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稻盛和夫:想活得好,就要幹得好!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1 21: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辛勤的勞動是人格精進的「道場」

  艱苦奮鬥地過一生,要比好逸惡勞、追求輕鬆的日子好得多。

  ——稻盛和夫

  ◎稻盛之「道」

  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無例外,都是不懈努力,歷經艱辛,埋頭於自己的事業,才取得了巨大成功。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在成就偉大功績的同時,他們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在給人類帶來近代文明之光的西方社會裡,「勞動乃是苦役」這個觀點相當普及。也就是說,對於西方社會的人而言,勞動本是一種令人厭惡、讓人痛苦,但又無法擺脫的無趣的事情。因而人們產生了近代的勞動觀:應該儘可能縮短工作時間,並且儘可能增加工作報酬。

  稻盛指出,在日本,本來並不存在這樣的勞動觀。而且,在還沒有進入現代社會的日本,人們無論從事哪種職業,總是從早到晚辛勤地工作,並以此為榮。他們認為,勞動能帶來成就感、興奮感、充實感、自豪感,並能讓人明白生活的價值和意義,勞動是尊貴的行為,儘管勞動本身十分辛苦。

  比如說,有很多心靈手巧的工匠,他們潛心提高技能,打造出令人愉悅的產品,他們的內心就會感到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和成就感。原因在於他們把勞動看做是實現自身價值、完善個人人格的「精進」的道場。他們認為勞動是一種修行,這種修行既能鍛煉技能又能磨鍊心志,一舉兩得。可以這麼說,曾經很多日本人都是以這種有深度的、正確的勞動觀和人生觀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

  但不幸的是,近年來隨著社會逐步西化,日本人的勞動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因此許多日本人把勞動單純地看做一項苦役,甚至產生厭煩勞動、厭惡工作的心理。其實,正如稻盛指出的那樣,勞動不單單是為了獲得維持生活的食糧,更是完善內心的一種途徑。

  稻盛和夫認為:想活得好,就要幹得好,這一點非常重要。

  ◎員工之「行」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於,通過每天的工作來不斷磨礪自己的心智、提高自己的品格。也就是說,一個人應該全身心投入當下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中去,全神貫注,精益求精。將人的心靈比作一塊土地,這樣全心工作就是在耕耘心靈的土地,深沉厚重的人格將成為最寶貴的收穫。

  勞動能塑造一個人的品格,我們應通過每一天認真、努力、踏實的工作,逐步完善自己獨立、誠實、優秀的人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00: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