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渤的《記憶大師》,好看的不像國產片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7-4-30 10:50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院長從電影院走出來的時候,只覺得四個字:

  意猶未盡。

  腦中不斷回憶電影中的各個場景、細節,將它們聯繫起來,生怕自己錯過了什麼。

  說實話,院長已經很久沒有看一部國產懸疑片看的如此過癮了。

  沒錯,院長說的就是陳正道導演的新片——

  ▼

  《記憶大師》

  

  陳正道,首位進入「億元俱樂部」的80后導演,代表作有《重返20歲》《催眠大師》。

  這次的《記憶大師》,是繼《催眠大師》后,「大師系列」的第二部作品。

  無論是製作水平還是劇情故事,都上升了一個台階。

  以下涉及輕微劇透

  院長覺得,《記憶大師》不是一般的懸疑犯罪片。

  首先,它在劇情上加入了「記憶刪除」、「記憶重置」、「記憶交換」等軟科幻設定。

  這是以往國產片極少觸碰到的領域。

  不僅令影片覆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也讓故事更加撲朔迷離。

  

  故事發生在2025年,小說家江豐因為家庭矛盾問題,準備和妻子離婚。

  但他內心還是深愛妻子的。

  為了能冷靜處理離婚事宜,江豐去了「記憶大師」機構,把自己與妻子的記憶「刪除」了。

  注意,刪除記憶並不是說把這段回憶抹去,而是指刪掉對這段回憶的感情。

  也就是說,江豐還是會記得事情發生的經過,但對這些事情,卻可以做到心如止水、無動於衷。

  如同一個旁觀者。

  

  結果,江豐的妻子不承認刪掉記憶的江豐是自己的丈夫,她要求江豐拿回記憶,兩人再簽離婚協議。

  無可奈何的江豐又跑去記憶大師那裡,想要把記憶重置。

  這中途發生了一起小插曲。

  一對夫妻因為刪除記憶的問題在記憶大師那兒吵架,最後男的抱著女的開槍自殺,兩人雙雙殞命。

  在此過程中,江豐儲存記憶的晶元不小心掉落在地,與一個殺人犯拿混了。

  所以,當江豐重置了記憶后,他的腦子裡出現了許多關於自己殺人的場景。

  他與殺人犯交換了記憶。

  

  故事設置的非常有趣,開頭短短15分鐘,就留下了諸多懸念。

  並且這些懸念都是超現實的,極容易引發觀眾的探知欲。

  其次,在軟科幻和故事背景的設定下,故事的時間跨度就變得非常長。

  有意思的是,作為觀眾的我們,並不知道時間橫跨了幾十年。

  江豐在載入了殺人犯的記憶后,清晰的看到自己殺了兩個女人。

  

  他主動向警方坦白。

  警方要求他說出記憶中的更多細節,以便他們找出真兇。

  但是,記憶重置是需要72小時的時間的。

  在此過程中,記憶是呈散落、片段式緩慢恢復的。

  也就是說,江豐看到的,有時候可能是過去的記憶,有時候可能是現在的記憶。

  但他並不知道。

  

  我們也和江豐一樣,都是以一個新人的角度看待這些事情。

  順理成章的以為,我們看到的,就是當下發生的事情。

  這無疑令電影的懸疑感又重了一分。

  而長時間的故事跨度又讓人物關係變的錯綜複雜。

  《記憶大師》的重要角色多達六個,人物關係層層疊疊,鋪設的非常大。

  有丈夫與妻子,警察與疑犯,兒子與母親,死者與兇手……

  

  每個人身上背負的,可能都不止一個身份。

  再加上夢境與現實的不斷交疊閃現,將原本就疑點重重的案件拆解地更加撲朔迷離。

  直到電影的最後一刻,都還在反轉。

  

  誠然,在邏輯和動機上,《記憶大師》可能存在著一些不足。

  但不可否認,對於國產懸疑犯罪片來說,它是一次大膽的、極具野心的嘗試。

  就連導演本人都這麼說。

  他在豆瓣上化名@浮出水面的正道,給自己點評了一下,目前這條留言被頂到了首位。

  

  ▼

  除了故事本身,電影讓院長驚喜的地方,還有兩處。

  一個是演員。

  《記憶大師》的主演有黃渤、徐靜蕾、段奕宏、楊子姍等。

  因為只有黃渤一個人是明線,所以這裡,院長主要來說一說黃渤。

  

  這是黃渤第一次出演懸疑題材的電影。

  他在戲中完全摒棄了自己擅長的喜劇路線,演了一個正兒八經的「嚴肅人」。

  並且,「嚴肅」的很有層次。

  因為電影是靠黃渤的「記憶」來推動劇情的,所以,隨著記憶的刪除和交換,黃渤表演的情緒也慢慢發生了改變。

  剛開始,他是深愛妻子的丈夫。

  當他第一次和妻子在樓梯上相遇,兩人對視時,黃渤整個人都看呆了。

  

  記憶刪除后,他變成了一個冷漠的旁觀者。

  回去后,他和妻子發生了一段對話,情緒毫無波瀾。

  記憶交換后,他重置了殺人犯的記憶,受其感情影響,漸漸變得狂躁、易怒。

  比如他剛來到警察局報警時,是惶恐不安的,一副怯懦無辜的樣子,整個人完全沒有氣勢。

  但當他一次次被警察忽視后,慢慢變得急躁起來,眼神凌厲,氣勢一下子就上去了。

  

  並且在這一段,黃渤貢獻了一段讓人拍案叫絕的「吞刀片」的戲碼。

  

  當他用手拚命摳自己喉嚨要把刀片拿出來的時候,電影院有不少人跟院長一樣,捂住了嘴巴。

  

  之後,他還塑造了一個既擔心妻子有危險,又無法剋制體內的暴力因子的人物。

  總之,黃渤在裡面至少貢獻出了四種不同的人格,每一種人格都拿捏的很到位。

  與黃渤飆戲的另外幾位演員也很厲害。

  尤其是段奕宏飾演的警察,他的表演乍看起來有些不動聲色。

  但當你看完整部電影,再回顧他在電影中的細微動作、表情,絕對能為他演技中的一些小細節折服。

  

  另一個驚喜,就是電影的主題。

  大多數懸疑片,都重在燒腦、反轉,讓觀眾解謎揭秘成了唯一的樂趣。

  主題要麼立的太淡,要麼太遠太飄。

  但《記憶大師》有個很現實、很明確的主題:家暴。

  

  家暴,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

  這在電影中表現的很明顯。

  電影開頭,在記憶大師那兒爭吵的那對夫妻,就是因為妻子受不了丈夫家暴,才決定刪除對丈夫的感情。

  之後殺人犯經歷的兩場命案,也都是因為家暴引起的。

  

  家暴這件事,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人民網曾用圖片的形式發布過一組數據:

  全世界有60%—70%的女性遭受過親密關係者的虐待;

  我國2.7億個家庭約25%存在家庭暴力,其中90%受害者是女性;

  我國受家暴女性平均在被虐待35次后才會報警;

  受家暴女性最短遭受3年家暴后才會選擇報警,最長已遭受40年;

  ……

  

  簡直駭人聽聞!

  2016年3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了第一部反家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明確了法律對家庭暴力的約束。

  但是顯然,就如影片所表現出來的那樣,大多數被家暴者會選擇忍氣吞聲。

  因為她們根本不覺得,丈夫對自己施暴是一種犯罪。

  

  影片用這樣直觀的方式,號召大家關注家庭暴力。

  這不僅僅是呼籲更多被家暴者勇敢的站出來,向警察、法律、社會尋求幫助和保護。

  更是讓大家注意到,家庭暴力對於孩子的傷害。

  那些直接或間接的暴力,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成長,帶來的是不可估量的傷害。

  嚴重的,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這樣主題鮮明的懸疑犯罪片,值得一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9: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