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羅庚是中國數學領袖嗎

[複製鏈接]

134

主題

225

帖子

1668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xmwrk 發表於 2017-4-6 1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當年中國數學領袖的成員中,華羅庚留給數學界的印象一直不太好。主要原因是,無論是數學理論水平,還是學術見識,其名其實,都相去甚遠,所謂「盛名之下,其實難符」,即其人也!

        雖同為當年其他中國數學家成員,但華羅庚和蘇步青教授、馮康不同。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其名望和地位,而華和其弟子王元陳景潤的名氣和政治生命則是和文革以及極左緊緊捆綁在一起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文革和共產黨政權,華終其一生也就是一個數學教員。

      華羅庚生於1910年,江蘇省金壇人。1925年,初中畢業后,就讀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退學回家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雖然發表了一些作品,但基本上沒有表現出什麼才華,也沒有產生什麼影響,1929年,華羅庚受雇為金壇中學庶務員,並開始在上海《科學》等雜誌上發表論文。 1930年春,華羅庚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同年,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了解到華羅庚的自學經歷和數學才華后,打破常規,讓華羅庚進入清華大學圖書館擔任館員。在當時的中國,屬於無名之輩。
      他的學歷不高,只有中等文化程度,無論是學識還是數學素養,還稱不上是數學家,只能算是一個知識青年。 『
1931年,在清華大學數學系擔任助理。他自學了英、法、德文、日文,在國外雜誌上發表了3篇論文。1933年,被破格提升為助教。1934年9月,被提升為講師。 出國求學,1935年,數學家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訪問中國,他注意到華羅庚的潛質,向當時英國著名數學家哈代極力推薦。摺疊 1936年,華羅庚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度過了關鍵性的兩年。這時他已經在華林問題(Waring's problem)上有了一點點結果,而且在英國的哈代—李特伍德學派的影響下受益。

1956年,他的論文《典型域上的多元複變函數論》於195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現在看來,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論文,就連三等獎也不夠資格。其文化方面的淺薄可想而知。1958年,他擔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數學系主任,同年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了政治數學家的道路,學術生涯基本結束。

     華羅庚一生不是以「數學」安身立命,但終其一生也沒有建立起什麼數學思想。在這方面,他既比不了馮康,也比不上他的一些學生。但是,華羅庚的政治地位一直高高在上。文革初期,去鄉下搞一些數學普及工作,推廣優選法。華雖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但在數學家排名,恐怕連重要數學家都算不上。華後來爆得大名,也主要不在數學,而是在政治。

    華羅庚想以數學安身立命,卻無文名,主要是他從未寫出過為人所稱道的重要文章。作為數學家,華一生的作品產生過大影響沒有一篇,發表都是一些科普或者不重要的論文,現在話說就是垃圾論文。 有人瞧不起華羅庚和華的文章,是文人相輕。此說雖然不無道理,但也並不盡然。事實上,在華一生的仕途騰達期,還是很注意提攜後進和網羅人才的,如王元陳景潤等人,但是,華羅庚本人缺乏邏輯理論思維,把整個學術體系引入荒唐境界。

      國際數學界沒有看好中國數學界,而是給了安德魯懷爾茲,法爾廷斯等極高待遇,恐怕除了思想觀點,數才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方面。數學界和數學家看數學家,首先看重的往往是才能。由此觀之,國際數學界瞧不上中國數學家,恐怕也在才能。這不能怪國際數學社會,實事求是地說,華羅庚學派雖為中國數學界的紅人,被捧上天,但數才確實平平,不但難以和懷爾茲,法爾廷斯相比,即使較之次要的數學家,也不在一個層次上。從數學才能看,華羅庚學派的文章,大多數經不起推敲,思維混亂。華羅庚的《堆壘素數論》《數論導引》等等,憑華羅庚的才力,是寫不出來的,都是一些總結別人工作的內容。

     華羅庚的「《從單位元談起》《典型群》等文,也算不上真正的理論文章,既無學理,亦無文采,文字上也蹩腳,經不起推敲。 這樣說,對華這個以數學立命的人的確有些殘酷,也有些刻薄,但想到華羅庚的俾倪一切的自負和華粉對他的沒有邊際的吹捧,還是有必要道出真相。 但不管怎麼說,《堆壘素數論》和《數論導引》這兩部書,對華羅庚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 華羅庚因此被其弟子戴上了「思想家」「數學大師」的桂冠,還被說成是「創造性」地發展了「解析數論」,將成為繼哈代之後的「里程碑」。

     時至今日,華更被的擁蠆吹捧成是「中國的愛因斯坦,最具才華、最有深度的數論理論家,解析數論旗手」。 僅憑兩部思想是別人的著作,便成了「思想家」,而且還被冠名為「中國的愛因斯坦」,這不僅在數學歷史上,即使在中國數學史上,也是一個天大笑話。何況,兩部書籍都是別人的論文彙編。華羅庚的學生炒作的陳景潤王元潘承洞都是一些數論烏龍術而已,完全缺乏那種脈絡清晰的數學思路,在被指出錯誤以後拒不認錯負隅頑抗,暴露了華羅庚學派數學上的淺薄和人格上的萎縮。重新看華羅庚文章,幾乎沒有可圈可點的東西,讓人大失所望,華羅庚學派也像是樣板戲里英雄人物一樣,列入小學教材里,無法用於數學學術教科書。
       華羅庚領導下的數學家心理陰暗
       數學是檢驗一個民族是否有智慧和是否有理性的工具,可是,發現中國乃至整個華人世界,刻意隱藏錯誤拒絕承認錯誤。也就檢驗出中華民族的自卑和愚蠢,他們不能融入理性世界,他們很少能夠在重大科學領域做出原創性貢獻。

      自從我把張益唐陶哲軒的錯誤公布以後,也給張益唐和陶哲軒本人發出了信函,希望他們能夠反省,並且公開回應,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他們一直不肯公開承認錯誤。

      這是華人的一個通病,從人種角度看,華人的性格屬於陰柔形,固執、媚俗、崇拜權勢,人身依附,他們在華人圈子裡成長起來,幾乎不可能獲得追求真理的勇氣,不可能產生自豪與坦蕩的生命底氣,他們喜歡科學與藝術,卻不能把這種追求當成立地成佛的宗教,因為,信仰需要忠誠,華人做不到這個。對於追求真理並且視死如歸的西方科學家,華人明顯有自卑情緒,當他們造假文章或者錯誤文章被揭露以後,他們不是反省和自我檢討,而是指責揭露者仇恨揭露者。

華人科學家特別是中國大陸數學家永遠在心理糾結的環境中苟且偷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21: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