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個蘇州|古城區西南這條線路你可別錯過!(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7-2-28 06: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時間:2017-2-23 9:28:00   來源:蘇州市旅遊局  

  漫步古城區 這條線路你可別錯過

  馬上春暖花開的日子就要來了,孵在家裡一整個冬天,是時候出去走走,感受下外面的世界了。在古城區散步閑逛,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平江路和山塘街一帶。其實,蘇州還有很多其他的線路,沒那麼多人,但是風景絕對不遜色,而且好吃的還很多哦!話不多說,趕緊出發吧!

  本次旅行路線

  路線:盤門景區—開元寺無梁殿—書院巷—文廟—滄浪亭—可園

  交通:39路、47路、305路、935路、949路、9005路、9007路、游2路、游5路北線、游5路南線至盤門景區北公交站,或970路東線、970路西線、9005路至盤門站。

  用時:一天

  門票:盤門景區40元;滄浪亭旺季20元,淡季15元;可園旺季25元,淡季20元。

  盤門景區

  全國僅有的水陸城門

  很多遊客都會問:蘇州城究竟有幾座城門?一般認為是「八座」。 據《吳地記》載,闔閭城四周辟「陸門八,以象天之八風,水門八,以象地之八卦」。東有婁門、匠門,西有閶門、胥門,南有盤門、蛇門,北有齊門、平門,相傳此八門的名稱都是伍子胥所定。

  而盤門,是蘇州乃至國內外唯一保留完整的水陸並列古城門,具有極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這一趟漫步之旅就始於這一座最特別的盤門。

  

  說起盤門景區,蘇州人總會提到「盤門三景」,也就是水陸城門「盤門」、橫跨運河的「吳門橋」、以及臨流照影的「瑞光塔」。三景雄踞古城區西南角,是一道不能錯過的美麗風景線。

  

  走進盤門景區,「三景」之一的瑞光塔便立刻佔據了我們的視線。三國赤烏十年建塔,名報恩塔。北宋徽宗賜寺廟為瑞光禪寺,塔由寺得名:瑞光塔。塔初為13層,宋代重建時改為7層8面。高約53米。

  整座塔為磚木結構樓閣式,磚砌塔身由外壁、迴廊和塔心三部分構成,外壁以磚木斗拱挑出木構腰檐和平座。目前,瑞光塔暫時處於關閉狀態,無法登塔遠眺古城美景。

  

  塔的北面和南面分別是「助役白牛」和瑞光塔贊碑。這塊碑是明代遺物,上面刻著明太祖朱元璋御制讚詞,墨寶出自明末狀元文震孟。

  

  

  再往裡走就是四瑞堂了。相傳,宋代的時候,高僧圓照禪師在此開堂講法,由於法義高明,又講得博宏精微,不僅聽者入神,還出現了四大奇事:堂上法鼓自鳴、池中白龜出聽、庭下竹生合歡枝、塔頂現五色光。從此,這裡就更名為四瑞堂了。

  

  

  

  

  盤門最好玩的地方,就是中央這一大片放生池了。來到「濤隱觀漁」,買一包魚食,抓一把往水中一撒,一瞬間魚兒們都聚集過來了,爭搶著食物,場面實在熱鬧。

  

  

  

  再往前,來到了對岸的麗景樓。樓前的一片空地,名為「水上蓬萊」,此處風景格外好。古塔倒影水中,頗有佛光普照之意境。而此時,一位叔叔,正拿著毛筆,沾著水,在地磚上練習著書法。筆尖在地面跳躍著,舞出一片柔和輕盈的詞句,仔細看看,好像真的可以悟出禪意呢!

  

  

  

  

  景區中的伍相祠,是紀念和供奉伍子胥的祠廟。蘇州人對伍子胥應該都不陌生,他是春秋末期的吳國大夫,也是蘇州古城的締造者,因此人們常說伍子胥就是蘇州古城之父,沒有伍子胥就沒有蘇州城。

  

  

  

  伍相祠的邊上便是盤門,「吳中鎖鑰」,簡短四字突顯了盤門在古時候的重要戰略地位。

  

  

  

  走上城牆,俯瞰這一座瓮城,四周牆壁陡峭,一旦誘敵深入,閘斷退路,便如同瓮中捉鱉,可獲全殲之勝。

  

  

  現存的城牆全長三百米,在平台處可看到陸門和水門的結構全貌。此外,城牆上還保留著鋸齒形雉堞、女牆、射孔、閘門、絞關石、防火孔等,以及三尊清代製造的土炮,不由讓人想起了當年炮火紛飛、硝煙瀰漫的戰爭場景。

  

  

  

  

  城牆外,是「盤門三景」中的最後一景吳門橋。這座北宋初建清代重修的單孔石橋,橫跨在護城河上,環護城河遊船陸續從橋下經過,與橋身水影構成了一幅清麗的水鄉寫意畫。

  

  

  

  待到春暖花開,沿著這一段護城河安靜地散個步,或者乘坐遊船來一趟水上游,都能讓你進一步感受到蘇州這座古城「水文化」的魅力。

  開元寺無梁殿

  中國四大無梁殿之一

  從盤門景區出來,沿東大街一路往北走。先前就聽說東大街萬麗花園內有一座無梁殿,這次正巧路過了,便走進去瞧一瞧。

  

  開元寺始建於三國東吳赤烏年間,屢經廢興。現存的這座無梁殿建於明朝,坐北朝南,兩層閣樓式,面闊七間,高19米。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7-2-28 06:58 | 只看該作者
  原先這裡供奉無量壽佛,因此又名無量殿。又因為這座磨磚嵌縫縱橫拱券結構的建築不施木構,故又習稱無梁殿。

  

  住在萬麗花園內的居民,每天進出都能看到這樣一座精美的建築,還能坐在殿前的亭中小憩,想想真是一種幸福呢!

  書院巷

  書香遇上美食香

  再往北走一小段路,右拐進入書院巷。這條長度僅五百多米的小巷子,可是深藏著不少聲名在外的美食哦!矮腳樓餛飩店、小姜鍋貼、瓊琳閣面庄、明月樓……選擇恐懼症患者來到這裡恐怕會十分糾結犯難吧!如果實在選擇不出來,那就不如都試一試吧!

  早就聽聞瓊琳閣的面在蘇州能排上前十,既然這麼厲害!

  

  蘇式面最講究湯底,據瓊琳閣面庄吊湯老師傅說,他們通常晚上就開始吊湯,湯料的配方是老闆根據傳統配方研製成的,有20斤豬肉、一隻金華火腿、七隻農家土草雞、六隻草魚頭、五斤黃鱔骨等等,湯底的鮮美,全靠真功夫。文火吊4-5小時,才能下350碗湯麵。

  

  瓊琳閣的面是極細的龍鬚細面,排在碗里絲絲分明,通常還會放一些火腿絲在面上,更增鮮味。

  

  話不多說,趕緊開吃啦!蟹粉蝦仁,新鮮手剝河蝦仁加上肥美的蟹粉蟹膏,為這一小口的鮮甜,真是趕多遠的路過來吃都值得啊!瓊琳閣的燜肉也算上乘,白湯配白燜肉,紅湯配紅燜肉,反過來搭配當然也可以,只要你喜歡。

  文廟

  曾經的江南學府之冠

  吃完飯,從書院巷拐進人民路,書院巷與新市路之間的這一段人民路,也有不少可逛的地方。首先,帶大家看看曾經的江南學府之冠——文廟。

  

  蘇州文廟是范仲淹於景祐二年創建的,迄今已有960多年歷史。現有文廟的面積僅為當時的六分之一,保留下來的重要建築有欞星門,戟門,大成殿,崇聖祠,七星池,明倫堂等,另有數十棵古銀杏及廉石、文天祥石刻等文物點綴其間。

  

  現在的文廟同時也是蘇州市碑刻博物館,館內的「天文圖」,「地理圖」,「帝王紹運圖」和「平江圖」碑,簡稱為「天,地,人,城」四大宋碑,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滄浪亭

  蘇州最古老的園林

  與文廟隔街相望的,是建於宋代的滄浪亭,蘇州現存諸園中修建歷史最為悠久的古典園林。

  

  蘇州的園林大多封閉在高牆之內,窈然深鎖,而滄浪亭卻並非如此。站在園外,即能賞一池水、一座亭、一條廊。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滄浪亭名字的由來便是這《楚辭》中的《漁父》一篇。

  走過一條長石橋,才算真正走進了滄浪亭的幽靜天地中。

  

  迎面一座假山,山石環抱,翠幽掩映,藏在其中的一塊石碑,刻有俞樾先生篆書「流玉」二字。

  

  拾階而上,這座四方亭就是園中的至寶——滄浪亭。亭柱上刻著對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也許這就是滄浪亭最好的寫照吧!

  

  而滄浪亭最吸引我們的,其實是園中108扇樣式各異沒有重複的漏窗。行於窗前,移步換景,每一扇漏窗都值得細細品味。

  

  

  

  

  這個季節的滄浪亭,花開正好。牆角數枝梅,在古老牆壁的襯托下,更顯艷麗繽紛。而那一邊,一株白中帶紅的山茶,在風中擺動著,早春的氣息也隨著花開降臨到這個園子中。

  

  

  

  滄浪亭中的每一處軒堂樓居,一草一木,都講述著久遠的故事,待你去靜靜聆聽。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7-2-28 07:00 | 只看該作者
  

  

  

  

  可園

  蘇州唯一的書院園林

  可園與滄浪亭一水相隔,是蘇州僅存的一座「書院園林」。畫舫、花窗、飛檐、翠竹,整座園子滿滿的詩情畫意。

  

  

  「濯纓處」,毗鄰院子南牆,牆外隔溪即滄浪亭。建築古樸,陳設典雅,名字同樣出自於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與滄浪亭遙相呼應。

  

  學古堂前遍植梅花,在清幽的花香中授課講學,真是一大樂事,不得不佩服古人對於意境的追求。

  

  

  

  

  可園很小,走一圈花不了多少時間,但不失精緻。就在這裡慢慢走走,一直到日落吧。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563

帖子

745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55
4
rfw1972 發表於 2017-3-1 03:38 | 只看該作者
照片很美,其實蘇州很髒的,很多人用馬桶,在河邊洗,噁心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663

帖子

704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43
5
SAGFS 發表於 2017-3-7 02:05 | 只看該作者


===幾十年來, 成千上萬蘇州原住民, 卻想有朝一日, 逃離這個蘇州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3: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