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實現民主政治離不開群眾運動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楊人澍
實現民主政治離不開群眾運動,沒有群眾運動,民主不可能到來。
爭取民主的過程是將由專制集團掌控的國家權力歸還給所有公民,使所有公民成為國家的主人,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實現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政治自由,而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政治自由的表達是通過群眾運動形式體現的。從形而上說,民主政治與群眾運動存在著必然的聯繫;實現民主政治的過程也一定是群眾運動的過程。在此有必要澄清一下「群眾運動」的基本概念,凡是為達成某項符合公眾利益的政治目標而持續進行的群眾活動都可定義為群眾運動。
民主政治離不開群眾運動首先是由民主的普世價值決定的。普世價值就是普羅大眾共有的價值,是以社會多數人利益為核心的價值觀,排除帝王將相和共產黨人的專制統治,實現民眾的政治權利和政治自由。民主政治是人民自己選擇的政治制度,而專制制度則是統治者強加給人民的制度。因此,民眾參與、民眾選擇是實現民主政治的基本條件。
實現民主政治不可能一蹴而就。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專制統治決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台。在國際上發生的個別國家皇室順應歷史潮流主動實行民主憲政,還政於民,這是因為個別皇室繼承人親歷了民主制度的優越性,認識到民主政治給人民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皇恩浩蕩,而且自己有主宰自我革命的條件,如發生在不丹的民主變革就是如此,這是實現民主的個案,如同「黑天鵝」現象。
但在後極權專制的社會主義國家絕對不會發生這種「黑天鵝」效應。如現在的夜郎黨政權內外交困,內部權力鬥爭經常白熱化,由於全黨腐敗,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外部統治基礎業已動搖,但在維護既得利益和夜郎黨的統治地位上夜郎黨卻是始終一致,即使在夜郎黨內部有開明人士主張引進民主,但在強大的保守勢力的壓制下,維護其獨裁統治是第一要務;對於失去統治基礎,靠暴力起家的夜郎黨堅信「槍杆子裡面出政權」,高壓維穩就是這一信條的繼續運用。
今天夜郎黨祭出「夜郎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夜郎國唯一正確道路,把民主憲政污衊成邪路。世界上超過98%的國家和地區實行了民主制度,只有4個國家還在為社會主義做垂死掙扎。這個數據明確無誤的告訴了夜郎國的統治者,專制是沒有出路的。
當年國民黨在台灣搞一黨執政時也提出了多黨制不適合中華民國的論點,對民主政治訴求也進行了無情的封殺,從一二八運動到美麗島事件,台灣民主人士帶領民眾經過長期的街頭民主運動才有了今天台灣民主政治道路。台灣的民主憲政為整個中華民族實行民主政治點亮了一盞燈塔,台灣的民主運動最值得我們借鑒。街頭群眾運動在台灣推動民主政治實現,與台灣同種同文的夜郎國實現民主政治當然也可運用街頭群眾運動。
實現民主政治有多種途徑,武裝鬥爭(暴力革命)、不合作運動、和平過渡等,但每種形式都包含著群眾運動。
實現民主政治首先通過非暴力手段,這是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民主的方法,但當極權專制誓死將獨裁進行到底時,最後人民被迫拿起武器進行武裝鬥爭。如利比亞和敘利亞發生的意在推翻獨裁統治的武裝鬥爭,也是群眾運動的一種。武裝鬥爭式的民主民眾運動與以往的改朝換代和共產黨人組織的無產階級革命不同,民主鬥爭是推翻統治集團對廣大人民的統治,建立民主憲政,打江山不是論功行賞也不是「打江山坐江山」,而是讓統治集團永遠離開國家政治,實現民主政治和民主自由。
由甘地倡導的不合作運動本身就是民眾運動,只有多數民眾拒絕獨裁統治,對專制制度下制定的法律、法規說「不」,才能談得上不合作運動。由昂山素季領導的緬甸民主運動,其主張通過「不合作運動」的形式實現民主政治,但在運動初期,昂山素季帶領民眾走上街頭抗議軍政府的獨裁統治時始終走在遊行隊伍的前列,直到被當局逮捕和軟禁,而民主街頭運動始終沒有停止過。
和平過渡也是伴隨著群眾運動。東歐國家由社會主義專制統治走進民主政治也是不斷由民眾的集會、遊行、示威等群眾運動推進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波蘭瓦文薩領導的工會發起的持續罷工運動,由此動搖專制政權的經濟基礎。和平過渡不是寫些批評性的文章或在博客里發表一些民主號召,然後指望統治者妥協,天上掉下民主。沒有民眾街頭運動,通過和平過渡實現民主政治將是天方夜譚。
實現民主政治要依靠群眾運動,但不管何種群眾運動必須要經過啟蒙、組織、發動、帶領、行動、實現等步驟,這些步驟的實施有賴於廣大的民主人士團結起來,走出網路,走進社會,把民主的火種播撒在學校、工廠、農村,同時要有為民主事業獻身的勇氣和思想準備。任何極權專制在廣泛發動起來的群眾運動面前都會土崩瓦解,任何鎮壓民主運動的武裝力量在群眾運動的汪洋大海中要麼改弦易轍要麼自取滅亡,虛無飄渺的「主義」、為長期統治杜撰出的「理論」阻擋不了洶湧澎湃的民主潮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0: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