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川普又放大招,這會是H1B最壞的時代嗎?(上)

[複製鏈接]

60

主題

60

帖子

132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2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songmenglaw 於 2017-4-22 01:24 編輯

4月18日,川普總統簽署併發布「買美國貨,雇美國人」的行政命令在各大媒體刷屏。其中的「雇美國人」部分,直指很多留學生關注的H1B簽證改革。

自川普入主白宮以來,川普總統要拿H1B開涮的消息不絕於耳,但似乎是狼來了的故事一再重演。一會兒是行政命令草案外泄后不了了之,一會兒是傳聞H1B工資上漲到13萬,再一會兒傳聞說要取消抽籤。一次次傳聞+闢謠讓很多H1B申請人自1月以來神經緊繃,感覺如同過山車。

現在,川普總統看起來終於動真格了,簽署了一份直指H1B 的行政命令,很多人覺得這是政府正式向H1B開刀了。果真如此嗎?宋和孟律師事務所的孟小潔律師一如既往從專業角度,為大家解讀一下這份行政命令本身及其背後的意味。

孟小潔律師首先要指出的是,1)這份行政命令和所有的行政命令一樣,沒有具體的實施措施,是為政府的行政工作定立方向,目前的一切H1B政策仍然照舊;2)但是沒有具體措施不代表就沒有意義,結合行政命令公布前一天公布的白宮新聞稿,以及幾個月來的政府動作,可以窺見政府H1B的政策走勢

行政命令本身的內容看似平淡無奇,可以歸結為:其一,防止H1B欺詐和濫用;其二,確保H1B簽證幫助美國留住最有技術和高薪水的人才

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些媒體表示,這話說了跟沒說一樣。果真如此嗎?孟小潔律師在這裡先簡單把這兩點翻譯成大白話,便是:其一,印度外包公司的違法行為要嚴厲打擊;其二,改革的同時不能影響了矽谷高科技公司的生意

只是現實中H1B簽證的使用,並不是除了外包公司,就是矽谷碼農。還有千千萬萬、形形色色、各行各業的員工,都會用到H1B。那麼H1B的這場改革,會對他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就著這份行政命令和白宮新聞稿,孟小潔律師通過這篇文章,把這場聲勢浩大的H1B改革風波的前世今生給大家分析下,帶大家來看一看:

•        川普政府為什麼要針對H1B?
•        川普政府的具體打擊目標是誰?
•        川普政府目前具體打算做什麼?政府對H1B有哪些誤解?
•        川普政府有沒有許可權單憑一己之力做任何改變?
•        哪些措施最可能實施?哪些人最容易受影響?
•        當前主流媒體對H1B的誤讀有哪些?這將如何影響到H1B的改革?

迪斯尼鑽法律空子惹禍,鍋卻甩給H1B來背


川普總統在競選期間就曾經多次提到過H1B項目被濫用,並且認為這是很多美國人沒有工作、日子不好過的罪魁禍首。

光說虛的沒有感染力,川普總統以網紅起家,說話接地氣,擅長以生動案例感染大家。在聲討H1B的演說中,川普總統常常提到的便是,迪斯尼事件

迪斯尼事件的大概情況是:迪斯尼解僱了幾百個IT部門的老員工,用印度外包公司從印度雇傭的人員來代替。

這還不算,迪斯尼還要求這些美國老員工在離職前的幾個月,親手培訓這些取代自己的印度工人。如果離職員工不這樣做的話,離職的補償金會少好幾個月的薪水。

這段故事除了被川普總統反覆提及外,後來還被CBS的電視節目60 minutes做成紀錄片。記者採訪這些老員工,個個既傷心又屈辱。記者問一位老員工是否有自掘墳墓的感覺,這位員工說,何止是自掘墳墓,是要自掘墳墓並且立即躺進去。整個片子看下來,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原本是一個印度外包公司違法支付低薪,加上迪斯尼貪圖利益,使用外包公司鑽法律空子的故事。(孟小潔律師註:為什麼說是鑽法律空子而不是違法呢?因為後來這些被炒掉的美國工人雇律師告迪斯尼,卻告不倒。這裡面有可討論的空間,不過迪斯尼的行為確實不是黑白分明的違法行為。)

但是,由於這家印度外包公司使用了H1B簽證,使得最後的故事落腳點變成:

•        一群外國人被派到美國取代了美國老員工;
•        這些外國人用的是H1B簽證;
•        H1B簽證是罪魁禍首!

如果你是一個毫不了解美國移民法運作機制的美國本地人,是不是也會覺得:H1B簽證是罪魁禍首,必須取消?

提到H1B,本文讀者或許會首先聯想到矽谷的高薪碼農。但是現在媒體勾畫的第一聯想圖景是:H1B,那個用來取代美國人的工作簽證。

印度IT外包公司被炮轟,H1B改革步步緊逼

由於大家對H1B簽證的關注始於迪斯尼事件,而迪斯尼事件中的重要一方,便是印度IT外包公司。所以,要炮轟H1B政策,肯定首當其衝是從這些印度IT外包公司開始。

不同於迪斯尼鑽法律空子,這些IT外包公司很難說本身完全合法。從一些紀錄片的員工採訪來看,如果這些員工所說屬實,這些IT外包公司說一套做一套涉嫌違法。比如,H1B申請材料中說好要支付6萬美金的年薪給這些印度IT員工,而實際可能剋扣了很多,甚至不到3萬,並且毫無福利。此外,每年這些外包公司涉嫌違規遞交大量的H1B申請,佔據了H1B名額的70%,使得H1B簽證幾乎成為了外包公司的專屬簽證。

於是,在競選期間,川普總統甚至曾一度聲稱要取消H1B簽證。

取消恐怕是誇大了些。除了川普總統自己的公司用H1B簽證,川普太太當年也是H1B簽證入境。此外,川普總統還多次受到來自很多矽谷科技公司高管的壓力,要求保留H1B簽證留住外國人才,改革H1B制度幫助矽谷留住人才。畢竟矽谷科技公司是H1B大戶。

於是,我們看到,在1月份媒體曝出的川普總統和矽谷科技公司閉門會議后,川普政府方面的官員首次正式提到說,要用其他制度取代抽籤,比如薪水等級。在之後的幾個月中,和H1B相關的幾個關鍵詞開始浮出水面:監督、高薪、抽籤

在這次行政命令之前,政府和媒體方面其實已經做了一系列的準備:

•        12月底開始,矽谷高科技公司多少和川普政府方面的官員進行會談,政府表示將支持有才能並領受高薪的人才;
•        3月19日,CBS發布了關於迪斯尼H1B事件的節目,在60 minutes節目中控訴了印度外包公司利用H1B簽證損害了美國工人的利益;
•        3月31日,移民局宣布撤銷2000年Nebraska處理中心關於程序員的一份備忘錄,也就是說,程序員(Computer Programmer)不再自動被作為H1B的專業崗位對待,比如說領取初級薪水的;
•        4月3日,司法部發布公告,警告所有使用H1B簽證的美國公司,不要有歧視美國工人的行為;
•        4月3日,移民局發布公告,保護美國工人,調查和謹防H1B欺詐和濫用,增加實地考察,尤其重點調查的對象有:
o        僱主信息無法在資料庫中核實的;
o        H1B依賴型僱主;
o        H1B員工參與外包服務的;
•        4月4日,勞工部宣布計劃,保護美國工人不因為H1B項目而受到歧視,包括:
o        運用現有權力對違反者進行調查;
o        對LCA表進行更新提高透明度;
o        聽取民意了解如何保護美國工人利益;
•        4月18日,川普總統簽署併發布「買美國貨,雇美國人」的行政命令。

從上述歷史來看,這次的H1B改革,顯然就是奔著打擊IT外包公司而來。但是,在這場風暴中,既不是碼農也不是IT技工的人員,會有怎樣的影響呢?之後孟小潔律師會給大家更詳細分析。

川普政府的誤區:H1B工資低?H1B取代美國人?H1B只靠抽籤?

行政命令本身的信息有限,但是前一天和當天的白宮新聞稿中的料卻很足。白宮新聞稿中,居然點名了幾個印度的IT外包公司,Tata, Infosys, Cognizant,直指他們佔用了大量的H1B簽證名額。

不過,在新聞辦公室的發言和回答問題中,可以看到目前的政府方面對H1B有誤讀,並且將這種誤讀傳遞給了媒體。亦或者,媒體先影響了政府,導致了政府官員的誤讀?這是一個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不論如何,可悲的是,H1B被誤會了。

誤會之一,H1B員工工資低。新聞辦公室表示有數據顯示,80%的H1B員工工資低於行業中位數,又表示他記得H1B的員工工資平均比一般美國員工低2-4萬。偷換概念也就算了,無中生有就不好了。

所謂的低於行業中位數,是把很多初入行的員工,和所有高級別的員工放在一起比較,並非是和同級別的員工比較。事實上,H1B的法規是明確要求H1B的僱員待遇不能低於同級別的美國工人,一點不能低。

而後面的所謂低2-4萬,則是空穴來風了。勞工部一直對各行業工資水平有調研,申請H1B可不能低於勞工部的要求水平。

H1B對正規申請的僱主而言,成本可一點都不低。算上申請相關費用,可能超過雇傭美國人的成本。

誤會之二,每一個持H1B簽證的外國員工,都生生地搶掉了一份美國人的工作。由於迪斯尼事件太深入人心,所以搞得好像每一個H1B員工都是硬生生擠掉了美國工人一般。 發言人甚至表示,每年美國學校里畢業的本土STEM專業學生,數量大於工作的崗位,明明供大於求,為什麼一定要招外國人。事實是怎樣,有招人經歷的都最有體會。

誤會之三,H1B全靠抽籤。在這位發言人的口中,H1B成為了一個完全不考慮技能和薪資,全憑運氣申請的簽證。雖然最近幾年抽籤環節確實有點喧賓奪主的意思了,但是把H1B申請說得完全不考慮技能全憑抽籤,有點過了。抽籤過後,近幾年移民局一直審查得很緊。抽籤只是在需求超過額度時候的調劑手段,之後還是有實質審查的。這時候,技能、工資等統統都要考慮。

由於政府認為H1B的癥結在上述三點,所以之後的政策,除了明顯針對外包公司的監督審查以外,應當會集中針對上面這幾點。政府方面擺出的陣勢是要:漲薪加費用、改革抽籤制

待續

上漲薪資水平、調高申請費用、改革抽籤制度,這些是川普政府可以在行政系統內部完成的嗎?

孟小潔律師將在下一期中,為大家預測之後的改革走向,分析現有輿論對改革的可能影響,並在法律框架內分析,最有可能實現的是什麼,哪些人最可能受影響,敬請期待。

本文的版權屬於洛杉磯宋和孟律師事務所(www.songmenglaw.com)。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處註明原作者和出處。文中內容,僅限於一般情況的討論,並非法律意見。如有個別案件問題,請諮詢自己的律師。如果您想對您的情況進行評估,請發送郵件至info@songmenglaw.com,電話626-339-9363。宋和孟律師事務所的創始合伙人是經驗豐富、辦案嚴謹的孟小潔律師,以及成長在美國、文筆周密的韓裔美籍律師Deok Song。宋和孟律師事務所致力於服務通過技能、投資等移民美國的專業人士,關注在美亞裔社區的權益。本所公眾號「閑話移民」,分享美國移民法律乾貨,探討中美文化差異,歡迎關注xianhua_immigration。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1: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