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是為了奪取楊貴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3 2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TOPIC  :當得知貴妃在馬嵬坡香消玉殞,祿山數日哭泣不止。若是小說的話,也許就會寫安史之亂是為了得到楊貴妃而引起的叛亂。

  

  本文摘自:澎湃新聞網,作者,[日]藤善真澄 著,張恆怡 譯,原題《安祿山何以藉助楊貴妃榮寵傍身》

  天寶時代(742-756)起於楊貴妃,亦終於楊貴妃。當她被冊立為貴妃時,按慣例封其亡父玄琰為太尉齊國公,其母為涼國夫人。之後的天寶七載(748),依次授予叔父玄珪光祿卿,堂兄楊銛鴻臚卿,楊錡殿中侍御史。三位美貌的姐姐獲封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也有不同說法,稱呼除叔父玄珪的五人為五家,人人投以羨慕、嫉妒的目光。依據現在《新唐書》的「宰相世系表」以及《楊太真外傳》等對世系的記載,即如下圖,在世系圖中為兄長楊銛也有從兄之說。看到此圖也許有人會想到我國藤原一門的煊赫。

  貴妃第一次被送還家之後,玄宗耗巨資,在宣陽坊為五家建了大宅。鱗次櫛比的奢華豪宅堪比宮殿,競相進行奢靡的裝潢。每年行幸驪山華清宮時,各家的童僕和下人穿著整齊劃一的衣裳,組隊莊嚴肅穆地巡行。鈿舄珠翠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眼花繚亂,奪人眼目。即使諸王與公主也對楊氏一族避忌三分,奉承討好、欲成婚事者,必先贈以千貫,托楊氏為月下老人,才能推薦給玄宗。巧妙利用楊氏一門的權勢者有李林甫,也有安祿山。

  朝堂上的演技派:安祿山為何受寵

  天寶三載(744)三月,祿山兼任統兵九萬一千餘人的范陽節度使,偶爾在這場浪漫劇的舞台上露露臉,就是從領地獻上大量的貢品,用以賄賂以楊氏為首的玄宗所親近之人。他身處邊境,有必要知悉朝中動靜。於是,派心腹劉駱谷常駐長安,逐一報告朝廷的動向。準備周到竟到這種程度。由於連年從范陽運送俘虜、雜畜、珍獸等貢品,經過之州縣無不疲憊不堪。還故意刺激奚、契丹等部落,逼得他們叛亂,以此獲得戰功,討伐的捷報接踵而至。「臣討契丹至北平郡(河北省盧龍縣),夢先朝名將李靖、李勣,從臣求食。」祿山這樣報告來自我吹噓。迷魂藥果然起作用了,玄宗的信賴日深。

  幾番花言巧語,祿山頭腦機敏已為公認。記錄中僅存的少量與玄宗的應對,帶著幽默與悲傷,十分有趣。這是個有名的故事,一日謁見時,玄宗指著祿山巨大的肚子,開玩笑地問道:「此胡腹中何所有?其大乃爾!」「更無餘物,正有赤心耳!」祿山相當高妙地回答。即使明白是奉承之話,也不能不欣喜呀。玄宗喜笑顏開。還有下面的故事。

  安祿山奉命拜謁太子。然祿山不行拜禮。當驚慌的侍從提醒他時,祿山拱立曰:「臣胡人,不習朝儀,不知太子者何官?」玄宗為其說明,祿山仍然不拜,「臣愚,向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儲君。」這完全只是祿山的故弄玄虛。即使非食唐之祿者,唐之官制早已傳遍四方,無所知曉是絕無可能的。他只是在演戲罷了。皇太子早就嫌惡祿山,屢次向玄宗進言除去祿山。祿山恐怕也知道此事。因此,與其說是無視,倒不如說是一個勁地找麻煩。出乎禮儀冗繁的中國人的意料,他們無法做到的卻被祿山直擊要害。因為是胡人才有了推卸責任的說辭。另一方面,對玄宗則強調了自己樸素的忠誠,獲得了一石二鳥的演出效果。

  玄宗欲向祿山表示親厚,召集群臣設宴勤政樓。唯祿山坐席在御座東間,設金雞障,加捲簾以示榮寵。也在此時,皇太子以祿山臣下之身,與天子同席於禮不合,提出強烈反對,卻不被採納。祿山此時已與楊貴妃一族義結金蘭,往來親密。但祿山對此並不滿足,請為貴妃養子,這成就了一對奇妙的母子。看起來像怪物的他和絕世美女在一起,僅是想象就夠滑稽的。因此,他也能在宮中自由出入。之後,他再次準備展示優秀的演技。

  滿座中,祿山無視玄宗先拜貴妃。玄宗一臉驚訝地問祿山何故,祿山一本正經地回答:「胡人先母而後父。」滿座大笑。這樣的諧謔更多地體現他的狡猾。這一切經過精心計劃,憑藉胡人的無教養,特意把粗野的一面展現出來,通過赤裸裸的表現來誇示他的純真無邪。通過徹底展現自己的卑屈,引起侮蔑胡人的民族感情,讓他們心生憐憫,覺得他率直可愛,祿山可能是這樣算計的。但是赤裸裸而漏洞百出的話語中,其實也是完全的防禦。對否定自己給予肯定,在稱自己雜胡這樣輕蔑的話語中,在給予輕蔑者滿足感的同時也潛在著敵對意識。這是把中華思想作為假想敵國的冷峻挑戰。雖不能說他有祖國這一概念,但可以說他帶有強烈的感情,即自己與唐人有差別這樣的意識。筆者認為這種意識近似樸素的國家主義。不久,他的部將全由異民族出身者取代。可能是因為害怕內部的分裂,不敢依靠唐人。意識到唐的存在,企圖藉助非唐人的團結,可見他的態度。

  敵人之敵人:安祿山為何親近李林甫

  由於祿山精彩的表演,以玄宗為首的朝廷中人完全放鬆警惕,已成隨意擺布之物。然而也有即使祿山也恐懼的人物,那就是李林甫。那時,祿山向術士嘆氣:「我對天子亦無恐懼,唯見李相則神機悚戰。」應該是請術士占卜是否投緣。對於難以對付的李林甫,即使是祿山也無計可施。此中有深刻的原因。

  天寶六年載(747),祿山成為御史大夫,兩名妻子也受封各國夫人。仗著恩寵,他漸漸傲慢起來,連李林甫也不放在眼裡。李林甫為震懾祿山,特喚他也佩服的同輩——御史中丞王鉷上前。應聲的王鉷惴惴不安地趨步而拜,殷勤折腰,祿山驚懼。李林甫自此之後便與祿山愈加親近,或者說是祿山的內心盤算的小詭計已被打敗了。

  一旦有畏難情緒就會驚慌失措,就好像被施了催眠術一樣。每次意識到冷酷的李林甫的目光時,祿山心底好似已經被看穿。在冬天最冷的時候,和林甫見面也會出一身冷汗。即使回到范陽仍帶著不安,當打探情報的劉駱谷回來時,祿山馬上打探李林甫的動向,時喜時憂。

  以此事件為契機,兩人親近了不少。這是因為祿山屈服的緣故,由於李林甫和王忠嗣反目,祿山和李林甫關係更加緊密。

  當時王忠嗣兼任隴右、朔方、河西、河東四鎮節度,掌握如此重兵,被贊為自唐開國以來無雙的名將。李林甫擔心隨著王忠嗣功名日盛,有朝一日會入朝為相。這不僅僅是林甫暗生的疑心,王忠嗣確實也有入朝為相的野心。於是李林甫故伎重施,總是進王忠嗣的讒言。

  天寶六載(747),祿山在范陽(今北京)之北修築雄武城,招募奚和契丹的驍勇士兵,囤積武器和兵糧,逐步地鞏固自己的地盤。雖然對朝廷報告這是為了強化邊境守備,但為了不讓人生疑,還向王忠嗣申請軍備的援助,有機會的話,祿山也有心要拉王忠嗣的軍隊入伙。不料離開的忠嗣一回到京城,便報告祿山正在實施謀反的計劃。現在,李林甫與祿山的利害完全一致。可能是感到了自身的危險,王忠嗣辭任朔方、河東節度使。此時,唐王朝與西北面的吐蕃關係日漸惡化,吐蕃為了入侵大唐,修築石堡城(今青海湟源西南),用來對付中國的討伐軍。碰巧圍繞是否攻擊此石堡,玄宗與王忠嗣意見相左。雖然率軍上陣,但王忠嗣卻按兵不動,此舉觸怒了玄宗。對於林甫而言,絕好的機會來了。林甫上奏:「王忠嗣欲幽閉陛下,令太子即位。」最終王忠嗣被貶漢陽太守。祿山也在此處出力陷害。出自王忠嗣麾下,後來成為祿山的仇敵的哥舒翰、李光弼已逐漸嶄露頭角,引人注目。

  謎之緋聞:楊貴妃與安祿山究竟有何關係

  如此這般依靠楊貴妃一門的親戚關係和李林甫的提攜,祿山的勢力如日中天。天寶九載(750)五月,祿山作為武將首封東平郡王,賜實封三百戶。同年八月,兼任河北道採訪處置使。為了接待在這年入朝的祿山,玄宗建造了昭應宮,楊氏一族專程到長安城外戲水一帶歡迎。回去時作為恩賞,玄宗賜予祿山五座爐,用於製造貨幣。連此後代替李林甫掌握政權、與祿山水火不容的御史中丞楊國忠,此時也在為自己能承擔迎接在皇宮台階出入口腆著巨腹的祿山而努力著。

  楊貴妃與祿山相當親密。一種叫明駝使的馬,馬腹毛色光亮,一日可疾驅五百里。流傳貴妃用此馬遞送交趾國進貢的十枚龍腦香這樣的故事,或賜予其他珍奇寶物的記事。誰都會如此考慮吧,明代文肅《雍熙樂府》中的《祿山戲楊妃》演繹了兩人的通姦故事。真偽暫且不論,祿山確實對貴妃抱有戀慕之心。當得知貴妃在馬嵬坡香消玉殞,祿山數日哭泣不止。若是小說的話,也許就會寫安史之亂是為了得到楊貴妃而引起的叛亂。

  天寶十載(751)正月,正是祿山的生日。楊貴妃將進入宮內的祿山用錦繡製成大襁褓包裹起來,讓他乘著用絹彩裝飾的輦輿,命令眾多宮女給他抬轎。周圍掀起了歡笑的漩渦。玄宗問身邊的人原因,被告知貴妃給祿山洗浴呢。玄宗毫不在意地出去一看,忍不住大笑,還賜予大量洗浴和襁褓錢。入夜,祿山與貴妃兩人入屋伴食。因通宵不出,導致流言紛起。玄宗不但沒有疑心,反而憂慮有人嫉妒祿山從而落井下石,於是賜予祿山特別的定製金牌,王公召宴時祿山系金牌於臂上,以此為借口而「准敕戒酒」。

  (本文原題《楊貴妃與祿山》,選摘自《安祿山——皇帝寶座的覬覦者》,[日]藤善真澄 著、張恆怡 譯,中西書局2017年3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