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一種動物叫貪

[複製鏈接]

185

主題

197

帖子

108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逐風攬月 發表於 2017-5-26 21: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一種動物叫貪
參觀孔府,在內宅門的照壁上,畫著一種動物:它長了一副四不像的樣子,龍頭,麒麟身,獅尾,牛蹄子。導遊問我們:「誰認識這種動物?」大家相互看了看,搖頭后說:「不認識。」導遊說:「這種動物叫貪。」我很驚訝,原來世上真有「貪」這種動物。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為什麼今天我們就看不到了呢?傳說中的「貪」,是天界中的神獸,龍生九子中的第九子,雖然貌似麒麟,但本性與麒麟有天壤之別。麒麟為瑞獸,造福人類,民間有麒麟送子之說。只要麒麟一出現,就是美好的兆頭,一定會給人們帶來喜慶吉祥;而「貪」則是貪婪之獸,其生性饕餮、貪得無厭。「貪」有多貪呢?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戒貪圖》壁畫中,「貪」四周的彩雲中,全都是被它佔據的寶物,包括了「八仙過海」中的八位神仙賴以漂洋過海的寶貝,應有盡有。但它還是不滿足,仍目不轉睛地對著太陽張開血盆大口,企圖將太陽吞入腹中,佔為己有。在一次漂洋過海中,「貪」本來只要用「八仙」中的一樣寶物,便可順利到達彼岸;可是,貪婪成性的「貪」,一樣也舍不到放下。身背八件寶物,壓得它喘不過氣來,在漂洋過海中途,「貪」不堪重負,掉入大海之中淹死了。  
  「貪」墜海而亡,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看不到「貪」的緣故。於是,「貪」這種動物,從此就絕跡了。但是,「貪」的靈魂卻一直都沒有死,仍然在腐蝕著人們,毒害著人們。就在今日,貪的慾望、貪的心魔、貪的伎倆、貪的算盤、貪的手段,一直在見不得陽光的地方活著。從貪的字面意思上看,貪與貪財、貪贓、貪婪、貪虐、貪禍、貪污,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孿生兄弟。其貪字的演繹,就極有可能與「貪」這種動物有關。  
  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自然早就預料到對家人、對後人教育的重要性,於是,借《戒貪圖》,意在借獸喻人。在孔子之後,孔子的後人特意將此圖放在內宅外出的必經之路,意在警醒族人常懷律己之心,不要貪得無厭,落得個葬身大海的下場。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戒貪乃為第一持家要務。一個人,如果連貪都拒絕不了,都划不清界限,把握不住自己,還能幹成什麼事呢?很多有才華之人,最終不是毀在了才華上,而是毀在了不能戒貪上。古往今來,貪字面前,毀掉了多少曾有才華有志向之人?  
  有人說:「見奇珍而思據之是為欲,既據之而思永固是為貪。」貪慾既盛,行事乖悖不倫,或虛言大義私行苟且,或循循終日蔽其陋行,甚或自言其丑而不以為恥。一個貪慾在心的人,一個伸手就想佔有的人,是很難把握住燃燒的貪慾之火的。有一個故事,一個人在大戶人家做飯,每天烙餅時,他都會將一張餅偷偷揣回家,久而久之,便成了習慣。這天,老婆讓他在家烙餅;烙熟第一塊餅后,這主兒看看四下無人,便將一張餅揣入懷中。這一切,都被老婆看到,老婆大聲訓斥他:「這是在家裡!」而這主兒訕笑著:「習慣了,習慣了。」  
  當年的貪,是那麼的兇猛霸道,自以為是,才養成了貪婪成性的性格;最後,也還是因為貪慾無度、貪得無厭、貪婪成性,才葬身大海。你看看,今天的那些「大老虎」們,還有那些見縫就叮的「蒼蠅」們,哪個不是因為貪婪無度而走上毀滅之路?一個貪婪無度的人,一旦貪慾之火被點燃,一旦在第一次得手之後,就會像穿新鞋的轎夫一樣,開始很小心,自從濕鞋之後,便全無顧忌。  
  貪是人的本性,也是人最大的弱點。但是,知道貪下場的人,一定就會自覺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對自己的行為和私慾加以節制;而小人愛財,那可是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那可是什麼事情都能夠做得出來,甚至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第二次來到孔府後,我站在《戒貪圖》前,一直在想:假如人們到孔府後,都到圖前駐足,看一看,想一想,人生就是另一番景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2: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