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近平即將訪美」備受世界輿論期待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7-3-15 15: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仲國民 於 2017-3-15 15:49 編輯

2017-03-14 20:42:00環球時報環球時報




  3月14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就「習近平主席與特朗普總統不久將會晤」作出回應。
  美國媒體周一爆出特朗普總統將在4月上旬接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雙方將在佛羅里達馬阿拉歌俱樂部舉行首次會晤的消息。美中官方隨後表示,中美元首會晤的相關籌劃仍在進行中,雙方就此保持密切溝通。然而美國領導人更迭后中美首次元首會晤即將舉行,已被全球輿論當成「確切的消息」來看待,細節的尚未確認沒有影響人們期待的熱度。
  中美元首會晤是很大的事,它很可能會為今後4年的中美關係定調,同時也會影響整個亞太的氛圍,習特會的這一意義顯然被普遍看到了。
  如果習特會在未來不到一個月內就舉行,那麼這將是美國新任總統與中國元首迄今最快的訪問加會晤安排之一。這一信息同樣被認為是有重大意義的。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他的對華態度曾經引起廣泛疑慮。到了現在,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可能脫軌」的懸念大體排除了,中美關係重新站在以往厚實的基礎之上。然而北京與華盛頓的全面關係仍有一些「填空題」要做,中美貿易、朝鮮半島危機、南海問題等仍有待雙方進一步溝通,營造建設性處理它們的局面。
  客觀說,上述問題在中美之間都不是新的,中美圍繞它們的互動模式經過了反覆磨合,包括一些磕磕碰碰,雙方既獲得了不少相處的經驗,也有一些教訓。人們期待習特會為兩國在未來4年更積極地面對共同挑戰,也使雙方更和諧地維護兩國社會的龐大交往做出原則和態度上的夯實。
  每次中美高層會晤前,美方都會把他們最關切的問題對輿論做吹風。其實中國方面也有自己的問題排序。美方近日提出與中國建立「以結果為導向的、有建設性的關係」這一概念,關於它的論述還不是很多。我們希望,這種提法的價值取向是中美共同利益,而非個別媒體解讀的「美國關切」。只有不斷擴大共同利益才是大國建設性關係的生命線,相信華盛頓外交界深諳這個道理。
  蒂勒森國務卿星期三將開始東亞之行,星期六到北京,而中國是他此訪的重要一站。據信他將為安排中美元首會晤與中方磋商,此外朝核問題和「薩德」危機也是他日程表上的突出議題。半島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中美對突破這一難題的思路有差異,美方不應試圖讓中方全盤接受它的想法,雙方共商且相互尊重彼此利益,把半島無核與持久和平放在最高位置,這些應該成為中美商談的基礎。
  習特會即將舉行,這個消息本身就為中美關係帶來了樂觀,在仍有不少中美關係「不確定性」議論的時候,這一消息讓人們看到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相互關係大的確定性。未來的中美關係很可能比去年底一些人猜想的那樣要積極得多,也穩定得多。
  中美兩國曆經蹉跎、困惑,似乎逐漸形成了這樣的實踐積累,那就是:無論兩國之間有多大的分歧,無論某些人在某些時候針對那些分歧有過什麼樣的衝動,最後兩國共同選擇的都是協商、合作的非對抗方式解決問題。這樣的積累也似乎在推動兩國社會都形成一個認識:通過協商談判解決糾紛而非進行對抗是合乎中美長遠利益更加現實的選擇,它給任何一方帶來的好處都要比惡鬥的後果強得多。
  合作共贏、避免對抗已是中美兩大國處理彼此關係的唯一選擇,這或許就是一個歷史結論。我們真心希望中美元首會晤能早日順利舉行。它無疑將為解決當下一些緊迫的問題提供動力,與此同時,我們更期待習特會為中美兩國做出面向未來的戰略塑造,它也會因此而載入史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5: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