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春節晚會成就了什麼歌?春晚歌曲83到2005大排隊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5年02月25日      西瀑網訊

  有人說,每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以下簡稱春節晚會或春晚)都是眾口難調的,但又是口味眾多的。春節聯歡晚會的歌曲也是如此,晚會歌曲年年都有,唱過就忘的居多,但仍然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在今天廣為流傳,在各異的歌曲背後是不是存在一種可尋的規律呢?

第一部分:早期晚會歌曲

  1983年
  李谷一演唱《鄉戀》,之後,觀眾發現春節晚會居然可以讓歌曲迅速插上翅膀,飛到觀眾的耳朵里。
  1984年
  張明敏是春節晚會首次邀請的香港歌手,他演唱的《我的中國心》娓娓道來卻又帶勵志的情緒,喚起了沸騰大眾的愛國熱情。喬羽作詞、王酩作曲的《難忘今宵》成了春節晚會的結束曲。
  1985年
  幾乎歌只紅一首,《十五的月亮》,人只紅一人,董文華。
  1986年
  略。
  1987年
  費翔的《冬天裡的一把火》迅速引燃,給對當時「青春偶像」概念模糊的內地觀眾好好集體地上了一課。觀眾發現歌曲與歌手居然可以這麼有「衝擊力」,甚至出現開始多人集體去找同一個歌手的磁帶。
  1988年
  毛阿敏登陸春晚,此時的她風頭正勁。毛阿敏的演唱的確具備一種霸氣,由於歌曲堅持著積極和抒情的路線,她成為大眾都比較認可的海外歌手,親情也是她歌曲題材的重要組成部分。
  1989年
  韋唯演唱《愛的奉獻》打出感情牌,晚會給了各方面的包裝與支持,在感人的場面里韋唯深情地唱了這首歌,取得很好的現場效果與社會反響。潘安邦獻唱的《跟著感覺走》受到很大程度的青睞,而童聲演唱的《歌聲與微笑》也為多年貧瘠的兒歌創作注入新的活力,事實上《歌聲與微笑》也達到了老幼皆宜的效果。
  1990年
  略。
  1991年
  可以說是很多港台歌手必須要感謝的一台晚會,甄妮演唱《魯冰花》、潘美辰演唱《我想有個家》、姜育恆演唱《再回首》,他們在內地的演藝之路從此被照亮或被照得更亮。
  1992年
  毛阿敏、劉德華與張雨生三地合唱《心中常駐芳華》,廣受好評,也使得跨地域合唱形式被越來越多的使用,數年之後,劉德華再次領銜與毛寧、張信哲攜手合唱的《大中國》,不僅三個人同場獻藝,也讓這種形式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1993年
  毛寧《濤聲依舊》在晚會的成功,也讓廣東歌手北上成為潮流。北京這一內地流行音樂重鎮,漸漸跨越到上海和廣州的前面。
  1994年
  能流傳多年的歌曲不多,《長城長》在年內還算流行,《長大后我成了你》也僅僅在於歌頌作用的使用,傳唱有一定難度。
  
第二部分:近年晚會歌曲

  1995年
  如過沒有記錯的話,該年的晚會歌曲方面有新兩個特點,而且到現在還依然是春晚的特點。因此,我非常傾向與把1995年的春晚看作現代春晚的開始。一是大量的唱片歌手大量進入春晚(這與1994年的唱片歌手的大批出現而且成績不錯有關),很多歌曲都是已經經過市場考驗的作品,接到了晚會的邀請。二是「串燒歌」(或稱「拼盤歌」、晚會稱之為「歌組合」)的出現,晚會處於各種考慮把每個歌手的歌曲精練到不許反覆,5、6分鐘內演出數首歌曲,從該年看此做法並未出現副作用,老狼《同桌的你》等都是以這個形式進入晚會的,但當時的歌曲都是盡量保持原人原唱,但也出了一個似乎本不該出現的意外,就是李春波的缺席,而且一缺數年。
  晚會前,央視通過向觀眾徵集歌詞創作了一些歌曲,而在晚會上效果最好的當數卞留念創作的《今兒高興》,在晚會前後傳唱率極高。
  1996年:
  這年港台歌手來得不少,但反響幾乎是歷屆最小。由於盜版等多種原因,很多港台歌手不能保證每年都有新唱片,而且也不能保證每年都有紅的歌。葉倩文幾乎延遲一年演唱了95年推出《我的愛對你說》,而張宇與童安格都是破天荒地各唱了一首不太擅長的快歌,甚至有觀眾懷疑他們該年是否來過春晚。
  1997年:
  該年的春晚有一個很特殊的意義就是宣傳香港回歸,也是藝術作品里最重要的題材之一,大氣的作品不少。但真正意義上流行的歌曲不多。
  1998年:
  那英、王菲演唱《相約98》不僅使王菲以一種相對主動和主流的方式接近了她的歌迷尤其是內地歌迷,而兩人的合唱對彼此在歌壇的地位、人氣都有相當的提升。
  范曉萱的《健康歌》帶動中國人一起「屁股扭扭」,可惜的是從此之後范曉萱一幅大徹大悟的姿態與卡通歌曲絕緣,但無可否認春晚讓范曉萱在內地的直名度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那幅姥姥疼、爺爺愛姿態,整個一個「小燕子」前身。
  1999年:
  《常回家看看》由陳紅等四人合唱,歌唱「家」的作品很怕處理成比較晦澀的歌,這樣的話很難在第一時間打動人。《常回家看看》夠直白、夠通俗,借著春節聯歡晚會的東風,一瞬間傳變大江南北,上至古稀的老嫗,下至始齔的幼童,領悟歌中含義不費吹灰之力。這首歌作為點播的用途也遠遠大於欣賞和傳唱。之後,歌曲演唱權儘管有爭議,但依然不妨礙群眾聽歌。
  港台的歌手也並不是每次都風光,沒有舞群的梅艷芳演唱的《床前明月光》由於很多原因有負面反映,她本人也不滿意。
  2000年:
  剛剛在北京開演唱會不久的張惠妹演唱了《給我感覺》,儘管未能挽回此後的頹勢,但還是露足了臉,難怪宋丹丹在表演小品《鐘點工》的時候都會說「誰呀?張惠妹!」的台詞。只是此後,張惠妹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內地停止演藝事業幾乎兩年。
  而且筆者一直在想,馮鞏、郭冬臨這次表演相聲《舊曲新歌》是不是應該按歌曲歸類,兩人很有音樂天賦,而現在很多搞笑的網路歌曲的手法也並不怎麼高明,說他們很多也借鑒了《舊曲新歌》,不為過吧。
  2001年:
  李玟對曲目的選擇很保守,即便有更「前衛」的音樂也不敢不考慮春晚的主題風格,還是唱了一首三年前舊作《好心情》來得穩妥。而該年的歌組合的最後一部分《二十年後再相會》,記得演唱人數非常之多,已經不想再去細辯歌手一一為何人,其實在瞬息萬變的鏡頭下,想看情每張臉已是很難。
  幾乎從該年起,晚會非常注意請已經在內地很有知名度的海外藝人參與晚會演出,很少讓在內地知名度不高的藝人憑藉晚會平台完成三級跳。借勢多過造勢。
  2002年:
  而初試啼聲的陸毅和周迅也沒有在《今年如此精彩》里得到多麼好的認可,而且兩人並沒有借弱勢出唱片,看來的確是玩票的心態。歌不紅無所謂,兩人也不是太在意。01年憑藉網路以及音樂評書起家的雪村出人意料的棄唱《東北人都是活雷鋒》,而演唱了一首帶有主旋律色彩的《出門在外》,也許雪村不是演繹它的最理想的選擇,強扭的瓜不甜。
  2003年:
  《讓愛住我家》以家庭歌唱的形式出現,頗為新穎,但後來媒體與大眾關注演唱者身份以及如何入選晚會的程度,遠遠高於歌曲本身。《DV今晚》不能說不新穎,作詞緊跟市場脈搏,配器融匯流行元素,不紅的原因可能是有些不知所云吧。只記得當時的場面精彩,而且感嘆解曉東很有桃花運,近幾年在與孫燕姿、范曉萱合唱后,今年又是與張美人柏芝搭檔。田震獻給女足的《風雨彩虹鏗鏘玫瑰》,在當年也算出風頭,只是歌曲演唱有難度,做不到普及演唱,儘管聽上去挺上口。
  2004年:
  而這年的歌組合:《溫暖》(趙薇、阿杜)、《龍拳》(周杰倫)、《外面的世界》(齊秦、莫文蔚),讓五個幾乎當紅的歌手演唱三首歌的片段,有些可惜,而且在這樣的場面里,周杰倫的歌曲也是不得勢的。被寄予后望、而且在晚會前被看好的《天下父母心》(楊坤、譚晶),並沒有向《常回家看看》那麼幸運。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沙發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2-28 12:18 | 只看該作者
這些歌都曾紅了一段時間呀~~~~

現在還能常聽別人唱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1

主題

9482

帖子

263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一無二有

Rank: 4

積分
2633
3
鍇鋒 發表於 2005-3-5 02:44 | 只看該作者
2005年將會是什麼歌曲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2678

帖子

68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7
4
ぜ射手の天秤い 發表於 2005-3-5 16:10 | 只看該作者
流金歲月的經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9: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