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臟腑:肝與腎的關係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7-8-6 10: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肝藏血,腎藏精;肝主疏泄,腎主閉藏。肝腎之間的關係稱之為肝腎同源,又稱乙癸同源。因肝腎之間,陰液互相滋養,精血相生,故稱。

肝與腎的關係主要表現在精與血之間相互滋生和相互轉化的關係。

    1.陰液互養:肝在五行屬木,腎在五行屬水,水能生木。肝主疏泄和藏血,體陰用陽。腎陰能涵養肝陰,使肝陽不致上亢,肝陰又可資助腎陰的再生。在肝陰和腎陰之間,腎陰是主要的,只有腎陰充足,才能維持肝陰與肝陽之間的動態平衡。就五行學說而言,水為母,木為子,這種母子相生關係,稱為水能涵木。

    2.精血互生:肝藏血,腎藏精,精血相互滋生。在正常生理狀態下,肝血依賴腎精的滋養。腎精又依賴肝血的不斷補充,肝血與腎精相互資生相互轉化。精與血都化源於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故稱「精血同源」。』

    3.同具相火:相火是與心之君火相對而言的。一般認為,相火源於命門,寄於肝、腎、膽和三焦等。故曰:「相火寄於肝腎兩部,肝屬木而腎屬水也。但膽為肝之府,膀胱者腎之府。心包者腎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腎之分,皆陰而下者也』』(《格致餘論·相火論》)。由於肝腎同具相火,所以稱「肝腎同源」。

    4.藏泄互用:肝主疏泄,腎主閉藏,二者之間存在著相互為用、相互制約、相互調節的關係。肝之疏泄與腎之閉藏是相反相成的。肝氣疏泄可使腎氣閉藏而開合有度,腎氣閉藏又可制約肝之疏泄太過,也可助其疏泄不及。這種關係主要表現在女子月經生理和男子排精功能方面。

    總之,因為肝腎的陰液、精血之間相互資生,其生理功能皆以精血為物質基礎,而精血又同源於水谷精微,且又同具相火,所以肝腎之間的關係稱為肝腎同源、精血同源。又因臟腑配合天干,以甲乙屬木,屬肝,壬癸屬水,屬腎,所以肝腎同源又稱「乙癸同源」。

    因此,肝與腎之間的病理影響,主要體現於陰陽失調、精血失調和藏泄失司等方面。臨床上,肝或腎不足,或相火過旺,常常肝腎同治,或用滋水涵木,或補肝養腎,或瀉肝腎之火的方法,就是以肝腎同源理論為依據的。此外,肝腎同源又與肝腎之虛實補瀉有關。故有「東方之木,無虛不可補,補腎即所以補肝;北方之水,無實不可瀉,瀉肝即所以瀉腎」(《醫宗必讀·乙癸同源論》)之說。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0: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