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男童游完泳一周后死亡?家長們別慌!get到這幾點,還能帶孩子愉快地游泳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男童游完泳一周后死亡?家長們別慌!get到這幾點,還能帶孩子愉快地游泳

  澎湃新聞記者 許珈

  前幾日,「英國那些事兒」公眾微信號發了一篇名為《小男孩游泳回來一周之後離奇死亡,「乾性溺死」這現象,家長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啊》的文章,嚇壞了各位家長。

  文章內容概括一下,就是一個美國4歲的小男孩Delgado,上周與父母去水壩游泳,整個遊玩過程裝備齊全,父親一直陪在身邊,沒有意外發生。但孩子晚上回家就說肚子疼,幾天之後上吐下瀉,肩膀也疼,送到醫院之後醫生表示太晚了,孩子救不活了。之後給出了一個結論:乾性溺水。

  

  文章煞有其事地解釋了乾性溺水是如何發生的,且明確告知大家這和「二次溺水」不一樣。乾性溺水是在小孩游泳的時候,水沒有進入肺部。當他們在水裡呼吸的時候鼻子和嘴巴吸入水,喉部緊急收縮發生痙攣,導致呼吸困難。這種痙攣現象會一直存在,並造成孩子的窒息死亡。

  這還得了,夏天就快到了,還能不能愉快地陪孩子去游泳了?爸媽們被唬得一愣一愣,記者起初也被嚇了一跳。知道有「二次溺水」,可如此沒有前兆的「乾性溺死」真是聞所未聞。

  針對這個「細思極恐」的消息,記者採訪了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李穎川。他表示,從醫學角度上來看,文中的描述實在太過牽強。誤吸水或水中雜物進入氣道,的確會導致劇烈嗆咳,甚至喉痙攣,嚴重時可發生負壓性肺水腫或呼吸停止,但這種情況多在嗆水后立即發生,如果咳嗽不止或變得嚴重需要立即就醫,不可能斷斷續續拖一個星期。此外,文中還提到電解質紊亂。這也不會單純因為游泳誤喝了一肚子水就發生。總之,這個文章不太可信。

  記者隨即查到了CNN對於此次事件的報道。孩子回家之後的各種反應細節與微信文出入頗大,更重要的是,報道中明確指出「乾性溺水」也叫做「二次溺水」。之後還有醫生解釋了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推測孩子可能是因為游泳時溺水,導致水留在肺里沒有完全排出,引發了肺水腫,最後造成了這個悲劇,並未提到喉部收縮痙攣。

  實際上,CNN的報道中提到,孩子此前已經因為嘔吐看過一次醫生,當時認為是胃不舒服給了點葯便回家了。後來父親發覺孩子越來越不對,才又送到了醫院,期間經過了好些天。但微信文避重就輕,選擇性地改寫,讓整個事件看起來撲朔迷離,也讓家長們驚慌不已。

  「在回去后逐漸出現的呼吸困難,多半與異物吸入,污水吸入有關,這個理論上不屬於溺水。根據CNN的報道,我認為是誤診誤治導致小朋友死亡。」李穎川說。

  事情大致就是這樣。記者發稿時,公眾號上的微信原文已經刪除。作為家長,無需過分驚慌,但也不能放鬆警惕,因為溺水還是比較常見的。

  記者早前採訪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游泳專業副教授沈偉濤時,他就曾提到,一旦有人溺水且有短暫窒息,即便立馬恢復了,還是建議去醫院檢查,以防止意外發生。這在游泳急救圈裡是常識。

  就快放暑假,又到了孩子學習游泳、海邊度假的高峰時間。李穎川建議,家長帶孩子去游泳或戲水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水質如何?水中是否有異物?

  2.教育孩子不要在水中大喊大叫,動作不要過於激烈。

  3.注意防護孩子誤吸,一旦嗆水要立即返回地面,尋求專業幫助。

  4.回家后注意孩子有沒有頻發咳嗽、呼吸急促、發燒等,出現問題及時就醫並告訴醫師曾經嗆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18: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