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頂不住了!中國成發達國家粉碎機,高科技變白菜西方要破產!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4-25 03: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所謂沒有日本機床,中國連槍械都造不出來,本身就是個偽命題。我國輕武器工業早在清末時期就發展起來了,在大家的印象中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總是用著繳獲的武器,實則不然,早在在1939 年6 月,八路軍決定組建自己的大型兵工廠。在太行山腹心區一處俗稱黃崖洞的大山裡,八路軍軍工部正式成立,在這裡還發生了著名的黃崖洞保衛戰,1939 年7 月,當時黨中央從全國搜集300 多人技術精英來到黃崖洞,作為當時紅軍中的軍工專家劉鼎和他的團隊定型造出第一支新型步槍,後由彭德懷定名為八一式步槍,也稱為八一式步馬槍。

美軍的大兵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所謂制式裝備,就是軍隊提出要求后,出價最低的廠家生產的便宜貨。是的,小夥伴們不要覺得各國大範圍裝備的輕武器有多高端,槍械跟飛機軍艦不一樣,屬於需要大規模列裝的消費品,性能優異固然更好,但主要要求還是能大規模量產。

實際上大部分滿足作戰要求步槍的製造過程中,不是離不開數控機床的,普通機床完全可以滿足。當然,日本數控機床及其機械行業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非常先進的,尤其是「法蘭克」的數控機床,機械行業從業者幾乎無人不知,這是事實。

我國為了提高國產的高端數控機床水平絞盡腦汁,然而,哪有天上掉餡餅的事,西方發達國家想盡辦法阻止中國提高自身工業機床的能力,特別是為了不讓中國掌握技術,西方國家,特別是日本非常喜歡對中國機床產業進行封鎖與壓制,中國造不了的機床絕對列入禁運目錄,一旦中國能生產了,馬上解除禁運,以傾銷打價格戰等方式進行打壓。日本之所以特別積極,一方面不希望中國發展,另一方,想從中謀利,利用技術壟斷大賺中國人的錢。

都說西方發達國家福利好,工資高,是因為他們體制,但事實上是他們掌握了各行業的源頭技術,並緊緊的把持住,讓世界淪為他們的工廠,他們從中賺取巨額利潤。這才是他們生活好的根本原因。

就比如通信行業的交換機吧,10年前,國外廠商一塊板子10萬。但是從10年前國產交換機開始生產中高端產品。雖然不成熟但是價格低,所以國內一些小城市開始用。用了3年,穩定一些了,這個結果一出來,進口交換機價格就開始跳水。10萬的板子,5年後1萬,再5年。很多歐美廠已經倒閉不見了。

再比如水泥廠的磨機用減速機,當年國外的減速機賣1000萬一台,國內減速機還開發不出來穩定的產品。等到國產化之後,國外的大型減速機已經基本退出國內市場。因為國產可能只要三百萬。同樣的整個體系的各種設備價格都降下來了。然後才有了國內水泥產業的大發展,然後到了今天水泥價格已經快降成了白菜價。

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自動售檢票系統上也發生過這樣的故事,在上海1號線上,使用的美國公司的產品,進口的設備造價昂貴、運營費用高、關鍵技術保密導致系統維護和升級困難、備品備件不足、資深維保人員要從美國飛過來。後來在上海政府扶持下上海華虹等一眾中國廠商成長起來,在2001年末1號線北延線的AFC招標中,上海華虹用6000萬的價格幹掉外國公司,到2008年時,國內相關行業就基本沒外國公司什麼事了。從引進技術到踢開老外,只用了8年不到的時間,而且還培養了一大批從業人員。

一種儀器,如果國產沒有,那麼國外產品會以翻一番的價格賣給你。唯有真正有競爭力的國產產品生產出來,他們的價格才會不約而同地大幅下降。無法工業化就意味著需要在國際市場上高價採購,隨時面臨技術封鎖和禁止出口。

我國在發動機晶元這些最尖端領域的差距,實際上都是基礎工業加工領域的差距,過去我們受盡了屈辱,處處被卡脖子,舉步維艱,現如今我們能逐漸補足了工業加工領域的短板,在世界上佔有了一席之地。

虎哥 迷彩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