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好IP真的被「吃干榨凈」了?誰來「填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4-4 04: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網路文學的精品哪兒去了?」在移動閱讀終端掌閱科技的一場作家簽約儀式上,掌閱副總裁游亭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為了簽約更多優秀作家,游亭近來一直在瀏覽各大文學網站的數據,他發現持續付費讀者數量在減少,有的知名作家的作品,願意持續付費的讀者只有1000人,過萬就是非常優秀的了。

  網路文學精品力作缺乏的另一個證據是,近年來市場表現火爆的IP影視劇,其網文原作大都是5年前甚至十幾年前創作的,如《鬼吹燈》寫於2006年,《誅仙》寫於2003年,《盜墓筆記》寫於2006年,《甄嬛傳》2007年出版……

  2015年以來,在「IP熱」的帶動下,網路文學的變現能力令資本格外垂青,作為IP影視劇改編源頭的網路文學作品在短期內被購買、開發,長達10餘年中沉澱的優秀作品在兩年內被「消耗」殆盡,這使得網路文學市場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下一輪的沉澱和積累。

  

  百度文學總經理許斌1998年進入網路文學行業,他認為商業力量對網路文學的成長是一把「雙刃劍」。早期「能賺錢就是好作品」的粗暴標準促進了市場競爭,使好作品得以湧現;但在商業壓力之下,網路文學行業也會有所扭曲。在他看來,現在的網路原創文學有點兩極分化。

  其中一種是純粹為了商業去創作,這種作品在商業價值上也許並不低,但是從口碑甚至未來10年是否仍然有生命力來看,很多作品是沒有的。另一種就是不那麼在乎商業回報,不追求短期要賺很多錢,而更追求讀者是否說寫得很好,的確與眾不同,幾年後還有人看。

  許斌說:「實際上,『IP熱』起來以後,影視圈青睞的是這樣的優秀作品。再過幾年,所有的從業者都會發現,純粹的商業化創作,所謂的模仿、同質化,不會是你獲得最大利益的來源。只有那些有體力但沒太多創作力的人才會選擇那條路。更多的人會選擇把自己的作品寫得更好,更有口碑,更加精品化。」

  游亭也表示,作為平台,其實並不希望平台上只剩下缺乏特色的同質化的商業作品,他們在與作者簽約時也會重點考慮作品的質量和生命力。

  

  那麼,誰能在精品化的創作道路上堅持下去也許就決定了未來的高度。

  由於網路文學創作模式與傳統文學不同,通常都採取邊寫邊放上網的方式,為了維護一定的點擊量,寫作者要不斷更新。如果隔一段時間沒更新,讀者就會不停地催,「挖坑不填」「太監帖」等抱怨就會大量出現。如果點擊率下降了,帖子沒人提了,作家的壓力就更大。

  知名網路作家天下霸唱曾表示:「網友是不管你的身體、工作等等情況的,你必須不停地寫、寫、寫。這樣就可能會有很多口水產生,也可能在情節的構思方面出現紕漏,作品的粗糙就是難免的。」

  早期網路文學作家大都出於愛好和興趣而投入創作,這與今天大量直接沖著賺錢而來的商業寫作者不一樣,前者的作品更具個性和文學追求。簽約掌閱的網路作家天使奧斯卡入行已經10多年,一向以更新慢而被讀者抱怨,他說在創作中最看重的一點是「寫得讓自己開心」。儘管寫得慢,還是有大量讀者耐心等待更新,追著看。

  「那些大神級的作家,你不想跟他聊,他都會跟你說下一本書會怎麼樣。而別的作家,哪怕就是比他們略低一點點的作家都不會聊這些事,除非你自己跟他提。這就是所謂的熱情。」頂尖的網路作傢具備了天賦、堅持、健康以及熱情,「我還沒見過誰具備了這四點而沒有起來的。」許斌說。

  附:中國IP市場專題分析2017

  

  

  

  

  

  

  

  

  

  

  

  

  

  

  

  

  

  

  

  

  

  

  

  

  

  

  

  

  

  

  

  

  

  

  

  

  

  

  

  【來源:人民日報,Analysys易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3: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