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難啃的骨頭:隋煬帝執意進攻高句麗的悲慘下場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6-1 05: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菲林已拆 最強冷吧眾

  

  高句麗,這個北韓的古代前身,單單看其領土,似乎只是一個實力不濟,難以爭雄稱霸的小國。從戰國到漢朝,這裡的政權就一直被中原國家欺負,還不敢怎麼吱聲,一吱聲屁股都得被打得皮開肉綻。可是到了隋煬帝時期,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這個以往中原國家能隨便欺負的北韓小國,也有了能叫板中原帝國的實力。

  

  仗是怎麼打起來的?

  

  高句麗版圖

  早在隋文帝楊堅執政時期,隋朝就跟高麗鬧過矛盾。

  原本兩國一為宗主一為藩屬,照理來說應該關係不錯才對。但在隋滅陳后,高句麗就害怕下一個目標是自己,或著害怕遼東會被隋奪去,於是就在那兒搞:治兵積穀,為守拒之策。

  楊堅聽到自己的藩屬國這麼搞,很不高興,就送了封信給高麗王高湯,指責他:雖稱藩附,誠節未盡。這可把高湯嚇得不輕,他「得書惶恐」之後,不久就兩腳一蹬,駕鶴西去了。

  

  隋文帝

  高湯的兒子高元知道父親就這樣去了,當然不願意就這樣善罷甘休。雖然當時對隋文帝表示「奉表聖恩」,可到第二年立刻就驅使靺鞨騎兵侵擾隋朝邊境。楊堅知道后大怒,直接下詔:水陸三十萬伐高麗。先不論這數字真不真實,當這支軍隊來到遼水時,高元立刻就慫了,自稱:遼東糞土臣元,請求罷兵。

  隋朝方面呢,浩浩蕩蕩地拉來了一支大軍,可陸軍饋運不繼,軍中乏食,復遇疾疫。水師遇風,船多飄沒。還未正式開打就損失頗多,真要打起來誰贏還真不好說,於是就順著高元給的這個台階下來了,班師回朝,對高麗待之如初。

  可以看到,兩國不和的種子早在隋文帝時期就已經種下,引起隋高兩國矛盾的主要問題沒有得到實質的解決。到了隋煬帝楊廣執政時期,朝野上下皆以遼東為意,而此時高麗又暗通突厥,對隋朝東北邊境造成了威脅。自然而然,楊廣決定對高麗發動征服戰爭。

  

  高句麗壁畫上的貴族狩獵圖

  隋的戰爭準備與第一次進攻高麗

  

  好大喜功的隋煬帝

  楊廣向來是一個做什麼事都喜歡興師動眾的皇帝,征伐高麗這等大事,他自然也要大張旗鼓一番。為了準備對高麗的戰爭,隋煬帝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開鑿永濟渠,二是準備武器裝備,三是擴充軍隊。

  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楊廣下詔大造兵器,為將來要發動的戰爭儲備兵器。

  大業四年正月,又調發河北百萬民工鑿通永濟渠。這條運河引沁水南入黃河,北抵涿郡(今北京城西南),全長兩千餘里。

  大業五年下令大閱軍實,次年又復點兵具器仗,皆令精新。

  大業七年二月,更是遣木工監往東萊海口監造船。這年五月,造戎車五萬輛,以供載衣甲幔幕。

  在這段時間,楊廣還增置軍府,掃地為兵,搜集戰馬,以備軍用。

  

  今日的永濟渠

  這幾項工程都十分勞民傷財。例如在東萊海口修建戰船的民工,日夜兼程,腰部以下由於長期泡在水中都生蛆了,死者十之三四。再比如大業七年七月,為將造好的武器裝備以及供士兵食用的糧食送到涿郡,江淮以南數十萬民工不辭幸苦地推著車往返於道,以至於填咽於道,晝夜不絕,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同年十二月,又要將糧食送往遼西前線,六十餘萬民工被徵調。由於天寒地凍,加上運途艱險,運卒死者過半,而成功活下來的運卒卻又因為運送的糧食還不夠吃的。等到了目的地無糧可交,只好畏罪潛逃,成為流寇。

  光是準備工作就如此慘烈,那更不用說正式開打時的情況了。

  

  隋朝軍隊

  

  大業八年(公元612年)正月初三,隋軍浩浩蕩蕩地朝向高句麗出發了。此役隋煬帝發動的軍隊總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號二百萬,可謂是傾巢出動。當然,這個數字毫無疑問有非常大的水分,因為無論根據朝鮮方面的史料《高麗古記》還是日本方面的史料《日本書紀》,隋朝真正打到高麗的,只有三十萬,而根據我國學者熊義民的分析,實際進攻遼東的隋朝軍隊數量應該也是三十萬。

  不是楊廣不想直接讓七八十萬大軍騎到高句麗臉上。而是由於在古時候,後勤補給一直是限制行軍數量的一大重要因素。在征遼東三十萬大軍出發時,隋煬帝要求人馬各帶百日糧及衣物器械,也就是每人負重三石,並且下令士兵有遺棄米粟者立斬。可是呢,士兵也是爸媽生的,三石多重?在唐朝時一石53公斤,三石就是159公斤,這還不算武器裝備的重量,我是士兵我都要大罵狗皇帝長了個豬腦子,不把士兵當人看。

  你以為你的士兵個個都是項羽那種怪胎力扛千斤?遺棄米粟立斬?我只知道我背將近兩百公斤的玩意行軍,我都不用等敵人把我砍死,沒走幾天我就得累死在路上。當時隋軍士兵肯定也是這樣想,所以統統在晚上宿營時,借著營帳的掩護,把糧食挖坑埋了。但隋軍進攻遼東是要攻克一系列堅城的。如此長期的行動,是必須要有大量糧食補給的,可糧食又都給士兵埋土裡了。因而到後來隋煬帝讓軍隊放棄攻城,直逼平壤時,軍中已基本斷糧。

  隋軍渡過鴨綠江后,一開始還算順利,於浿水大破高句麗軍。可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給養不足的情況一天比一天嚴重。最後隋軍打到距平壤30里處,開始班師回朝。最後在北渡薩水時還被高麗軍擊其於半渡,全軍開始潰逃,回到遼東的士兵只剩2700人,第一次進攻高麗,就這麼慘淡收場。

  

  在潰退中慘遭高句麗軍隊攻擊的隋朝軍隊

  再征高麗、三征高麗的悲慘下場

  

  隋朝水軍的王牌戰艦--五牙戰船

  初征高句麗帶來的影響非常之大,因為楊廣自登基以來就喜歡大興徭役,民間早已怨聲載道,起義四起。他本身也是靠陰謀詭計登上皇位的,朝中許多人早已對其有不滿之意,而進攻高麗的失敗,極大地加劇了這種不滿。

  早在大業六年(公元610年),全國就突然連續爆發了四次小規模的起義,這四次起義沒引起隋煬帝的注意。可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二年,大規模農民起義在山東爆發了,王薄首先舉起了反旗。他自稱知世郎,公開反對隋煬帝進攻高麗,在這支起義軍的影響下,又連續出現六起大規模農民起義。

  如果此時楊廣懸崖勒馬,一改之前暴虐無道的治國方針,或許隋朝還能延續下去,然而昏君之所以是昏君,執迷不悟絕對是必備的一個因素。

  

  隋朝武士

  

  大業九年(公元613年),楊廣再度徵兵攻打高句麗。此次進攻隋軍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確保了後勤補給的充足,將遼東城足足圍困了六個月。可就在即將拿下這個重要的城池之時,忽傳楊玄感造反進逼洛陽的消息。楊廣急忙火速撤軍,將輜重攻城器械全部留與高麗軍。就這樣,第二次進攻高麗也失敗了。

  第三次更加丟人。隋軍首先於卑奢城擊破高句麗軍,隨後直接進逼平壤。可高麗王給楊廣寄了封投降信,立刻騙得楊廣班師回朝。等到楊廣回到洛陽,徵高麗王進朝卻不被理睬時,才意識到自己被耍了,那叫一個氣啊,立刻準備再度出征的計劃。

  

  越到後來高句麗人越不怕隋煬帝了

  然而到了這個時候,他再也沒有進攻高句麗的能力了。

  第一次進攻高麗期間,農民起義還僅僅局限于山東河北一帶。但由於楊廣的放任和忽視,起義的烈火迅速燒遍整個中國。黃河南北、淮南江表、河東關隴、閩浙嶺南都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且人數大多都在十萬以上。隋煬帝還有餘力組織第三次遠征高麗,已經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了。

  等到隋煬帝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之時,局勢已完全不受他的掌控。大業十二年,他直接逃到了江都,不到兩年,就死於宮廷密謀,隋朝也於此時正式覆滅。

  

0

主題

968

帖子

339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92
沙發
西部華人 發表於 2017-6-2 11:07 | 只看該作者
不是隋煬帝執意去打,而是中華故土朝鮮那時突遭外寇高句麗入侵,就如同日本佔領山東半島,中央政府不管打得過打不過都必須出兵,當時的政府是有骨氣的政府,不象China王朝丟了蒙古就算了,丟了藏南就算了,丟了北部灣就算了,隋煬帝出兵只有13萬,沒有China教科書說的上百萬,當時在吉林的東胡一支高句麗人趁關內混戰聯合其它部族南下遼東並進入朝鮮北部,朝鮮的漢人兵敗,隋煬帝即刻出兵,但出征將領不力,接連戰敗。不久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奪取皇位的第二個月就當朝宣告:朝鮮乃我中華故土,朕要親征。尉遲敬德請戰,但唐太宗執意率10萬軍隊親征朝鮮,但朝鮮北部地形複雜山高谷深給養難以及時送達不得不從平壤一帶撤軍,本想招安高句麗的唐太宗不得不採用薛仁貴的三光方案,將高句麗大部分殺掉,朝鮮以北及吉林北部到黑龍江南部幾乎成為無人區,唐朝重新在收復的朝鮮設立郡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968

帖子

339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92
3
西部華人 發表於 2017-6-5 00:44 | 只看該作者
還原歷史真相:中國商朝征服朝鮮半島,周武王封叔叔箕子為朝鮮王,朝鮮開始華人化,箕子是商紂王的叔父同時也是周武王的叔叔,商周王室是幾代通婚關係。秦漢開始在朝鮮設立郡縣全部漢化,如今朝鮮韓國的傳統服裝就是漢衣。晉朝以後東胡人進入朝鮮半島與漢人雜居,隋朝高句麗佔領遼東和北朝鮮,隋朝幾次征討的將領不願攻打遼東的本族加上補給不足3次戰敗,唐重新收復朝鮮半島設立郡縣朝鮮王本是唐朝幽州皇族封為朝鮮王李姓朝鮮王氏直到日本統治時期。唐以後東胡人的遼朝金朝先後統治過朝鮮半島,蒙古帝國攻佔朝鮮半島,遷全部高句麗族到大都建北京城后遷到內蒙古中西部高句麗族全部漢化,元朝將全部朝鮮半島漢化朝鮮王被剝奪軍權成為名義王直到日本利用朝鮮王室宣布脫離清朝後被滅。日本強迫朝鮮半島日本化改創造朝鮮文日本統治後期創立朝鮮族直到1945年被鵝國人佔領。鵝國人將南部朝鮮給米國抵消向米國的貸款。鵝國人成立朝鮮國封吉林人金日成為朝鮮王,米國成立韓國,朝鮮韓國去漢化強制改漢姓,不改姓的被作為中國人驅逐。如今朝鮮族與韓國族已經是不同民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2: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