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將之首,毛主席的殺手鐧,周總理曾為保他,三遍質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10 21: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總斑竹 於 2017-5-14 23:38 編輯

  軍人之家2015



  作者 | 佚名來源 |網路

  從南昌起義的警衛隊班長,到任營長、團長、師長,粟裕一路走來,所經大小戰爭無數,屢建奇功,深受毛主席的倚重。在一些重要戰役上,毛主席都常說:「發電報徵求一下粟裕的意見」。

  解放戰爭期間,粟裕就像一匹黑馬。在1947年的孟良崮爭奪戰中,華野「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全殲國民黨軍「王牌中的王牌」三萬餘人,打敗張靈甫,讓蔣介石和毛主席都沒有想到。

  之後的淮海戰役更是粟裕的巔峰之作。此戰中,粟裕做了一件毛主席都沒敢做的大事:60萬吃掉80萬。華野和中野加在一起不過60萬,要面對的卻是80萬國民黨軍,所以連毛澤東也不敢吃這口「夾生飯」,但是粟裕卻敢。這不得不讓粟裕名聲大噪,被更多的人熟知和賞識。毛主席誇讚他:「立下第一功」。這樣擁有超高軍事指揮藝術的「戰神」,真的是堪稱毛主席和蔣介石爭天下的「殺手鐧」,難怪連國民黨悍將胡璉都由衷的感嘆:「土木不及一粟」。



  粟裕為人更是高風亮節,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思索取的他,曾兩讓司令,一讓元帥,成為美談,是共產黨人當之無愧的楷模。

  1945年讓了華中軍區司令員,1948年讓了華東野戰軍司令員。55年授銜時,毛主席打算給粟裕授元帥銜,說:「論功、論歷、論才、論德,粟裕可以領元帥銜,在解放戰爭中,誰人不曉得華東粟裕呀?」

  確實如此,粟裕戰功赫赫,元帥銜毫無問題。粟裕共指揮過4位大將、26位上將,幾乎佔到了大將和上將的一半!在解放戰爭中,粟裕身為第三野戰軍代司令,帳下共有一位大將:張雲逸,十五位少將:許世友、張愛萍、傅秋濤、宋任窮、韋國清、陳士榘、鍾期光、宋時輪、唐亮、葉飛、王建安、王宏坤、蘇振華、謝富治、楊勇。在朝鮮戰爭中,粟裕分別在1950年和1954年,被任命為司令兼政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帳下共三位大將:陳賡、蕭勁光、黃克誠,十一位少將:洪學智、張宗遜、李克農、王震、鄧華、彭紹輝、楊成武、韓先楚、肖華、賴傳珠、李聚奎。



  但是授銜,不僅要考慮軍功,還要考慮資歷,甚至還要考慮「山頭」。下面這件關於許世友的事情能夠告訴我們答案。

  1955年授銜時,許世友覺得自己應該封個大將,向周總理「討官」,周總理只說了一句:「粟裕是大將。」結果許世友立刻不吭聲了。因為粟裕戰功赫赫,軍功遠勝於他,也才是大將軍銜。所以說,資格淺的粟裕不當元帥,就能使得其它野戰軍的老同志得到照顧。相反,如果他當上元帥,那些級別較高(有軍功)的新人(資格淺)就都要往上提一級,而那些老革命的意見就大了,到時本已經分配好的軍銜,結果大家都來「討官」,只會亂成一鍋粥,增加國家內部矛盾。所以,粟裕不能做元帥是由於三野這個部隊整體的資歷決定的,就是要為大局犧牲的結果。

  如此有大局觀,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粟裕,讓周總理十分賞識。在「wen ge」時,周總理曾為保粟裕,大發雷霆。

  1967年3月,周總理找到粟裕,讓他負責國防工業。但是由於「wen ge」,粟裕受到牽連,被人提出pi dou。



  周總理知道后,首先就打電話給粟裕,說:「不用怕,我明天就去看看。」

  第二天,周總理召集大家開會,一開場,周總理就大聲喊道:「誰說粟裕是二.月.逆.流.的成員,你站出來!」

  大家從來沒見過周總理髮這麼大的火,都低著頭不說話。

  周恩來看大家不說話,又提高了聲音:「誰說的,你站出來!」

  大家還是沒人敢吱聲。周恩來又喊了第三遍:「誰說的,你站出來!」

  可想而知,還是沒有人敢承認。但周總理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敢動粟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09: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