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美國富豪不會被人仇視?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3-4 03: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陸新之 

  
  大批量年輕富豪湧現的景象已經讓中國進入一場仇富反仇富的激烈辯論――有人尖銳地指出,為什麼丁磊他們不會被人仇視?什麼是富人們自己的安寧和充實的幸福路徑?
就像傻根雖然不知道有賊,但是卻知道自己帶回6萬元能夠娶媳婦和節省600元匯款費 用一樣。2005年的中國年輕人,對於商業和財富的了解已經有足夠的途徑,彷彿睜開眼睛的那一瞬間,就能比任何一個歷史時代的任何人,都能更深刻地體會到,財富意味著什麼。

更加刺激大眾神經的,莫過於媒體上層出不窮的財富人物――不僅越來越有錢,而且越來越年輕。已經不需要等到排行榜出來了,充斥各種版面的有錢人的照片和故事,就能夠使得街談巷議的話題始終新鮮。而其中,越來越多的富豪們,以三十或者多不了幾歲的年紀出現,更加成為這個社會的特殊現象。當然,值得鬆一口氣的是,即使在發達國家,也很少出現中國近年這樣大批量年輕富豪湧現的景象。

美式財富路徑

美林集團和凱捷顧問公司共同開發的《2004年度全球財富報告》披露:2003年,在中國擁有超過100萬美元金融資產的富裕人士的數目為23.6萬人。而這些富裕人士擁有的總資產已經超過了9690億美元,和2003年度中國1.4萬億美元的GDP相比,這個數字的比例,幾乎是全世界最高的。

幾年前流行過一封講財富的電子郵件,非常生動地闡述了富人們在這個世界的位置。

郵件裡面說,如果把這個有著50億人口的世界看作是個100人的村落,那麼全村的財富,有6個人擁有其中的59%,而且他們幾乎全都是美國人。有74個人擁有其中的39%,另外的20人分著剩下的2%。

這個大而化之的數字遊戲進一步分析起來會更有趣。如果你銀行里有存款,錢包里有閑錢,家中的角落還看得到零錢的話,那麼,你就算是這100個人之中的8個最富有的人的行列了。如果你擁有一輛車,那麼,你是7個最富有的人當中的一個。至於這個名為地球的村子的文化水平,就很一般。因為100個村民之中,1人受過大學教育,2人擁有電腦,其他比較不幸的是,還有14個人不識字。

首先,大多數中國人都當然不屬於最有錢的那6個人(6%),只有富豪榜的前列人物還能排得進去這個小比例人群之中。另一方面,要說大家是屬於分享2%這個低收入比例的20個人,大家還是都有點不甘心的。反正這20多年中國經濟這麼增長下來,中國人應該屬於在那74個分享39%財富的人的隊伍了。

說到教育水平,那就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要知道,100個人裡面,只有1個人受過大學教育,說明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在6個富豪之中的比例也不過是小於或者等於1。不知道是富豪不喜歡上學呢,還是上學的人不喜歡賺錢?

由這個分類可以看到,比起廣大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和略嫌老邁的歐洲國家來說,美國商業文明已經成為絕對強勢的價值觀和方法論。20世紀的美國商業和美國商人,已經成功地尋找到一條致富的有效路徑,因此1990年代末的科技泡沫,更加使得青年創業的神話一再湧現。什麼是美式創業?就是憑藉智慧和知識,能夠迅速變為盈利模式,幾何級數地積累財富。這比起靠壟斷權力和壟斷資源致富,顯然是一種進步,而其核心,就是財富快速增長及其年輕化。 值得期待的新富影響力

其實除了所謂的富豪身家排行榜外,美國《福布斯》雜誌已經找到了另外一種觀察富豪的角度,那就是「全球十大最有影響力富人榜」。《福布斯》說:正是這些富豪在左右著 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而此項排名與之前的世界500強等排名不同的是,除各位富豪的公司規模外,還著重考慮其政治權勢、影響範疇以及他們對社會公益事業的貢獻。

第一位的沒有驚喜,還是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7

主題

208

帖子

5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2

積分
52
沙發
飄漂 發表於 2005-3-4 17:41 | 只看該作者
陽光下的新財富,說的太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7: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