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此兩人暗諷曹操的秘書是雞,結果斷送了曹魏大業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16 0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簽約群媒體

  字數:2642字,閱讀時間:約7分鐘

  

  曹魏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初一,魏明帝曹睿駕崩於洛陽嘉福殿,年僅35歲,史書說他得病而死,但病因不載。

  推測起來,孤獨的性格和長年過大的精神壓力或許是造成他健康惡化的原因。登基之前,由於生母被殺,不僅失去了母愛,而且也沒有安全,在四周陰冷漆黑的宮殿里,包圍在身邊的是絲絲寒意,長期生活在這種氛圍里,形成了他內向且隱忍的性格。

  魏明帝與漢成帝有點兒像:身邊美女如雲,卻最終沒有親生兒子繼承帝位。他有過3個兒子,但都早早死了。

  以往遇到這種情況,一般會在本宗族內擇賢長之人繼正統,首選的是叔父一輩或者祖父的後嗣輩,按這個條件曹氏家族目前至少有七、八個人符合要求,如曹據、曹宇、曹林、曹峻、曹干、曹彪、曹徽、曹茂等。

  但之前發生過風傳迎立曹植的事件,深為曹睿所憚,他曾下《禁外藩入嗣復顧私親詔》,明確「王后無嗣,擇建支子以繼大統」,也就是說能繼承「大宗」的必須是「支子」,叔父一輩不在其中。

  叔父們不行,同輩人有的是,其中有他同父異母的兄弟曹霖,叔父曹植的兒子曹志、曹彰的兒子曹楷、曹據的兒子曹琮等,但曹睿絲毫沒有讓他們繼承帝位的想法。

  曹睿最後選擇的是養子曹芳,當時僅8歲。

  

  怎麼想的?不知道。

  《三國志》說曹芳字蘭卿,「宮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來者」。當初曹睿自己也被搞得神神秘秘,長到多大了還沒有接觸過外人,這個曹芳更是個來歷不清的人,只有《魏氏春秋》記載他可能是曹楷的兒子、曹彰的孫子,算起來是曹睿的子侄一輩。

  一個8歲的孩子當然無法領導討伐蜀滅吳大業,也無法掌控曹魏內部門閥林立的政局,曹睿如果連這個都想不到那就是腦子進水了。所以,他為曹芳安排了一個他認為最可靠的輔政班底。

  就在曹睿去世前一個多月,健康狀況已經迅速惡化,他感到來日無多,在宣布立曹芳為太子的同時,準備拜曹宇為大將軍,讓他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等人共同輔政。

  以上這5個人都有軍職,不是曹家的人就是夏侯氏後代,唯一的外姓人秦朗也是曹操的養子,包括剛剛在遼東立下赫赫功勛的、太尉司馬懿在內的異姓功臣們,都被排除在外。

  其中曹宇的輩份最高,他是曹操的兒子,母親是環夫人,他與傳奇少年曹沖是同父同母的兄弟。

  曹宇生性謙和,但能力平平,曹睿平時與這位叔父關係最好,感情最深,所以臨終之前讓他領銜輔政班底,其角色就是攝政王,但客觀地說,曹宇不具備當攝政王的才幹、膽識,更沒有那麼大的氣場。

  五人之中最活躍的是夏侯獻和曹爽,夏侯獻的來歷不太清楚,史書上只說他是曹操的族人,與夏侯淵、夏侯惇沒有直接親屬關係。領軍將軍卻是要職,能擔任這個職位,似乎說明他也有一定背景。

  

  曹爽是已故大司馬曹真的長子,從小以宗室身份出入宮中,為人謹慎持重,曹睿當太子時便與他交情甚好。曹睿繼位后,任命其為散騎常侍,后升至城門校尉、武衛將軍。

  說白了,上面這幾個人只是一群小人物,缺乏起碼的政治理想,即使歷史給了他們機會,也甭指望他們能振興曹魏的江山社稷,只不過是另一番弄權、專權直至在權力鬥爭中謝幕罷了。

  驟然登上權力顛峰的人,除非長久以來處心積慮,早已做足了思想準備,否則便容易張狂起來,夏侯獻、曹肇等人自不例外。

  一天,他們在宮裡碰到了兩個人,一看到他們夏侯獻和曹肇就有點憤憤不平,遠處有一隻雞棲於樹上,夏侯獻故意對曹肇說:「此亦久矣,其能復幾?」

  意思是,你看那幾隻雞,他們還能蹦達到哪一天?

  

  你說雞就盯著雞說,他卻瞟著那兩個人,而且說話的聲音還挺大,唯恐那兩個人聽不見。

  這兩個人確實聽見了,大懼。

  他們的資歷雖然平平,職位也不算太顯赫,但卻是魏明帝身邊執掌中杻機要的重臣,一個叫劉放,另一個叫孫資。

  劉放是漢西鄉侯劉宏的後代,曾任曹操的司空軍事,後任秘書郎,這是曹操首置的官職,典尚書奏事,相當於魏國的秘書處和機要局,地位不高,權力很大。

  作為曹操的秘書,劉放勤懇嚴謹,辦事一絲不苟,加上文筆很好,能領會上意,處理文書又快又讓人滿意,就連曹操這樣對下屬要求苛刻的領導也對他十分滿意。

  與劉放同時被任命為秘書郎的還有孫資,他出身微寒,聰明勤奮,也深得曹操的信任。

  曹丕繼位后,劉放和孫資升為秘書左、右丞,曹丕後來改秘書省為中書省,劉放是首任中書監,孫資任中書令,他們二人同時被封侯,共掌機要。

  

  曹睿在位十多年,劉放和孫資又成為他的左右手,日常政務和軍事實際上都由他們二人掌管,曹睿對他們言聽計從,中書省成為曹魏權力最大的機構。

  有人看不慣,上書魏明帝認為中書省權力太重,每日侍奉皇帝左右,應加以提防,避免出現「惡吏專權」之弊,但魏明帝不聽。

  在夏侯獻和曹肇看來,這兩個只會寫寫文章的人卻各封縣侯,實權和封邑遠在他們之上,心中既忌妒又怨恨。

  夏侯獻和曹肇的談論也讓劉放和孫資深感震動,他們知道這些權貴子弟一旦上台自己會是什麼下場。

  20年來他們之所以能執掌中杻,不是他們有多大能耐和實力背景,只不過背後有魏文帝和魏明帝撐腰罷了,齊王曹芳只是個8歲的孩子,不是他們可以棲身的大樹,為了保住身家性命他們必須有所行動。

  恰在此時來了機會,魏明帝任命曹宇為大將軍,曹宇謙辭推讓。

  本來也就是謙虛一下,無外乎說自己才疏學淺、天資不足、資歷平平等,待天子駁回之後,自己再上任,不至於落閑話。

  

  但不知道是不是曹宇的奏疏寫得過於真誠,還是曹宇那些謙虛的話本來就是實情,總之魏明帝看完曹宇的奏疏竟然猶豫起來。

  就是這片刻的猶豫讓劉放和孫資抓住了機會,他們輪番進言,竟然讓魏明帝改變了想法,另任曹爽為大將軍。

  劉放和孫資竭力推薦曹爽,原因只有一個:曹爽是上面那5個人里最笨最蠢的。

  劉放和孫資又勸魏明帝改以曹爽、司馬懿輔政,原因是曹爽畢竟資歷有限,有司馬懿相助政權方可穩定。

  這麼大的變動,魏明帝竟然當場同意了。

  曹肇的弟弟曹纂任大將軍司馬,最先聽到風聲,趕緊去見曹宇、曹肇等人:「聽說皇上正在猶豫不定,你們為何都出來不在宮裡?趕緊回去!」

  此時天已黑了,到了宮門,劉放和孫資已宣詔宮門,任何人不得進入。

  曹肇天亮了又去,還不得進,越想越害怕,竟然自詣延尉請罪。

  其實也沒幹啥事,沒有犯罪、沒有造反,請的是什麼罪?也就這點兒出息。

  夏侯獻倒是見到了魏明帝,魏明帝對他說:「我已經定了,你出去吧。」夏侯獻無奈,流涕而出。

  後來曹宇、曹肇、夏侯獻等人都被罷了官,像過山車一樣從天上墜落到地下,而他們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反擊,一個個只有含淚離開。

  

  就這樣,毫無能力的曹爽和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成了曹魏8歲小皇帝的「託孤大臣」,接下來的劇情就不必細表了,司馬懿不露聲色地一口一口吞掉了曹爽集團,也吞掉了整個曹魏政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5: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