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 | 你未曾看到的,是那背影后的人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4-10 22: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 | 面白

  1.

  

  


  時下流行成立健身社群。我也躍躍欲試,跟風加入了一個跑步群,是日,看到群里有個小妹妹提問:

  「為什麼那些三四十歲的大叔們,看起來都渾渾噩噩懶懶散散,那麼不努力?」

  有人問她發生了什麼事讓你如此感慨。她說,她最近來到一家事業單位實習,看到單位里三四十歲的大叔們,每天除了上班、吃飯、聊天,好像也不做什麼。

  「我覺得他們的時光都荒廢了。我不想像他們一樣。」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

  「她已經很胖了,怎麼還不健身?每天一個小時都抽不出來嗎?」

  「一個男人,這麼大歲數了還供不起個房子,實在是沒用啊……」

  「這也不懂,那也不懂,去讀書啊!」

  幾年以前,我也這樣,遇到看起來成就一般的人,總愛指手畫腳幾句,覺得人生須得步步向上,一刻也不能停頓。如果你在前進的哪一刻突然倒退了,那一定是鬥志消沉,不值得憐憫。

  2.

  友人琳去年從大洋彼岸回到南方家鄉,找了份跟學歷背景不太相關的普通工作。

  一些不熟悉的人,難免非黑即白,我聽過一些人對琳的閑言碎語,說她本來學習也不拔尖,一定是在國外找不到工作才回來。她也並不解釋。

  我也不理解。有一次我去她的城市小聚,也這樣問她。我說我知道你,照你的能力,「混不下去」這四個字,絕不會落到你頭上。但是放棄幾年拼搏回到三線小城,似乎也不是好的選擇。

  她沉吟一下,向我提起年初她先生遭遇的一件事。

  先生幼年在奶奶家長大,感情深厚,由於在國外定居,工作繁重,慢慢地聯繫少了一些。年初,奶奶病危,而此時先生接了一個大項目,忙得不可開交,父母一時腦子搭錯了線,沒有告訴她先生老人病危的事情。

  先生知道時,已經無緣見老人最後一面。

  朋友說,他感情細膩,得知奶奶去世,幾日沒有說話,男人表面不流淚,但內心之悲痛卻無法隱瞞。

  「我看了心疼。」

  朋友抽泣,我眼圈紅腫。

  有了這個導火線,他們拖延幾個月後,下定決心回到父母身邊。

  三線城市沒有合適海歸的工作,就慢慢找。收入降低了許多,沒有關係。

  他們也演化出了一些跟現代社會不怎麼搭調的生活習慣,比如,如果因為加班影響了回家做飯,那萬萬不行。

  在她家吃飯。等飯的時候,她在廚房裡忙前忙后,忽地從油煙味兒里跑出來對先生喊,老公,昨天剛買了醬牛肉,別忘了給媽送兩塊過去!

  我看明白了。

  陪伴,落在這塊醬牛肉上,成了。

  

  3.

  仍然記得初中一位數學老師。中年微胖的男人,講課清楚,邏輯嚴謹,也很會帶班。他帶的班級,平均分超出第二名將近10分。那時候學校要求任課教師值班留守晚自習,他主動要求把自己排在較晚的時段,照顧其他有家室的老師。晚自習上,我們做作業,他練字。

  有一天課間,我值日要打掃講台,發現他用正經的行楷在抄詩。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háng)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我語文不賴,知道是首什麼詩。

  於是暗地八卦,得知他是名校畢業,也曾經要一展宏圖,因為參與了一些事情,仕途受阻,不得已回到家鄉,並且斷了返京之念。

  父親用我能懂的語言講了半天,我才大概知道,學生時代參與一些敏感的集會活動會對一位青年學生的前途產生怎樣的影響。

  天之驕子就這樣回到故鄉小城,當了一名初中老師,一晃多年。

  不是那首李白的《行路難》透露了一絲痕迹,你如何能窺視到他有這樣的過去?

  從平常生活看,朋友是個普通的事業單位人事專員,老師任教多年仍然收入微薄。與他們的背景相比,他們活得並不算體面;旁人看來,也是不上進者的典型代表。朋友因為不意圖積蓄,仍然沒有買房,並不比從未踏出國門的舊友更富有;大腹便便的數學老師坐在泉邊喝個茶打個牌,出門一趟就是一天,晚上回來溫個酒吃個毛豆,活脫脫半個城南老炮兒。

  這位姑娘,你是否也會質疑這些人的人生不夠努力?

  有質疑,說明你認識到光彩和成就不是想來就來,需要付出努力獲得,這很好,因為有你們這樣的人,整個世界才沒有死守過去,不思未來。但是,正像一件產品,無論怎樣完美,都無法覆蓋所有人的需求。你覺得人要勇往直前,不代表人人都需要你看齊,要像你一樣努力;你在這個人生階段覺得努力重要,不代表努力這種行為,在人生的分分秒秒、時時刻刻都非常重要。這不是負能量,這是邏輯。

  再往深里講一講。

  我們都認同一個道理,人生苦短,必須盡歡。

  然而「盡歡」的方式,則各有各的不同。年輕的時候,人們大都追逐理想,不留後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但是隨著年歲的增長,很有可能有越來越多的事情逼人做出不太光鮮亮麗的選擇,甚至倒退。

  我的朋友,作家萬老師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在我年輕的時候,當房門響起敲門聲時,我會很高興,因為我想:「幸福就要來了。」但在往後的歲月,在相同的情形下,我的反應卻變成了類似於害怕:「不幸終於到了。」

  他這個比喻真是精妙。

  

  4.

  上帝殘酷且聰明,在我們不長的人生里,「幸福是必然的」不是定理,最多只能算是推論,而苦難卻如腳邊砂礫,隨處可見,且更容易與你我長久相伴,只是它帶有一層面紗,不常對年輕的朋友摘下。

  那些活過一些年頭的人,沒有選擇閃亮照人的生活方式,或是去明目張膽地追逐幸福,你深感可惜,進而憤恨並唾棄,是因為你覺得人生的前面必然是幸福,只要追逐就可得到。

  但人生的前面,到底是不是幸福呢?

  不一定。

  況且,有更多的人,日日掙扎在你想象不到的底線之間,他們未必有更優選——在知曉這個人的過去之前,我們並不能認定,是什麼造就了今日的他;或者,他有限的人生里,並非能夠像今日的你一樣,隨時都有權利和自由,去選擇那個最優解。

  你如果能記得今日你質疑過他們的人生,等你到了三四十歲的年紀,再回頭看。

  我們未必比今日,比他們更好。

  能理解,就理解。理解不了,背過身去,保持沉默。但否認對方的選擇和現狀,則容易讓自己陷入傲慢。對於人生,尤其是別人的人生,我們沒有一票否決權。

  跑步群里的姑娘,為了不散播負能量,我也衷心祝你,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回首往事時,不為痛失摯愛而後悔,不為碌碌無為而羞愧;但是,姑娘,有很多時候,跳一跳夠得著就好,用力過猛容易走不遠,這個道理,我想你懂。

  別被勝者邏輯霸佔了思維,人生不只是一份代辦清單,它還有更深更厚的人、事,以及內涵,等待年輕的我們體會。

  正如伍爾夫在電影《時時刻刻》中所寫下的遺書。

  ——親愛的雷納德,要直面人生,永遠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諦,永遠的了解,愛它的本質,然後,放棄它。

  作者:面白,窮游公司運營主管,前四大風險諮詢顧問,北外日本文學碩士。她堅信,青春和生活不在別處,恰在此處;唯有勇敢,才能成全自己。

  主播:蘇洋,80后電台DJ,廣播從業十二年,自由配音人。有時羞澀靦腆卻內心悶騷的天蠍座暖男。路遇不平或危難,一衝動就會站出來的人。蘇洋的聲音37℃,和你的溫度相同,所以熨帖你的身心!微信公眾號:聽美文(ID:suyangshuo)

  來源:《把生活折騰成你想要的樣子》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作者:面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9: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