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江死之前,為何毒死李逵?為他保守天大的秘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31 23: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萌書生(個人微信號:q189232093,歡迎添加,期待與您成為朋友)

  宋江率領梁山泊眾頭領平定方臘,功成名就,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

  宋江的成功,也應了那句「一將功成萬骨枯」。帶去平定方臘的一百單八人,僅36員倖存,還朝的只有27員。

  宋江,站在死去的眾頭領肩上,成為大宋第一功臣。

  平定方臘時,太湖榆柳庄的「赤須龍」費保曾與李俊說過這樣一句話:「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李俊聽后,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之後,還朝途中,詐稱中風,帶童威、童猛離去。

  宋江知道這句話嗎?不知道,這是施耐庵的名言。

  但博學多才的宋江,一定知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費保的話和范蠡的話類似,都是形容功高蓋主,一個人失去了利用價值,就被殺掉或者落下個比別人更慘的下場。

  但是,宋江不這麼認為。

  他認為,自己忠君愛國,並無造反之心。真要造反,無需招安。

  

  宋江的想法,也符合當時的情況,道君皇帝不會懷疑他的忠心。

  但,宋江忽視了「四賊」。

  也許並沒有忽視,而是還沒機會剷除「四賊」。

  「四賊」(蔡京、高俅、童貫、楊戩)與梁山泊眾頭領勢不兩立。

  梁山泊好漢曾劫取蔡京的「生辰綱」、打了大名府差點殺了他女婿女兒;林沖是高俅的仇敵、楊志與高俅也有嫌隙、高俅曾三次敗於梁山泊好漢之手,顏面盡失;童貫兩打梁山泊,都以失利告終,灰頭土臉的被皇帝訓斥等等。

  另外,宋江立下大功還朝,離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只有一步之遙,對「四賊」構成威脅。

  有了這些恩怨,宋江要麼被「四賊」殺,要麼殺「四賊」。

  在你死我亡的關鍵時刻,誰先出手,誰占絕對優勢。

  「四賊」先害了盧俊義,再假借賜御酒之機下毒,害死了宋江。

  宋江飲御酒之後,覺道肚腹疼痛,猜到被下毒,怕李逵再去哨聚山林,毀了他的一世清名忠義之事。於是,派人親來李逵,讓他喝下毒酒。

  原著道:「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半點欺心。今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我死之後,恐怕你造反,壞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義之名……李逵見說,亦垂淚道:罷,罷,罷!生時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

  就這樣,宋江拉著李逵,一起死了。

  毒死李逵,宋江說的冠冕堂皇。也就是李逵,換做其他人,准一刀劈了宋江。

  宋江為何毒死李逵,一直都是讀者朋友們談論的焦點。

  至於原因,宋江說的很清楚,無需贅言。

  但是,書生不敢相信,也很難相信宋江的話。

  書生認為,宋江殺李逵的目的,是為自己保守一個天大的秘密。

  什麼秘密?他的造反之心。

  原著道:「宋江便道:賢弟不知,我聽得朝廷差人齎藥酒來賜與我吃。如死,卻是怎的好?李逵大叫一聲:哥哥,反了罷!宋江道:兄弟,軍馬盡都沒了,兄弟們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李逵道:我鎮江有三千軍馬,哥哥這裡楚州軍馬,盡點起來,並這百姓都盡數起去,並氣力招軍買馬,殺將去。只是再上梁山泊倒快活,強似在這奸臣們手下受氣!」

  這是宋江先讓李逵喝了毒御酒之後,二人的對話。

  很顯然,宋江並非試探李逵,而是道出了內心的真實想法。

  他想造反,但不想背上不忠不義的罵名。

  宋江想造反一事,知道的人不多,恐怕只有吳用一個。李逵不知道,但李逵知道宋江不想造反只是不想背上罵名。

  假如,道君皇帝不同意招安,甚至派大軍前來征討。無路可退之時,宋江一定會造反。

  

  宋江,造反也好、忠君報國也罷,都只差一個機會。

  道君皇帝不招安,給宋江提供了造反的機會;招安,給宋江提供了忠君報國的機會。

  假如李逵活著,宋江死了,那他一定會打著宋江的旗號,行造反之事。

  以李逵的能耐,不可能成功。

  但,天下人會明白一件事。

  宋江早有造反之心,只是道君皇帝及時招安,才斷了他造反的念想。

  為了自己有造反之心一事,不被世人所知,為了自己能名留青史,而不是遺臭萬年。

  宋江能做的,只有殺人滅口,毒死李逵。

  李逵死了,再也沒有人會打著他宋江的旗號造反,吳用雖有造反之心,但已無造反的實力。

  以他吳用的智謀,斷不會飛蛾撲火。

  宋江殺李逵,保住梁山泊替天行道忠義之名只是矇騙世人的說辭。真正的目的是,不想因李逵造反,讓世人知道他早有造反之心,不想讓世人知道他的假忠義。

  假如,宋江知道御賜的酒是毒酒,那他一定不會喝,一定會藉機起兵造反。因為,此時不再需要忠義,是皇帝不仁在先,他宋江不義在後。

  當然,也有可能抓住這次機會,剷除四賊。

  剷除之後呢?他開始把持朝政,成為權臣。再之後,逼皇帝退位?有可能,有吳用那個狗頭軍師在,什麼壞事做不出來呢。

  

  只可惜,宋江知道御賜有毒一事,只存在於影視劇里。

  原著道:「天使捧過御酒,教宋安撫飲畢。宋江亦將御酒回勸天使,天使推稱自來不會飲酒……宋江自飲御酒之後,覺道肚腹疼痛,心中疑慮,想被下藥在酒里。卻自急令從人打聽那來使時,於路館驛卻又飲酒。宋江已知中了奸計,必是賊臣們下了藥酒。」

  這就是原著的描寫,宋江根本沒有懷疑。

  原著里的宋江,是投降派,也有可能是造反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8: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