的槓桿撬動力越大——也就是收益越大,最終的收益是槓桿的倍數:

  10%的收益,若是加了5倍的槓桿,其最終收益就是50%;

  5%的收益,若是加了10倍的槓桿,其最終收益也是50%,槓桿越高其收益倍數也越大。

  100萬的房產,若是20%的首付(就是5倍的槓桿),當房產上漲10%時,其絕對收益就是50%(收益值=100萬*10%=10萬;首付投入=100萬*20%=20萬。收益率=10萬/20萬*100%=50%)

  債務槓桿不斷裂。槓桿撬動財富事半功倍、確實來的刺激,但若槓桿斷裂則會前功盡棄、甚至身敗名裂,所以難的不是負債加槓桿,而是在加了槓桿后如何保證槓桿不斷裂!只有槓桿不斷裂才能刀口舔血、並享受槓桿撬動財富的高潮快感。

  而維持槓桿需要的是現金流,要讓源源不斷的現金流能覆蓋住到期的債務,並長此以往的維持下去,直至經歷一次牛熊周期,等到泡沫的來臨。

  我們知道了債務的好處,也知悉了負債的原則,那麼到底負債多少才合理呢?4、債務多少合理:重在現金流而非債務率

  很多人喜歡用債務額或債務率來衡量自己的負債水平或負債能力,但筆者更傾向於用(預期)現金流來衡量。老年人的預期現金流會較少,所以負債就應該少;中年人的預期現金流穩定,所以負債就適當放大;年輕人的預期現金流會上升,所以要盡量用足槓桿。

  賺錢能力不一樣、預期收入不一樣、風險承受能力不一樣,其負債額度和負債率自然會有差別。

  現金流的目的是保證債務不違約、槓桿不斷裂,維持的時間足夠長、穿越多個時空,經歷牛市熊市周期、蕭條繁榮循環、泡沫破滅吹起輪迴,熬死了別人剩下了自己。

  現金流如此重要,也就有了我們在現實中所看到那些資金密集型企業/行業如此的注重現金流管理——房地產公司喜愛凈現金流的商貿零售行業或紛紛開拓金融板塊業務、燒錢的網際網路大佬也大舉進軍金融行業。

  對個人來說,大家把現金流狹義的等同於工資,其實我們更應該像經營公司一樣的經營個人——現金流不僅包括主動收入的工資、獎金,還包括被動收入的房租、股票基金分紅、其他投資收益,甚至還包括借貸融資、預收款,只要能清償到期債務的一切資金流入都是現金流,只要到期現金流能覆蓋住到期債務,其債務額就是合理的。

  現金流管理是槓桿玩家的生存絕技,要講究債務額度的大小錯配、債務到期先後的時間錯配、債務成本優先劣后的次序錯配、債務(融資)可獲得性的難易錯配,而這些債務的錯配主要是依據自己的現金流情況,從而達到收支均衡,槓桿堅固。

  經常有人問什麼時候買房合適,並試圖買在谷底賣在頂峰,而能做到的人微乎其微,即使有也更多的是運氣。如果結合此文,回答就簡單很多:當首付夠的時候,當月供能維持的時候,也就能看開價格的漲漲跌跌,只要槓桿不斷裂,牛市總有再來的時候,泡沫總有再吹起的時候。

  掌握這些賺錢方法,一億元的小目標或許真能實現!

  不能炒股,不能炒房,我該怎麼投資,關注暴財經,暴哥教你合理分配手上的資金,一個億的小目標或許真能實現。

  暴財經

  icaijing123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4: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