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霸王龍是不是"毛茸茸"的?這塊皮膚化石給了答案

[複製鏈接]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7-6-10 1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06-09 11:30:09 來源: 澎湃新聞網(上海)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王心馨

  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最後一幕,那隻拯救主角、皮糙肉厚、脾氣暴躁的霸王龍站在遊客中心大廳,秒殺了幾隻迅猛龍后高聲大喊,一條寫著「當恐龍統治地球」的橫幅落下,場面霸氣十足。

  現實中,霸王龍又叫雷克斯暴龍,是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正因為霸氣的外表,它成為了《侏羅紀公園》這類恐龍題材電影最愛的終極惡霸,即使它們本身生活在白堊紀晚期。

  然而,過去十幾年間,中國陸續發現了一些帶有羽毛的暴龍類化石,讓不少人懷疑它們的近親霸王龍也是如此。「毛茸茸」的霸王龍?爬行世界霸主的「人設」都要崩壞了。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挽回了霸王龍的形象。通過對世上僅有的霸王龍皮膚化石的分析,該團隊得出結論:霸王龍身體被鱗片包裹,即使有羽毛,也只可能存在於背部。相關成果發表在6月7日英國皇家學會旗下的《生物學快報》上。

  

  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最後一幕

  2004年,中國考古團隊在遼寧北票發現了一種體型很小的早期暴龍超科:奇異帝龍(Dilong paradoxus)。奇異帝龍化石的尾椎、下頜和其他部位都保留了纖維的印痕,表明這種動物有一層絨毛。2012年,中國又在遼寧北票發現了體型最大的帶毛暴龍科動物,化石上保留著精美的羽毛印痕。該種恐龍也因此被命名為「華麗羽王龍」。領導考古項目的中科院研究員徐星指出,這些恐龍的羽毛是鳥類羽毛的早期簡化形式。徐星猜測,恐龍可能用羽毛進行視覺展示。

  中國的這一系列考古發現讓學界開始懷疑霸王龍的真實模樣。霸王龍會像這些近親一樣擁有精緻、甚至還挺華麗的羽毛?還是被一層已經退化、並不起眼的細小絨毛包裹?還是經歷了從羽毛到鱗片的反向進化,順利披上冷酷的鱗甲?

  由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的7名科學家組成的這個團隊,對世上僅有的包含皮膚痕迹的霸王龍化石進行了分析。這些化石包含一隻名叫Wyrex的霸王龍的頸部、骨盆和尾部皮膚,出土於美國蒙大拿州,自2006年起存放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休斯頓自然科學博物館。他們發現霸王龍的皮膚被光滑的鱗片覆蓋,並無長羽毛的跡象。除了霸王龍之外,他們還檢查了同期的一些大型暴龍,比如蛇發女怪龍(Gorgosaurus)和艾伯塔龍(Albertosaurus),結論是相同的。如果這些暴龍真的長有羽毛,也只可能長在背上。這是他們唯一沒有化石佐證的身體部位。

  

  霸王龍皮膚化石

  學界的主流觀點是羽毛會進化得越來越複雜。這種進化觀點也被虛骨龍類的化石所驗證。霸王龍長鱗片無疑是一種「開倒車」的現象,對主流觀點提出了挑戰。為什麼普遍長有一定程度羽毛的虛骨龍類進化到霸王龍這一支,羽毛退化消失了呢?特別是在奇異帝龍和華麗羽王龍這類較小型暴龍還長著羽毛的情況下。

  有意思的是,有研究表明,現代鳥類腿部的鱗片與爬行類的鱗片並非同源,而是羽毛二次演化的結果。

  羽毛減少必然伴隨著熱量損耗的增加,從這個結果倒推,那麼沒羽毛的霸王龍比那些長羽毛的前輩必然保溫能力更強。研究人員首先從同期的其他古生物化石出發,排除了氣候變化的影響。他們保留了幾點可能成立的假設:從比例來看,暴龍的腿部非常長,因而運動量可能更大,也就能適應更多的熱量流失;從體型來看,這些白堊紀晚期的龐然大物,基於其表面積-體積比,保溫能力自然更強。為了保持體溫的恆定,羽毛的消失顯得順理成章。大象就不長毛。這個體積理論也可以用於解釋此前發現的一些大型食草類恐龍羽毛退化的現象。

  

  網易編輯:你會接受長成這樣的霸王龍嗎?

格外小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7: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