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結婚前,你要有點愛情潔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3-23 2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二十五歲以上的姑娘,想過得好,就得有點精神潔癖。我指的是愛情,順便也聊聊我不太明白的婚姻。

  二十歲出頭那陣子我有個討人厭的怪癖,每當身邊有男生暗示想和我有進一步交往時,我都會有意透露出這樣的信息——「我每周都要抽空去圖書館借幾本書回家。」

  我不指望他為此高看我一眼,但我必須明確自己的立場:我和那些見到跑車就兩眼放光的女孩,要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那些男孩子,以父親似的愁容望了我最後一眼,然後就都被嚇跑了。

  我還是太貪心了一點,要的東西太多,可我接受了9年義務教育上了3年重點高中讀了4年大學又千辛萬苦地來到南半球看世界,不是為了隨隨便便栽進一段愛情里。

  我並不急於尋找愛情,我更急於證明自己——「你現在看到的我,並不是三年後我的高度。」

  可是一個中國姑娘要點自由是多麼地艱難啊,我都飄到了地球的另一邊,我的母親還是把她的意念一字不落地傳達了過來:「XX家的XX的朋友XX在奧克蘭,你們有空見個面?」她的網撒得又廣又深,在南北半球里為我打撈著倖存的男人。

  和我一起打工的二十歲姑娘也終於看不下去了,她幾乎每幾天就為我操一回心,「我和男友訂婚了,明年初結婚,後年就得要孩子了,越早生孩子就越早解脫,你怎麼就一點也不著急呢?」

  整個世界都為我著急,可到底都在急什麼呢?誰給姑娘們設的鬧鐘,一到二十五歲,鬧鈴就轟隆隆響起,不戀愛不結婚就甭想讓它閉嘴。

  我在跟一個戰線的老同學聊到這件事的時候,她在網上告訴我,「我在三個社交網站上註冊了號,今年不嫁出去就別想跟家裡交差了。」

  我忽然覺得有點壯烈,早幾個月前我們還計劃著要一起去單身旅行呢,朋友圈裡老同學結婚的消息如鞭炮一個又一個炸響,多像是「背叛」的聲音。

  我也好奇地打開一個社交網站,背後一陣涼風,那些看似條件很棒的男人,在年齡那裡寫下了備註,18-22歲。

  那是我回不去的青春,永遠也回不去了。

  

  我回不去,也不想回去,索性也就別回去了。

  除了看書這點怪癖,我還有更感興趣的事,我想緊趕慢趕去看看我的未來是什麼樣兒,我想先把生活里別的事都嘗一遍,再踏入愛情和婚姻的目的地。

  說實話,我真的有那麼多的事情要去做,比如減肥。我二十五歲時還沒見過S版的自己呢,我一直在忍受著自己粗胖的腿,等待著奇迹的發生。記得大s在節目里說過,自己懷孕的時候開始發胖,「穿黑的像海象,穿白的就像北極熊!」。

  除了消除身體上過剩的營養,我還計劃著給自己補點精神上的營養。我虔誠地相信著不知道哪裡來的理論,「三十歲之前買的書一定要比衣服多」。

  後來證明,這個理論基本正確,二十五歲時做了什麼,很容易就奠定你整個人生的基調。

  我跨越了半個地球來這裡,卻像走入另一個囚籠,每天站在亞洲超市裡做零工,為「六便士」低著頭,不敢去找頭頂的月亮。

  我出入著家附近的圖書館,從一面書架到另一面,轉移著知識的歸屬地,我什麼都讀,讀的每一樣都在給大腦補充著纖維素,那些暫且飛不到的地方,都模模糊糊地出現在了未來的角落裡。

  而除了把看書這件事堅持到底,我還計劃著賺點錢,再拿這些錢去跟世界交換點見識。

  我一直特別仰慕霸氣的女人,身穿職業裝腳蹬八厘米高跟鞋,思想強悍,能力過人,全身的昂貴名牌都對她俯首稱臣。

  而不是像我這樣,連拿著一杯星巴克的氣場都撐不住,因為我老想著「這星巴克的錢其實應該去買一兜子素包子」,一雙眼睛里都是柴米油鹽的氣質。

  我還需要有一份特別體面的工作,能夠在說出來的時候理直氣壯滿臉得意地,而不是摳摳手指撓撓腦袋地支支吾吾著。

  我想改變世界,不想被世界改變,尤其不想任由那些被父母規定著必須要找個「賢惠兒媳」的男人們給改變。

  減肥,讀書,工作,賺錢,我管這幾樣叫做人生的基本功。

  我順便給自己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在愛情來臨前,我得起碼完成這幾件事,我得瘦到100斤,我得有份體面的工作,我得有個10萬人民幣的存款,我怎麼的也要在腦袋中有一千本書的知識儲量。

  我得帶著自己的籌碼,而不是自己的問題,走入一段感情,我要讓自己認清楚,這段愛情,是自己的追求,而不是別人的收留。

  

  我在網上收到無數相似的留言,還沒到三十歲的姑娘問我該怎麼找到男人結婚,她自己為這事愁的滿臉是痘。

  她急,我也急,她急找不到男人,我急怎麼就不能讓她理解,還是祛痘比較重要。

  我讀了一本書,陳愉的《30歲前別結婚》,在她二十幾歲努力在房地產世界里站穩腳跟時,根本沒想到自己能在十年後成為洛杉磯的副市長。一個持續為未來努力的女人,幾年後連自己都會為生命所到達的新高度吃驚吧!

  人本性就是一直在追求更好的歸屬,只要克服懶惰,一個人每七年就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

  就是說,如果按照愛情等價交換這一基本原則,你每幾年就能站在一個更高的平台上,在這個更高的平台,擁有更多的選擇愛情的機會,也過濾掉更多的條件不善的男人。

  陳愉在卸任副市長職務后成為全球頂尖的精英獵頭,她也以獵頭的身份尋找自己的愛人,認為趕早結婚是上世紀的殘羹冷炙。

  女人首先應該豐富自己,再去走入婚姻,「你只有先成為一個Mrs. Right,才可以找到自己的Mr. Right。」

  一個姑娘要是想有五十年+的高質量婚後人生,就真得有點精神潔癖,否則後患無窮。

  你需要男人,但是不要去依賴男人。

  

  我有一票單身的,離婚的女青年和女中年也都這麼想,如果我們把她們全部都請到家裡來,一定會成功吸引兩類人,成功的男人和好奇的心理學家。

  她們不年輕了,但愛情不是她們的必備品,精緻的生活才是。

  她們寧可花一下午時間去研究一個電影的劇情,也不願意守候一個男人的電話。抬頭看月亮低頭看六便士,都是那副「有什麼可急」的態度。

  我已經二十七歲,眼瞅著就二十八了,我有了愛情,還沒有婚姻,我幾乎每天都聽見「她都有孩子了你怎麼還不結婚」,當初跟我一個戰線的,現在就剩下閨蜜小千了。

  若要說說我和二十五歲的時候有什麼不同,除了臉上多了兩條細紋,腦頂偶爾出現一根白髮,剩下的就是我瘦到100斤了,有了份體面的工作,銀行里有了10萬人民幣的存款,腦袋中就快要有一千本書的知識儲量了。

  世人笑我太天真,我笑世人太較真。我依舊,不急不緩地,像個曬太陽的水獺。

*作者:楊熹文,2016年亞馬遜年度新銳作家,野路數的奮鬥少女。新書《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熱銷中。歡迎關注新浪微博@楊熹文,微信公眾號@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neversaynever30)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0: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