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代李漁對色慾的精闢論述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7-5-18 12: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周貽謀 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日期:2011-3-13 10:56:34

  文章導讀:

  李漁(1611~1680),字笠鴻,號笠翁,浙江蘭溪人,清代戲曲理論家、作家,對養生保健特別對房事養生很有研究。有《笠翁十種曲》和《閑情偶寄》等多種著作傳世,後人合編為《李漁全集》。

  《閑情偶寄》共分六卷,其中卷六為「頤養部」,收錄有《節色慾》一篇,對房室之事即兩性生活作了精闢的論述。該篇明確寫道:「行樂之地,首數房中。而世人不善處之,往往啟妒釀爭,翻為禍人之具。即有善御者,又未免溺之過度,因以傷身,精耗血枯,命隨之絕。是善處不善處,其為無益於人者一也」。李漁認為,人生最大的快樂,當首推房中之事,但世上的人們,大多不善於處理房事,往往因此而產生妒忌甚至爭風吃醋,反而把人生最大的樂事變成了人生最大的禍害。即使有善於調適房事的人,又未免沉溺於色慾,因而導致損傷身體,竭耗精血,促其壽命。那麼養生家該怎樣對待色慾呢?李漁指出,有兩種互相對立的看法,一種認為,色慾必不可少;另一種認為,應當遠離色慾。他們各持己見,有如水火互不相融,有鑒於此,李漁很公允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說,上天造化既然產生了男人,又為什麼要產生女人呢?原來男女是互相依存的,又何必弄得男女勢不兩立而互相疏遠呢?他在書中評判道:「予請為息爭止謗,立一公評,則謂陰陽之不可相無,猶天地之不可使半也。天苟去地,非止無地,亦並無天」。意即陰陽兩性互相依存,就像天地不可分開一樣,不可要天不要地,也不可要地不要天,只有天地合和,陰陽相交,萬物才能生長,否則「草木何自而生?」這就表明,男女兩性是密切不可分離的,不能要男不要女,也不可要女不要男,只有男女合和,人類自身才能生存和發展。倘若有男無女或者有女無男就根本不成其為世界,更談不上子孫的繁衍和社會的發展了。古代有些人片面地誇大房室生活的危害性,而李漁則充分肯定房室生活的補益作用。他說:「房中之樂,何可一日無之?但顧其人之能用與否,我能用彼,則利莫大焉」。認為人類一天也不可缺少房室生活,只要善於處理房事,就會收到莫大的補益效果。李漁又說,人蔘、茯苓、黃芪、白朮等補藥,都是經過了加工炮 制的,其本身已無生命力,不過是乾枯的草根樹皮而已,拿它們來治療活人的疾病,要求達到經脈氣血通暢,實在很不容易。而房室之事,不管人的妍媸美醜如何,男女之間均可互為活葯,通過兩性交媾完全可以達到通暢經脈氣血之目的,就像母雞孵卵能生出小雞那樣,難道不是很容易的事嗎?簡而言之,只要善於處理房事,性生活就可以成為防治疾病的靈丹妙藥。

  《老子》一書有「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之說,有人將此話理解為男女兩性最好互相不要見面,以便防止內心產生性慾,然後向李漁提出質詢。李漁根本不同意這種看法,他說:「常見可欲,亦能使心不亂。何也?人能屏絕嗜欲,使聲色貨利不至於前,則誘我者不至,我自不為人誘,苟非人山逃俗,能若是乎?使終日不見可欲而遇之一旦,其心之亂也,十倍於常見可欲之人。不如日在可欲之中,與此輩習處,則是『司空見慣渾閑事』矣,心之不亂,不大異於不見可欲而忽見可欲之人哉」?李漁認為,人為地將男女互相隔絕起來的做法是根本行不通的,並非人人個個都能做到獨處深山老林,男女之問哪能不打交道呢?應當去掉一切清規戒,絕不能搞「男女授受不親」那一套,要讓男女天天互相見面,久而久之就會成為司空見慣的平常之事了,倒是不會胡思亂想地產生什麼邪念。反之如果將男女互相隔絕起來,要過很長時間才能忽然見上一面,勢必一見情竇大開,心慌意亂,反而容易產生情慾,甚至有可能出現私奔等問題。這樣一來,不是與主張「不見可欲」者的意圖完全背道而馳了嗎?

  李漁進而指出,房事既不可缺少,又不可過多,必須量力而行,留有餘地,絕不可極情縱慾。他說:「為歡即欲,視其精力短長,總留一線之餘地。能行百里者,至九十而思休;善登浮屠(佛塔)者,至六級(浮屠共七級)而下。此房中秘術,請為少年場授之」。李漁在此用通俗的此喻說明,行房時就算有十分精力,也只能用到八九分而止,絕不可將十分精力都用盡。要愛惜陰精,留~線餘地,就像步行旅遊,本來每天能走一百里路,只走到九十里就休息,又像登佛塔那樣,登到六級的高度即行,不必登上第七層即最高一層。他特彆強 調要向青年人宣傳和傳授節制色慾的知識,那末該怎樣做到「節色慾」呢?李漁提出了六點看法:

  其一,「節快樂過情之欲」。李漁說:「使男婦並處極樂之境,其為地也,又無一人一物攪挫其歡,此危道也。決盡堤防之患,當刻刻慮之」。意即男女極情縱慾取樂於房中之時,身邊又無人加以提醒和勸阻,這就很容易造成房勞損傷,故日「此危道也」。李氏因而告誡說,譬如防洪的堤防是不能毀壞的,要時刻憂慮洪水之患;「行樂」也必須「慮患」,不能忘記房勞損傷之害。有的入不聽勸告而忽視其後患,只有「親嘗其苦,然後能行此樂」。總之時待房事「不若早留餘地之為善」。

  其二,「節憂患傷情之欲」。李氏指出,當一個人處在憂慮悲傷之時,絕不可拿房事來消愁取樂,那樣只能加倍造成損傷。他說:「憂愁困苦之際,無事娛情,即念房中之樂⋯⋯然憂中行樂,較之平時,即耗精損神也加倍。何也?體雖交而心不交,精未泄而氣已泄。試強愁人以歡笑,其歡笑之苦更甚於愁,則知憂中行樂之可已」。認為男女交媾之時,必須心情愉悅,專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這樣才能真正獲得房中之樂。倘若在憂愁困苦和心表抑鬱的狀態下行房,勢必貌合神離,精神渙散,就像痛苦之人強裝歡笑那樣,非但不能取樂,反而會加倍造成痛苦和損傷,甚至會招來疾病。因此在憂傷惱怒及驚恐抑鬱之時要嚴禁行房。

  其三,「節饑飽方殷之欲」。凡大飢大飽之時行房,非但直接損傷胃腸,而且連同五臟六腑也都會受到損傷。故大飢大飽時要嚴禁行房。

  其四,「節勞苦初停之欲」。李漁指出:「世有喘息未定,即赴溫柔鄉者(指過性生活),是欲使五官百骸,精神氣血,以及骨中之髓,腎內之精,無一不勞而後已。此殺身之道也」。指參加長途跋涉,劇烈體育運動或重體力勞動之後,人體十分疲勞,若此時不好好休息而去貪圖房中之樂,就會加倍摧殘身體,招來種種疾病,甚至使人早衰短命,故日「殺身之道也」。因此,在勞累疲倦之時一定要嚴禁房事。

  其五,「節新婚乍御之欲」。李漁指出:「樂莫樂於新相知(指新婚),但觀此一夕之為歡,可抵尋常之數夕。能保此夕不受燕爾之傷,始可以道新婚之樂」。認為新婚燕爾,男女雙方都無比興奮,最易放縱情慾,甚至一夜連續交媾數次,其房勞損傷的程度也會遠遠地超過平時。故新婚夫婦對房事要有所克制,交媾不可過頻,要防止造成嚴重的房勞損傷。

  其六,「節隆冬盛暑之欲」。李漁說:「最宜節慾者隆冬,而最難節慾者亦是隆冬;最忌行樂者盛暑,而最使行樂者又是盛暑。何也?冬夜非人不暖,貼身惟恐不密,倚翠偎紅(指與嬌妻同寢)之際,慾念所由生也;⋯⋯九夏(指夏季九十天)獨喜輕便,袒裼裸裎(指夏天穿得少甚至赤身裸體)之時,春心所由盪也。當此二時(冬、夏二季),勸人節慾,似乎不情(不近人情),然反比即非保身之道。節之為言,明有度也,有度則寒暑不為災,無度則溫和亦致戾」。此言冬季嚴寒,陽氣閉藏,陰精不宜擾動,應當盡量減少房事。由於冬季怕冷,夫妻同眠之時,常常互相緊緊地偎伴著,這就很容易產生性慾,故要求做到冬季節慾並不容易。夏季酷暑,陽氣最易耗散,人們亦應注意節慾,不可放縱房事。然而夏季炎熱,酷暑難當,只好到處追風納涼,衣服穿得很少無論男女,大家都是短衣短褲,身體裸露的部分很多,最易使人產生情慾,故要做到夏季節慾更不容易。李漁特別提醒人們注意,情慾是絕對不可任意放縱的,必須以理性的態度對待房事。房中之樂故然不可廢棄,但行樂一定要有限度,有限度則可以多獲補益而免受禍害。只要重視節制色慾,自然可以防止冬夏兩季損耗陰精,也就能夠避免造成嚴重的房勞損傷。這此對於養生保健特別是性保健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0: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